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生命线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14点15分,四川路桥集团董事长孙云拿起自己常用的记事本,准备到会议室主持下午的工作会议。刚从办公桌后边站起来,桌子莫名其妙地向右移动30厘米。孙云诧异间,桌子又回到原位。“地震了?”他想。从窗子望出去,能看到的所有高楼都像自己的办公桌一样扭动起来。“地震了。”他对自己说。
  孙云冲到楼道里,大声喊,“所有人,撤,撤,撤到楼下。”夹在人群中,他跑到公司楼下的草坪。所有人都掏出手机不停地拨打。无法接通。“都别走了,肯定有事。”孙云站在空地上对大家说。
  
  等待,等待,不能等待
  
  与此同时,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张晓燕,正坐在会议室主持“高速公路建设会议”。“地动山摇”,所有参会领导都跑到楼下的空地。四川省交通厅坐落在成都市一条繁华的街道上,张晓燕向大门外看了一眼,汽车停在街上,人们惊慌失措。
  “这么大的地震,怎么没有提前预报呢?震中在哪啊?”张晓燕试着给省政府和北京交通运输部打电话,无论是手机还是座机一律无法接通。张晓燕的老母亲和自己住在一起,她试着给家里打电话,同样无法接通。“等吧。”她说。
  从14点28分到16点,交通厅的领导层,除了查看一下办公楼外部的受损情况,只有等待。
  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交通运输部,同样千方百计往四川省这边打电话。
  经历过年初雪灾考验的交通运输部,并未出现想象中慌乱的场面。公路管理处紧张地联系各省交通系统,逐一记录上报。惟独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的电话始终联系不上。他们意识到四川灾情严重。
  15时左右,交通运输部接到国务院的命令,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陪同温家宝总理紧急前往四川灾区。16时,在4楼交通部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型应急平台前,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当时部长李盛霖正在住院)立即下令启动国家公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一级预案,公路司下常设的公路抢通组、运输保障组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全体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
  按照应急预案,副部长徐祖远马上组织内部会商。第一件大事是设法联系灾区,了解公路损毁状况。明确提出战时准备最重要的是,摸清机械设备、人员和应急车辆运力以及救灾物资,包括有多少战备桥可以第一时间运往灾区。会后,徐祖远立即赶到国务院发改委开会,紧急会商救灾工作。
  在尽力与受灾省份取得联系的同时,公路抢通组常设的公路气象服务与应急处置工作组进入预警体系。负责此工作的廖文洲刚经历雪灾事件的应急考验,很快进入工作状态,16时,发出第一个预警短信。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短信内容大致为:由于发生地震,地震有可能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和道路塌方,请各级部门做好防御和应急工作,并同时做好公路信息的报送工作。
  “部里有关对口负责人、受灾省份交通系统主管部门负责人等,无论他们收不收得到,全都发了。”他拿起厚厚的联系簿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据他介绍,该工作组于2006年成立,并建立了完整的信息报送制度,与各省的公路防汛直接联系人通过短信、QQ等方式保持实时沟通。
  大地震造成四川等省通讯中断,使这一工作举步维艰。
  交通运输系统是从中央到地方的五级管理体制,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都有庞大的养路工人专职看守。“我们交通系统和各地公路局的养路工人本身就在受灾现场,他们是公路抢通的排头兵。”交通运输部宣传司司长柯林春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介绍,“决策和管理体制是以省为主体的,信息从村经过县地市反馈至省里,他们自己随即就集结力量到达受灾现场。”
  “明知道打不通,还是不停地打。”不知道拨了多少遍四川省相关联系人电话的廖文洲没有放弃希望。拨了近4个小时,奇迹出现了——18点40分,直接联系人四川公路局养护处工程师赵海涛的小灵通意外地打通了。
  “阿坝州境内多条国道干线公路交通中断,绵广高速公路全线双向封闭……”打了近10次电话才陆陆续续记录下来。廖文洲立即上报给公路抢通组,接着上报给交通部,然后上传给发改委,再由发改委上传给国务院应急办公室。
  全面迅速了解震区道路受损信息,是前方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决策的重要参考。13日凌晨,廖文洲又联系到阿坝州公路局的罗朝龙、绵阳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的潘良文等,一点一滴地记录着当地的公路状况。
  交通部大楼整夜灯火通明。13日凌晨两点,第一期救灾《抢通快报》终于出来:G213、S210、S303部分路段交通中断。阿坝州境内多条国道干线公路交通中断,松潘境内G213,安宏县通松平路双以下,小金境内S302、S210(卓小路)交通中断。
  都江堰通往汶川的公路已经完全中断,无法通行。
  13日,抢通组与四川及周边省份恢复公路抢通信息联系制度,要求每4小时通报一次,重大情况随时通报。每日8时(前一天18点到至第二天8时的),18时(当天8点到晚上18时的)编发两期《抢通快报》,便于领导决策,至5月25日已经编发了20余期。
  
