知足常乐,一切会变得简单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里,智通寺门旁有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副对联不仅是写贾府,也写出了世人常态:明明拥有了很多,却始终贪得无厌,一再被贪念控制,分不清是非对错,在欲望的路上越陷越深,走投无路时才想起回头是岸,可已深陷泥淖再也回不了头了。秦可卿死时托梦凤姐,“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早已道出了贾府登高必重跌,盛极必衰的天机,若是凤姐能够听进一二,也不至最后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
  欲壑难填,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只会不断地吞噬压榨我们,反而让我们成了生活的傀儡。何不少一分贪念,多一分知足,所谓知足者常乐,人生还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的呢?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本就是孑然一身,名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又何必强求,若有缘拥有便珍惜,若无缘擦肩便释怀。潇洒如靖节先生,在看透了官场的钩心斗角后选择了离开,功名利禄于他而言皆是浮云,只有那“守拙归园田”才是心之向往。世人赞他高风亮节,他不过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深知与仕途无缘,便选择了放手,做一个乡野村夫,粗茶淡饭,时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乍见之欢,也时有“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怡然自乐。
  其实,为官者有为官者的安稳,乡野之人有乡野之人的自由,为官者不用忧于明日之食何处求,却一年到头紧绷神经,随时待命;相比之下乡野村夫固然辛苦却不受羁绊,肆意享受自然乐趣。无论身居何位,知足便能幸福,知足的人,不会为身处陋室而蹙眉,不会为布衣蔬食而掩面,不会患得患失,他们往往懂得握紧手中的烟火幸福,过好当下的每一刻。
  《道德经》言“知足者富”,知足的人内心是最丰盛的,他们欣喜于拥有,拒与得失计较,身无长物,心无杂念,如此轻装上阵定能走得长远。
  苏格拉底还未成名时,和朋友一起居住在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子,十分拥挤,他却乐此不疲,朋友疑惑,问他:“那么多人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吗?”后来朋友们搬了出去,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还是整天乐呵呵的,朋友又疑惑:“现在你一个人,孤孤单单,还有什么高兴的?”苏格拉底又说:“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位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我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怎么不令人高兴呢?”无论外界如何变换,苏格拉底永远最先想到的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以面对喧闹、孤独他都能泰然处之。
  世界纷纷扰扰,有太多虚幻的表象引诱着我们,但是那些内心丰盛的人都不会沉迷于外相,而是向内寻求快乐,心若自在,即使行囊空空也是幸福的。
  知足并不是安于現状,而是有想做的事,有想爱的人,有可依的心,不去过分追逐那些遥不可及尚且虚无缥缈的东西。当初表姐结婚的时候,我无法理解她211高校毕业,却在毕业一年后回到小县城当了一名老师,然后迅速结婚,我问她不会厌倦这样一眼望到底的生活吗?她笑而不语,目光平和,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里有她爱的人,有她喜欢做的事,这就是她所向往的幸福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去北上广追梦。
  有人想要轰轰烈烈地闯一闯,也有人偏爱平淡中掺点涟漪的小日子,我们最大的野心不过是做一个快乐的自己,活在当下,未来可期。
  知足其实很简单,就是碗里有蔬,就别去惦记别人碗里的肉。倘若终日为那求之不得之物闷闷不乐,只会伤人伤己。一个人的幸福感源自于自给自足,那些依靠外物得来的幸福最终都会消散,唯有自身才是幸福的活水之源。
  知足,是摒弃了杂念便清晰的双眸,是丢掉了长物便轻盈的脚步,是处变不惊的从容与淡定,就像山间清风轻轻吹过,带走了疲惫与烦恼。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无论是读鲁迅的《阿Q正传》,还是看老电影《阿Q正传》,我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鲁迅想让人们理解的意图,如唤醒愚昧和落后,讽刺陷在黑暗社会中不自醒的人,而是鲁迅提到的“精神胜利法”。  什么是精神胜利法呢?比如说别人嘲笑阿Q的癞疮疤,阿Q就“仿佛头上的是一种非常高尚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别人打了阿Q,阿Q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在这里我
