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程性目标的实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n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是把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发展学生的过程性目标。过程性目标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素养、学习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过程性目标的实现还存在很多问题,要实现过程性目标,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过程性目标的理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只有成为教学的主动者,学生才能主动地学,才能实现过程性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性目标;实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44-01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性目标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观念的落后。
  传统教育把教育过程的双主题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开放和自主发展,压抑了学生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对教师来说,极易产生对自身知识容量的满足感,放松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其最终结果是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造成知识源泉的枯竭。这样的观念也会让教师产生专制的思想,对学生和教学以自我为中心,不求发展。
  2.原有的课堂结构与过程性目标的矛盾。
  原有课堂教学结构中,一般以复习旧知引入课题。注重教学知识本身逻辑联系,而缺少建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境。新课程教学结构相比于原有教学结构,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将生活情境创设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提起“情境”,许多老师马上就与多媒体课件联系起来,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在将教学与生活建立密切联系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课堂中生活化、活动化已逐步冲淡教学的教学味。
  3.学生个人经验不足。
  教学活动是把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然而目前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以课本知识为主,与生活相联系的内容非常少。加上大多数学生本身不能自觉的去获取现实中的知识。固在教学中想要实现过程性目标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一有学生自身原因,由于对教师来说,学生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传统的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二有历史的原因,相对于具有社会正式成员地位的成年人来说,学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儿童,是为进入正式社会的“边际人”。长期以来,学生没有被看作是有个性的独立存在的人,他们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社会把未成年的子女当作社会或父母的隶属物,社会或双亲甚至对婴儿有生杀大权。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儿童的生存条件不斷得到改善,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新的儿童观,承认儿童的自由与兴趣,其后的许多教育家也致力于提倡自然主义的儿童观。但整个社会并未彻底把儿童本身看作是有个性的存在,许多成人往往出于“为了孩子,关心孩子”的主观目的,而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儿童,完全不考虑儿童的需要;也并未彻底改变儿童对于双亲或学生对于教师的绝对服从的关系,鞭挞、体罚的习俗仍然存在。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过程性目标的实现途径
  要有能体现过程性目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完整的教学知识结构。你如果想要能设计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必要的过程性目标的教学过程,那你首先要高于教材,有能成功的驾驭教材的本能,并充分地了解学生不同学龄段的教学知识结构,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理解、接受知识、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以及你想要通过这个教材内容,想要培养学生教学哪方面的知识素养、思维、情感、能力等。因此教师要具备相应的素质和完整的教学知识结构。
  1.教师转变观念。
  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过程性目标的理念。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传授、教给学生一定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新知识。他应是一位在让学生自己获取的过程中能使各方面的能力、情感都得到体验、发展,提高的设计者、组织者、辅导者的形象。
  我们不能停留在被动地让学生吸收应用的水平上,中国学生只会应用而缺乏创新的可悲事实就是由我们这些只会让学生“知其然”,而不去培养学生“知其所以然”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别人能开发、创造出各种软件,而我们只会钻研怎么去用它,没有自己创造开发,让别人买我们的产品去用的意识,这种现象应让它象流水一样,一去不要再复返。所以我们这些教育者们要有这种意识,应用这种意识来进行课堂教学。如设计一堂课的教学前,教师要改变观念,不光要定知识技能目标还要定过程性目标。
  2.教师改变角色。
  教师只有成为教学的主动者,学生才能主动地学,才能实现过程性目标。教师要能在理解、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设计出能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动的教学过程。
  一个拳击手如果处在被动的地位,那他绝对要挨打,很容易成为一个失败者。如果能成为一个主动者,那他就很容易取得胜利。教师如果成为一个主动者,那他就是教育的成功者。现代教学形式是提倡学生主动地学,变成学习的主动者。但对教师也应是主动教学,成为教学的主动者的意识却很淡薄,以往的教学,教师虽占主体地位,但却是一个被动者。教材、教学大纲是他们地主导者,教师只不过是照本宣科的被动者。现在的教师要想实现过程性目标,就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地学,就要主动地参与教学。这个主动性,体现在主动地钻研教材、联系学生实际,把教材做为角本,重新设计成(在引导学会必要的知识技能外)能充分培养学生某些方面能力的富有生气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在自己亲身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的东西才是他难以忘怀的,只有经过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学生长久支配的知识。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很容易获得,也能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就能够培养。
其他文献
目的:对作绩效考核在提高呼吸内科护理管理质量方面的影响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考核方法),
为了研究水稻旱种条件对水稻灌浆期之前贮存同化物在灌浆期间再分配的影响,以3H-葡萄糖作为示踪物质,分蘖末期用3H-葡萄糖标记水稻最上部完全展开叶,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水稻灌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切花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Jinba’)接种5种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分别在苗期和花期,通过测定相关形
目的:观察通痹利湿中药方剂结合饮食调护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笔者所在服务中心近半年来接诊治疗的痛风患者共100例,按临床治疗调护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
以中熟武育粳3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氮肥与密度,研究水稻穗上籽粒垩白度的差异以及氮肥与密度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穗上不同部位垩白度的大小为上部〈中部〈下部;一次枝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