  探路,探路,紧急决策
  
  12日16点30分左右,有工作人员跑来对正在等待的张晓燕说,“听广播了,震中在汶川。”
  这时,四川省交通厅与北京依然没法取得联系。交通厅厅长高烽对张晓燕说,“你先带人到前边查看灾情。”
  
  张晓燕乘车离开交通厅,不到17点。“出城就堵,一塌糊涂。”张晓燕说。进入都江堰,“有披着塑料布往外跑的,有莫名其妙往里进的,有想去救灾不知道该找谁的,有乱按喇叭的。”张晓燕说,“那时我才明白,美国大片里的都是真的。”
  从都江堰通往汶川,最近的是213国道,经过映秀。这条路天气晴好有时也塌方,一下雨就堵塞。张晓燕坐在吉普车里,想,这条路现在恐怕连路基都毁了。张晓燕先到达213国道附近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把所有工程设备调往213国道。
  离开交通厅前,张晓燕听说联通的手机偶尔可以接通,就派人去买,“都买疯了”。正是这个联通手机让张晓燕在19点接到省政府的电话,“在都江堰召开紧急会议,你们交通厅要去人。”
  21点过几分,赶回都江堰。总理温家宝、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四川交通厅厅长高烽都在现场。“我们现在已经在推通213国道。”张晓燕汇报。翁孟勇当场决定亲自带人到前方探路。22点30分,翁孟勇和高烽到达213国道。最前边的三个塌方点已经顺利推通。再往后,塌方十分严重,巨石下面压着汽车,机械无法前进。
  翁孟勇决定原路返回,探明213国道对面的道路。车到都江堰大坝,无法通过,翁孟勇和高烽觉得,这条路在短时间内很难突破。此时已经是24点。因为大雨和飞石,无法返回,几个人就睡在三台车里, 等待天亮。
  张晓燕和其他领导正在大坝上巡视时,一直坐在公司草地上的路桥集团董事长孙云的手机终于响了。电话是省政府办公室打来的,只有一句话,“召开紧急抗震救灾会议,马上来。”
  24点过几分,孙云离开公司,到达省政府。院子里已经搭建好一个临时指挥部,里边坐满交通厅、建设厅、国土厅和几个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会议由副省长黄小祥主持。“现在有10个县发生灾情(这是当时得知的情况),要求各厅局和企业马上出动。抗震救灾。”黄小祥在会上说。
  开始分配任务,黄小祥对孙云说,“安排你们公司到绵竹,利用工程机械把石头拨开,救人。”会上需要当场表态,孙云说,“黄省长,我们集团的强项是修路架桥啊。”黄小祥说,“都江堰那边队伍已经很多,你们去了也拥挤,省政府希望你们去绵竹和北川进行救灾。”“那我服从安排。”孙云说。这个会议只进行了半个小时。
  会议结束,孙云直接赶往绵竹,同时安排办公室人员“一家一家去敲门通知救灾任务。”5台装载机和5台挖掘机被调往绵竹,另10台大型设备调往北川。孙云一直留在绵竹督战。13日22点,孙云回到成都。当天接到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电话,“叫上你们的桥梁战备大队,明天上午到都江堰接受任务。”
  14日10点,孙云到达都江堰。四川路桥集团隶属国资委,对省政府直接负责,孙云先到省抗震指挥部报道,省指挥部命令,“到交通指挥部去。”
  交通厅厅长高烽和省里的一些领导都在现场。大家开会部署任务,“温总理说了两句话,救人是关键,交通是保障。”高烽说。孙云问,“我干什么?”“一是修路,二是架桥。”高烽说。
  孙云立刻赶往213国道勘察道路情况,与已经在前线驻守一天半时间的张晓燕会合。整整一个下午,孙云和张晓燕以及几个工程师都在213国道勘测推通的可能性。
  
