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弥散张量成像预测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恢复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7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预测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选取32例手术治疗的CSM患者及32例正常者,分别于术前与术后行颅脑和颈髓常规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PrCG)、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PoCG)的激活体积(volume of activation,VOA)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ctional anisotrophy,FA)值.分析各DTI指标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分好转率间的相关性.行DTI指标预测CSM术后恢复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术前CSM组PrCG显著大于健康人组,FA显著小于健康人组(P<0.05);DTI各项指标与术前JOA评分、术后评分好转率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VOA比值及FA值是预测CSM术后恢复不良的主要因素.且VOA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DTI技术中VOA比值及FA值是预测CSM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单或双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均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