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游走问题分析与求解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398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机游走问题是一个著名的数学问题,其答案被誉为数学史上250个里程碑式的发现之一.本文首先分析得出随机游走问题的本质是求解随机过程样本轨道特性,并指出Polya使用概率方法在状态空间求解样本軌道特性的方法错误,以及将状态空间原点当作样本轨道原点的概念错误.本文使用函数分析方法分别在时域和频域求解随机游走样本轨道位移,得出了醉汉不断远离原点的结论,从而推翻了Polya醉汉最终一定会返回原点的结论.
  【关键词】随机游走,样本轨道,状态空间,常返性
  
  一、引 言
  随机游走(Random Walk)是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学科中用于描述随机现象的一种基本随机过程.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空气中的烟雾扩散、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惯性导航仪表中的随机漂移等现象均可用随机游走模型进行描述.
  1905年,英国统计学家Pearson(1905)在《自然》杂志上公开求解随机游走问题:如果一个醉汉走路时每步的方向和大小完全随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什么地方找到他的可能性最大?1921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Polya在研究随机游走问题后,提出了著名的随机游走定理(Matrix,2012),证明一维或二维随机游走返回原点的概率为100%,从而得出了醉汉最终会返回原点的结论.Polya随机游走定理被誉为数学史上250个里程碑式的发现之一(Pickover,2015),日本著名数学家角谷静夫将其形象地表述为:醉鬼总能找到回家的路.
  本文指出Polya使用概率方法在状态空间求解样本轨道特性的解题方法错误,以及把状态空间原点当作样本轨道原点的概念错误,并使用函数分析方法分别在时域和频域求解随机游走问题,得出了一维随机游走随时间不断远离原点的结论,从而推翻了Polya醉汉最终一定会返回原点的错误结论.
  二、问题分析
  (一)一维随机游走问题
  即醉汉或质点距原点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醉汉或质点离原点越来越远.
  下图为利用式(1)的随机游走样本轨道模型仿真10条样本轨道n=1 000步时的曲线,其中的白噪声ε(n)服从(0,1)正态分布.从仿真曲线可以看出,每条样本轨道距原点的距离均与时间成正比,即从原点出发的随机游走醉汉或质点离原点越来越远.
  六、结 论
  本文首先指出Pearson的随机游走问题是求解随机过程样本轨道特性问题,同时指出Polya使用概率方法在随机过程状态空间求解随机游走问题的方法错误,并将随机过程状态空间原点当作样本轨道原点的概念错误.本文使用函数分析方法分别在时域和频域求解随机游走过程样本轨道的位移,均得出一维随机游走随时间不断远离原点的结论,从而推翻了Polya一维随机游走最终一定会返回原点的错误结论.
  
  【参考文献】
  [1]Karl Pearson.The Problem of the Random Walk[J].Nature,1905(72):294.
  [2]Matrix.神奇的数学定理[J].数学教学通讯,2013(26):4-5
  [3]Clifford A.Pickover.数学之书:数学史上250个里程碑式的发现[M].陈以礼,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4]Sheldon M.Ross.随机过程[M].龚光鲁,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Jonathan Novak.Polya的随机游走定理[J].数学译林,2016(3):281-285.
  [6]王国胜,王震.谈谈简单随机游动[J].德州师专学报,1998(2):9-12.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很好地概括了高中生在数学方面所应该具备的六大能力.本文就以“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教学为例,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些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椭圆;标准方程;推导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
【摘要】我们知道,乡下中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其适应社会需求.由于乡下学生的生源经过城市中学的筛选,好学生所剩无几.再加上这几年数学中考难度的加大以及能力要求提高,大多数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数学的解题与应用能力没有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不论是现在的学生还是往届生,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学习基础不牢,学习浮于表面,能力较差.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要着眼于基础,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鉴于
【摘要】在高中数学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部分,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多种类型的数学知识点,每个类型都经常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出现,所以高中生仍需要自我勉励,努力地钻研和探究这些数学题目,从而提升高中生对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从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中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地出现关于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数学题目,倾向于考查高中生的数形
【摘要】素质教育已实行很多年,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也在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但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题海战术仍然大行其道,新教育理念所提倡的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为指向的“典型例题教学法”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及体会,探讨了几点高中数学习题课典型例题讲解策略,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课;典型例题;教学体会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有句广为人知的名言
【摘要】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虽不是“一言堂”,但是教师的“主体”导向特别明显,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机械、重复地听课、做题、改错……他们不曾想过自己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即使想错了,也可以自由表达;除了数钱和算账,没有想过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和“主导”走错了方向,思维的宽度屈指可算,至于学习数学有什么用?更是从没有想过.因此,学生只是会做题的“机器”,会考试
【摘要】本文以2019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中的第25题(二次函数问题)为例,简要分析了中考中对二次函数相关内容的考查方向,并针对求点的坐标、数形结合、动点问题等提出自己获得的对教学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模型的转化,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关键词】中考;二次函数;典型错误;解题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次函数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有关二次函数的考题多作为压
【摘要】在引悟教育研究背景下,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找方向、找问题、找方法、找结论、找快乐.引,是教师的教;悟,是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引导”策略来优化教的过程,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感悟”来优化学的过程.  【关键词】引悟教育;置境引入;联结感悟;生成     “引悟教育”是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摘要】未来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核心乃是人才,人才的培养倚仗创新.创新意识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恰如其分的点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根本上激励和激发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对比中美小学数学课堂,倡导将让学于生融入数学课堂,在教与育中点化生情,在学与习中鼓励质疑.  【关键词】创新意识;对比研究;生本课堂  教育的本质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视综合能力的培
【摘要】在新一轮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被明确写入标准,它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那么,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呢?史宁中教授曾基于这些素养向大家描述了一个理想的教学过程: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把握学生认知的过程;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理解数学知识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各个阶段教学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同时应该将新型教学模式与课程教学整合,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学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相对较多,而且具有复杂性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掌握所学知识,更加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分层教学计划,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