  设备,设备,紧急调运
  
  在巨灾面前,信息成为抢通和运输的关键。但新闻宣传组负责人交通运输部宣传司司长柯林春认为,“缺人调人,缺机器调机器”这十个字基本总结了交通运输部的工作重心。
  灾难发生之初,得知通信中断,交通运输部紧急调用50部海事卫星(目前已达110余部)星夜送往四川。柯林春介绍说,在通信不畅的那几天里,海事卫星保障了每日凌晨至第二天2点30分期间,前方指挥部领导与后方的沟通畅通。
  据他介绍,12日由交通运输部总工周海涛带队的技术专家组已赶赴四川灾区,指导公路抢通工作。13日凌晨从相关设计和研究单位抽调11名桥梁、隧道以及地质方面的技术专家,随时待命准备赶赴灾区一线提供技术咨询。
  12日凌晨下达四川邻近省份交通系统做好跨省支持四川灾区公路抢修保通工作急准备的命令。当晚重庆10座战备钢架桥运往灾区,陕西11座战备钢架桥待命,贵州、云南等省也已做好准备。
  在随后的10多天里,调机器调人成了公路抢通组的必修课。从12日至今,随着抢通工作的不断推进,每个时期工作重心的变化,他们调集的资源也有所不同。
  13日7时,温家宝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强调务必要在13日24时以前打通都江堰至汶川(至5月23日还未完全打通)通往震中灾区的道路。抢通组协调四川省交通系统的力量基本集结于此。
  14日确定以汶川为中心,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攻坚的公路抢通工作方案。在攻坚的过程中,翁孟勇部长根据情况又提出“多头推进、中间开花”的公路抢修战略。
  人手和机器变得十分紧张。抢通组汇总信息,公路司会商决定周边省份采取就近原则。经过快速协调,从重庆云南成都进来的人通江由、北川等的路,从甘肃支援的队伍通松潘,广远、德州等的路。很快就有10个省市的支援力量带着设备进入汶川灾区。
  5月18日14时,在完成对汶川、北川、茂县等所有地震灾区县城公路抢通任务后,随着灾区干线公路保通和大范围、多作业点、通乡通村公路全力抢通保通工作全面展开,人力和机械全面告急。交通部要求陕西、云南等11个省进行对口支援。
  “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协调好路线,并提前沟通双方需求。”交通运输部公路司公路管理处处长、在汶川大地震中负责公路抢通组工作的吴春耕说,那几天抢通组办公室十余人,忙得人仰马翻,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尤其是抢通组22日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号召捐赠公路抢通保通小型机械设备的消息之后,“很多地方积极响应号召,来自四面八方的电话几乎每一两分钟就进来一个,抢通组的两部咨询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抢通组的李健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从23日上午到18时,已经有19家单位捐赠机械180台,捐赠移动式汽、柴油发电机组70套。“尤其是很多私人企业希望捐赠,很让人感动。吴春耕说。
  截至5月23日18时,前方要求捐赠的小型机械设备中,挖掘机、推土机、自卸车还有相当部分没有解决,抢通组还在紧张的忙碌着。而由于灾区农村公路线长、面窄、作业点多,小型机械设备需求量仍很大。
  
