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的选择策略.方法 对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62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张力带固定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平均42.7岁;骨折按照Schatzkeer分型:A型13例,B型8例,C型10型,D型3例,E型1例,F型1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28例)及Cable-Pin(8例)固定;钢板固定组26例,男11例,女15
【机 构】
:
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江苏省昆山市人民医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的选择策略.方法 对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62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张力带固定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平均42.7岁;骨折按照Schatzkeer分型:A型13例,B型8例,C型10型,D型3例,E型1例,F型1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28例)及Cable-Pin(8例)固定;钢板固定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平均43.9岁;骨折按照Schatzkeer分型:A型8例,B型6例,C型7型,D型2例,E型1例,F型2例;采用普通解剖钢板或锁定接骨板固定.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评定功能,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张力带组:优14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3.3%;钢板组:优11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4,P=0.361).张力带组有5例患者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其中B型3例,C、D型各1例;钢板组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无骨折移位,但D、F型各有1例患者出现骨化性肌炎.结论 张力带技术对于简单移位骨折固定可靠,但粉碎性、斜行及脱位型骨折则适用钢板固定。
其他文献
彩云之南,西南边陲,坐落着具有六十余年光荣作战历史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院里总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医院全军骨科中心主任徐永清。
目的 探讨应用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牛骨标本打孔的可行性. 方法 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是由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与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合作研发的一种基于机械臂技术的可用于骨科临床进行遥控打孔操作的机器人系统.由于该系统尚不能与导航系统结合,故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以术中C型臂X线机影像为依据,结合“克氏针置入计划”来判断该系统精确性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对17具牛脊骨标本进行打孔操作,分
卫生部9日公布《2009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结果显示,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54.8亿人次,入院人数为13,250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2.0%和15.4%。医疗服务利用增加的现象表明,“有病小医”状况正在改善。
骨盆骨折的闭合复位是指不直接显露骨折区域,采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尽可能少的侵袭性操作达到缩小骨盆容积、维持骨盆环稳定性及恢复骨盆解剖形态的目的.骨盆骨折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恢复骨盆环的稳定,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3].早期研究[4-5]提示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损伤大、出血多,且易造成神经、血管损伤,伤口不愈合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5%。
创新--中国现代社会的一个代名词; 国际化--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尔趋吾赴,无时不提,无处不在; 在"影响因子崇拜"的当下,逆境中的中国科技期刊亟需找到一个走出困境的突破口。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常导致不可逆的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目前,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实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严重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r新的方法.细胞移植根据移植物的不同可以大体分为神经细胞移植和非神经细胞移植,移植物包括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
比较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研究很少,且质量较低.两种方法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几率无差异.与钢板内固定相比,髓内钉治疗的患者感染发生率较低,但是骨折畸形愈合和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采用髓内钉治疗的患者有内固定失败的报道.通过目前的病例报道,暂时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所以应进一步做前瞻性或随机对照研究来说明该问题。
为向全国推广此项技术,使广大患者受益,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编辑部拟定于2010年4月2~4日在广州联合举办“第一届经口咽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TARP)内固定技术学习班”。本次学习班为全军继续教育项目(8学分),欢迎各位骨科同仁踊跃参加。会议主要内容包括:①理论授课:寰枢椎前路的应用解剖,经口咽TARP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人的疼痛神经特别敏感,有些人则比较麻木。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经多年研究终于发现,导致疼痛的“罪魁祸首”原来是一条基因。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在穗地区编委联谊会暨2009年第4季度定稿会于2009年12月18.19日在广东清远佛冈聚龙湾温泉度假区召开。本刊总编辑裴国献教授、编辑部主任王钢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侨医院)查振刚教授,广州医学院第蔓附属医院李健教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白波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骨科顾立强教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梁伟国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跃院骨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