一日,三个学生请教南怀瑾先生:“人们都说读书是件快乐的事,可是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快乐。”  南怀瑾慈祥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但首先要弄明白人为什么要活着?”  一位学生说:“因为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人都愿意活着。”  另一位学生说:“我现在活着,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过人上人的生活。”  第三位学生说:“我活着是因为我挣钱后,还要娶妻生子并养活他们。”  南先生微笑道:“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原来
裴谞,唐德宗时期的官员,精通为官之道。当时,因为要修建陵墓,朝廷便下了一道命令:“严禁任何人进行屠宰!”  时任汾阳王的郭子仪,位高权重,被皇帝尊为“尚父”,但皇帝对他心存戒备,担心郭子仪像以往的重臣那样架空自己。皇帝颁发命令后,郭子仪的家奴仗着主人的权威,没有理会命令,私自杀了一只羊做菜。这事让裴谞知道了,没有给郭子仪留面子,赶紧向皇帝打小报告,弹劾郭子仪。  德宗皇帝虽然对郭子仪心存戒备,但也
25岁的唐小龙,从小随外公外婆在武汉市生活。2011年,唐小龙以美术生身份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但他却凭着一股子灵劲,自学了计算机编程,算是自学成才。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广东的父母身边,暂时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一直待业在家。唐小龙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经济状况一般。  唐小龙在家待业的日子心情很是郁闷,就经常在网上观看网络直播,消磨时光。时间久了,唐小龙也窥到了一些门道。不少直播平台的网
作家夏衍先后将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反响强烈。一次,夏衍在山西参加一个剧本改编会议。会议刚结束,一个中年人闯进来,问道:“请问哪位是夏衍先生?”夏衍站起来,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说:“我就是夏衍,请问有什么事?”男子径直跑到夏衍面前,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夏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这次您一定要帮帮我。”“你到底有什么事这么急呢?”夏衍问道。“是这样的,夏老师,我是一家
本科毕业后,山东女孩曲云潇去了英国著名学府卡迪夫大学深造,学习供应链管理专业。在国外留学期间,她利用课余时间打了几份工。其间,曲云潇做过的最有趣的一份工作,就是为英国一家食品公司做“试吃员”。这需要灵敏的嗅觉和味蕾,以及百尝不厌的吃货精神,而她都具备。  2017年硕士毕业后,曲云潇选择回国发展。获知湖北潜江一家小龙虾加工企业,正在网上高薪招聘“品鉴师”,承诺月薪2.5万元起。曲云潇出于对“中国夜
胡歌是当红艺人之一。那年他在拍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时,乘坐的车子在高速路上發生了车祸,导致他面部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可让他感动的是,得知这个消息后,唐人公司的总裁蔡艺侬并没有放弃他,为此专门停下来继续拍摄这部片子,等待他恢复过来再继续拍摄。  众所周知,中途停下来对一部戏来说代表着什么,可是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躺在病床上的胡歌听说这件事后,感动得无以言表。胡歌康复出院,继续了这部片子的拍摄。后来
每次提到《愚公移山》的故事,我都会被古代劳动者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但是如果撇开“坚持不懈”这一正面意义,掂量一下愚公的“投入”与“产出”,我以为愚公的行为是多多少少真有几分“愚”的,若真让其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去挖山,他们便会陷入希绪弗斯一般的境地而难以自拔。所以,移山不如移居——举家搬迁。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我们与世界、与身边的环境发生冲突时,我们只有通过改变才能走
“公务接待”,早在2000年前秦汉时期就有,尽管总的看来,史上反奢侈接待和铺张浪费收效甚微,但依然有不少君臣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秦汉时期,全国就建立了以各级政府机关和官办驿站为依托,免费接待过往官员的接待系统。出差官员只要持有通行凭证,就可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饮食、住宿、车马交通等服务,经费一般中央或地方政府负担。  历代王朝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对官员出差接待标准大多作了硬性规定。朱元璋还动用严刑峻
在美国作家米切尔的笔下,《飘》的女人公思嘉是一个集褒贬爱憎于一身的人,是一个血肉丰满的真实的人,可谓可敬、可怜又可恨。  可敬:家道中落的贵族小姐  思嘉生有一张娇媚的脸,说话时含着笑意,浮现两个活泼俏皮的酒窝。她还拥有木兰花一般白皙的皮肤,一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得不带一丝褐色,而这双眼睛是骚动的任性的生意盎然的。她的腰围不过十七英尺,是附近三个县里最细的,可以想象她跳起舞来是多么婀娜多姿。天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