  协调,协调,紧急抢通
  
  面对大型设备的调配和使用,身在一线的抢通人员则呈现出另一种状态。
  15日20点。孙云和张晓燕回到都江堰交通指挥部。指挥部的帐篷15日下午刚刚搭起。孙云向领导汇报,“前面的路没什么问题,但是只能到阿坝铝厂。从阿坝铝厂到映秀有问题。必须从下面另新推一条路出来。”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当场表态,“同意这个建议。”
  孙云接到的却是一个死命令,“16日24点之前,必须打通。如果出了问题,责任人是你。”当时已是15日24点。孙云说,“那我提个要求,今天晚上工兵团用舟渡把我们的设备运过去,我就保证完成任务。”指挥部答应了这个要求。
  孙云开始调集机械设备,准备舟渡设备,抢通道路。但是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截至5月26日,从映秀通往汶川的最后28公里仍在抢通过程中,已通车路段因为泥石流的原因也在持续保通。“我们只考虑路和桥的承载能力,只是要求交警限制车辆多少和载重20吨以下,但是没考虑到车长。山路上如果车太长,很不好走。”张晓燕说。
  设立在都江堰的交通指挥部的帐篷里,挂着一张213国道的航天拍摄图象。张晓燕指着那张航天照片说,“这次地震之后,我们的反应还是很快的,但是每一段路前边的情况都不清楚。如果以后能迅速地把一些航天片子作为共享资料,第一时间发给各个指挥部就好多了。
其他文献
汶川不应只是摆放在陈列室的展览品,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汶川应被建成一座节能的经济城市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的汶川毁灭性地震,造成整个四川省超过6万人遇难,500万人无家可归,而灾后的重建工作将需要很长时间。虽然当前救援组织和当地政府已经紧急修建了临时住房并提供饮用水,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开始考虑在救援人员离开后,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有效在而合适地发挥长久的作用。  今日的中国已经不是
在中国,因为民间慈善机构的缺位,慈善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政府包办的道德工程。然而,政府注定不能拿公权要求私德,不宜动辄发起慈善动员令。  一边是大量求助的人,一边是慈善动员体系的乏善可陈。  在此背景下,一些个人站出来,成为慈善企业家。他们靠策划引起公众注意,试图实现自己的慈善动机。  然而,慈善乱象里,这种模式能有多大作为?    小店主的慈善大梦    经过策划后的慈善行为,是曲折的救助?还是炒作
中国股市要想走出熊市阴影,可能尚需时日,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严重程度及其未来走向      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引发全球股灾,美国、英国、日本等央行纷纷向股市紧急注入巨资,并相继出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救市措施。  9月19日晚,中国政府也三箭齐发: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当日起从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者回购上市公司的股份;中央汇金公司决定,将在二级市场购入工、中
特侦组的检察官,他们很有能力,也有相当的坚持。可是他们还是会考虑在这个系统他们能够发挥什么,会考虑到自己的前途。检方没有对陈水扁一家具体求刑,就是检察官跟上级之间的妥协    走进李子春台湾花莲的家,迎面而来是一个释迦牟尼的头像,大门后面贴着一张圣严法师的照片;靠墙的一排书柜,全部都是佛书,这位顶着大光头、潜心信佛的检察官,如果披上袈裟,一定被人认为是僧人。  58岁的李子春,甫从检察官退休,目前
“每个文明遇到危机或者挑战的时候,首先考验的就是这个文明共同体里的精英集团。”这就是当年的海归李效民们甘愿在国难之际奔赴农村僻壤,创造中国农贷史的内心动力    2006年,已退休的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教授李安平,听到穆罕默德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这时他的父亲李效民已经过世35年。  其时,被称为“中国小额信贷之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发表演讲称,中国的小额信贷正是从
中国各地连发的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让人们把目光再次聚焦于“的哥”群体。  此前,他们高额的“份儿钱”,每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强度以及社保的缺失,曾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新闻周刊》曾刊发封面报道《利益集团操控京城出租车业》,揭示其中的利益黑幕。  为争取权益,司机们曾试图组建驾驶员行业工会,成立“人民出租车股份有限公司”。而在此次罢运中的一些组织形式,也表达了他们“自治”的冲动。  他们的努力得到了社
新闻中国六月论坛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魏克佳: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乳品企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凸现中国奶业已发展到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这其中有三个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处理好:  第一,中国奶牛养殖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差距比较大。截至去年底,中国共有1470万头奶牛,其中70%属奶农散养。奶业养殖呈现“小、散、低”特点,即规模小、分散化、饲养管理水平低。全国有200多
权利由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是一个不断回归的过程,不断地还权于社会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      “前两次解放思想偏重于还利于民,这一次解放思想在继续注意还利于民的同时更偏重于还权于民!”8月的最后一天,中共湖南省委召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一语惊人。  张春贤特别强调说,这次解放思想注重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奥运·新中国体育回溯系列三(1988~2007)  20年前,中国体育在汉城奥运会上遭遇过惨痛的失意,无数人从1984年第一次收获奥运金牌的狂喜中跌落低谷。但那个时候,也是中国体育真正面对世界面对自己的开始。  2008年8月,期盼已久的北京奥运会将把中国体育带到一个新的起点。“40枚金牌在望”“中国有望金牌数第一”等言论几度被热议。此时,我们追寻20年前那个难忘夏天的经历,也许能给对奥运成绩过热
灾区的人在往后撤,只有救援人员和新闻记者往里冲,而深入巨大灾难现场的记者,震惊之下,也经历了职业与人性之间的挣扎与选择,“作为一名深入震区的记者——我选择参与救人”    5月15日,14点56分,灾难发生三天后,我作为一名记者进入北川中心灾区。16点30分,我伫立在了北川县城的“中心广场”。  此时,我失去了继续采写新闻的勇气:这里惨不忍写。我宁可自己从来没有来过这里。  但我终于鼓足勇气开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