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欣赏交响乐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课堂的音乐课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识谱唱歌,而是上升到音乐欣赏的层面上,由简单好听的旋律听辨延伸到对音乐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创作特点以及情感意图的了解。音乐欣赏课所接触的音乐体裁很多,交响音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高中生一直很困扰:交响乐怎么去欣赏?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
  首先,交响乐是什么?交响乐(Symphony英)——亦称交响曲,是大型乐曲体裁,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套曲形式的大型音乐作品。交响乐曲式结构宏大,一般分为四个乐章,各乐章的特点如下: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其音乐特点是快、活泼,表现人们的斗争和创造性的活动,充满了戏剧性。全部音乐是建立在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的对比和发展上。
  第二乐章:曲调缓慢、如歌,是交响曲的抒情中心。其内容往往与深刻的内心感受及哲学思考有联系,结构是二部曲式、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
  第三乐章:中速,常以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为基础。在古典交响乐的这一乐章中,往往给人以闲暇、休息、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景象,其结构大多是复三部曲式。
  第四乐章:非常快速,常常表现出生活的光辉和乐观情绪,也往往表现出生活、风俗的场面和人民胜利的节日图画。多采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奏鸣曲式结构。
  交响曲的乐章形式并不是固定的,它根据作曲家的创作要求和作品内容而定,如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有五个乐章,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
  了解了交响乐的基本形式,我们来尝试着分析欣赏一部交响乐曲莫扎特《第40交响曲》。
  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莫扎特(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一生短暂,但创作数量惊人且体裁广泛。歌剧是他最主要的创作体裁,共22部,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等,标志着莫扎特用音乐艺术来反映现实生活和歌剧改革上的高度成就;交响乐是他器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共49部,其中影响较大的为第39、40、41(即“降E大调”、“g小调”、“C大调”)三部交响曲。此外还有很多独奏器乐的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室内乐以及未完成的声乐套曲《安魂曲》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交响曲创作的时代背景:1788年夏天,莫扎特仅用六个星期的时间一连写出第39、40、41三部交响曲,此时正是作者写作歌剧取得突出成就的年代,这就奠定了三部作品强烈的戏剧色彩,《第40交响曲》用富于真挚柔美的情感色彩,包含着不屈服的斗争精神的鲜明个性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这部交响曲表现了莫扎特对人类生活和未来有着乐观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作曲家在这里以其特有的诚挚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思想和世界观,反映了他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部作品在音乐创作上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旋律,莫扎特的旋律柔顺、温和、甜美、真挚,正是这些特色构成了莫扎特作品的乐观和明朗的性格。
  接下来我们可以借助音像资料分乐章欣赏: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奏鸣曲式结构、极快板、g小调、2/2拍子。没有当时习惯沿用的慢板引子,开始就是快速的主部主题陈述,主题不断反复的半音进行和随后出现的上行跳进为旋律特征,使音乐流畅如歌并暗含激动情绪:
  在主部变化反复之后出现的连接乐段情绪激动富有生气:
  而接下来的副部主题带有沉思情绪,新的调式色彩和织体于主部主题形成强烈对比:
  展开部主要是用主部素材加以变化、延展,大胆而频繁的调性变换,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再现部与呈示部的重要区别在于连接部有了较大的发展,最后,本乐章在热情的尾声中结束。
  第二乐章 行板,奏鸣曲式结构。它平静、抒情、柔美、动听,与第一乐章有鲜明对比。由于这一乐章呈示部两个主题在性格上对比不突出,因而显得特别温柔亲切:
  1)主部主题 降E大调 6/8拍子
  2)副部主题 降B大调 6/8拍子
  这一乐章充满沉思和抚慰的深情,反映了莫扎特的善良性格和人们对生活的感受。
  第三乐章 小步舞曲,g小调、3/4拍子。是充满热情和激动的戏剧性乐章。小步舞曲的基本主题是:
  基本主题经过反复变化后进入G大调,有弦乐和木管呼应的奏出本乐章中段温柔的旋律:
  最后在出现第一主题,在热烈气氛结束。
  第四乐章 奏鸣曲式结构,全乐章具有辉煌的气魄和乐观精神。主部主题轻松、跳跃,显示出活泼、幽默的性格。
  g小调、2/2拍子:
  副部主题先由弦乐器再到管乐器在降B大调上奏出抒情旋律:
  展开部出现了几个跳音,它来自主部主题最开始的几个音,把活泼的性格形象凸显出来了。之后呈示部的两个主题材料简单发展,其中在弦乐器与管乐器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奏,让音乐充满活力。再现部最后肯定了主调g小调,使乐曲由变化到统一,给人以整体感,在g主音上完满结束。
  以上就是赏析一首交响乐的基本过程。
  每一部优秀的交响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要想真正做到欣赏一部交响乐要更深入细致的了解、聆听作曲家的每一处情感色彩变化,像我国的古诗词一般,反复揣摩,让自己不仅是置身于美妙的乐声中,更能体会到音乐深层次的内涵,让自身的品格素养以及对音乐的理解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音乐鉴赏》 高宗仁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西方音乐鉴赏》 王大燕 暨南大学出版社
  《中外名曲欣赏》 孙继楠 山东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古典诗词在我国瀚如烟海的文学宝库里无疑是一颗非常璀璨的明珠,从《离骚》、《楚辞》、《汉赋》、《乐府诗》直到唐诗、宋词、元曲,产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这些古诗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丰富了我国古典文学宝库,陶冶了人的情操,砥磨了人的意志,提升了人的修养和品位,也奠定了诸如屈原、司马相如、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诗词大家在我国古代文坛的地位,对我国的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
期刊
【内容摘要】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必须以完整而鲜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将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自我教育上。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感染熏陶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段话的精髓是语文课中要注
前天我进行了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第二课时的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对于函数比较害怕,虽然初中阶段涉及到的函数知识只是最简单的,但毕竟研究的是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很多学生感到难理解,尤其是函数增减性的问题。本节课的难点是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并会初步运用。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比较轻松的掌握知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顺应目前提出的“减负增效”,在教学前,我对这节
期刊
【摘要】:小学三四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我们必须遵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抓好阅读课堂教学,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过渡 关键 明确目标 改进方法 提高质量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关键的,是由词句向篇过渡的时期。教师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它既可巩固一、二年级学过的词句知识,又可为五、六年级掌握并提高阅读分析、谋篇成章的能力打基础。  有些教师教学时
期刊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把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积极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 CNPC takes honest culture as an integral part of its core c
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  善的。可见,音乐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  美的人,寓德育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一 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  1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通过噢诶样对音响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大量的、广泛的音乐作品,在中学
期刊
收到《中国石油石化》2011年第12期,通读封面故事《石油,在党旗下流淌》全文,一种激动之情涌上心头,令人十分振奋和鼓舞。重温中国石油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变迁中都有党的大政方针,都
随着教育的改革,师生关系的转变也应该随之进行,而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从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更多的以情感为基础,以交流互动和引导为核心,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的学习,由此,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主动出击,让自己的关爱之情来打破传统教学下不良师生关系坚实的壁垒,重新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此,笔者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