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问题情境的设置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将语文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它是语文再发现的源泉,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好的情境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能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充分发挥,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有效得获取新知识。因此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语文课堂中的问题情境有哪些方式呢?
  1、“悬念式”问题情境
  “悬念式”问题情境,是指教师用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语文问题,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祝福》的教学,我们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小说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什么却以“祝福”为题?学生为之一震后,就急于通览课文去寻找答案,看后不仅了解小说的全篇情节是始终围绕鲁四爷家的四次年终祝福而展开,情节集中,结构紧凑,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鲜明,而且深刻理解了作者以“祝福”为题,实在是立意深远,独巨匠心。这一“悬念”情境使学生的大脑里马上产生了兴奋剂,思维被迅速激活起来,他们都希望揭开其中的奥秘。
  2、“探究式”问题情境
  “探究式”问题情境即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问题做引子,通过连续提问,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首段,“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这句话重点在于表示方位的名词“阳”、“阴”,课本提供了两字的注释,但学生并不了解其含义。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课文的语言环境,请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方位。”这很需要学生动一番脑筋,学生首先必须弄懂“河之阳”和“河之阴”的地理位置,还要联系黄河、汉水的具体方位,才能推演出太行王屋二山的方位。当学生思考出答案的时候,脸上就会流露出仿佛走过一段曲径而到达幽美之处的喜悦之情。这个时候,他们也较好地掌握了“阳”和“阴”在与山相关联表示方位时的讲法。
   3、“发散式”问题情境
  发散式”问题情境即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教师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不同角度设置一些多向问题情境来激起疑问,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深入对知识的理解,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例如,讲朱自清的《绿》时,一开始就请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
  (1)作者一行人如何“追捉那离合的神光”?用了哪些动词?其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说“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心中已经没有瀑布了”?
  (3)在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起了什么作用?
  4、“竞赛式”问题情景
  “竞赛式”问题情景,是指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后,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多渠道探究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的时,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说明的?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讨论,然后发言辩论,互相竞赛。这种以小组竞赛为形式的实际操作问题,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结语:问题情境的设计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形成几个高潮。问题情境的设计应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利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只要我们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认真组织实施教学,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就能真正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姚尚锋,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其他文献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巨匠。他所创作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7第二乐章的调性布局研究,探讨贝多芬这一音乐的魅力及真正价值。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改革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而英语学科素养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个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笔者认为,设计语文课堂提问是有原则可循的,好的课堂提问,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能力的目的。那么,设计课堂提问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一.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见,语文课应以训练学生听、说
高中英语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任,跨学科教学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本文初步探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以实现课程有效整合,在学科教学中提
期刊
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当今热议的话题.随着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期刊
萨克斯管是一种融合了木管和铜管乐器特点的特殊乐器,学习者常会在演奏姿势、口型、气息、音色等技术要领方面产生疑惑,容易在萨克斯学习过程中养成不良习惯,所以,本文通过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提上日程,其中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新课标对高中的英语语言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高中生要能够使用正确的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