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棘阿米巴角膜炎
棘阿米巴角膜炎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nless
【摘 要】
: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棘阿米巴原虫,虽然其发病率仅占感染性角膜炎的1%,但预后不佳,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作 者】
:
曾庆延
牛晓光
喻长泰
【机 构】
:
430060,武汉爱尔眼科医院,430060,武汉爱尔眼科医院,430060,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发表日期】
:
2008年44期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棘阿米巴原虫,虽然其发病率仅占感染性角膜炎的1%,但预后不佳,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其他文献
世界眼科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13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我国香港召开
世界眼科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13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于2008年6月27日至7月2日在我国香港召开. 本次大会是由国际眼科理事会、亚洲太平洋地区眼科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及香港眼科学会联合主办的规模较大的全球眼科盛会,这也是首次在我国举行的世界眼科大会。
期刊
2008年全国神经眼科学临床与基础新进展学习班在京举办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与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共同主办的“2008年全国神经眼科学临床与基础新进展学习班”于2008年11月15至17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00余位眼科医师参加了学习。本次学习班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钟勇主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黎晓新、天津眼科医院赵堪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王宁利、宋维贤、张晓君、姜利斌、王怀洲及施
期刊
神经眼科学 学习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临床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中华眼科杂志
第十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主办、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与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以及厦门市医学会共同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于2008年10月23至26日在福建省厦门市隆重召开。
期刊
角膜病学 眼表疾病 学术 中华医学会 眼科中心 眼科研究所 厦门市 厦门大学
毒性眼前节综合征临床特征的分析
目的 探讨毒性前节综合征(TASS)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本研究为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8例TA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为白内障术后、1例为角膜穿通伤术后病例.发病原因:3例因手术器械碘伏浸泡后未冲洗干净而发生,2例因白内障术中灌注液误用蒸馏水而发生,2例因术毕时结膜下注药反流进入前房而发牛,1例因术后前房注药误用注射用水配制而发生.发病时间:3例在手术中发病,5例在
期刊
眼前半段
手术后并发症
炎症
白内障摘除术
关于“几丁糖抑制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一文的更正
期刊
急性铊中毒并发视神经萎缩一例
铊为高毒性重金属,发生急性中毒者极为罕见,但致残、致死率较高,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极为重要.铊中毒的典型临床特征为胃肠炎、多发性神经病及脱发三联症.大剂量铊中毒后,约有1/4的患者出现视力损害;多次小剂量铊中毒者,几乎都会出现视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中心视野缺损。
期刊
全国第五期眼眶肿瘤和眼内肿瘤现代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将在武汉举办
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将于2009年5月底在武汉举办眼眶肿瘤和眼内肿瘤现代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学习班,为期5天。授课内容:眼科临床医师经常面临的眼眶病和相关知识,包括如何正确分析眼部CT、超声和MRI图片;眼眶肿瘤、眼内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最新进展;眼眶骨折诊断和治疗;与眼眶病相关的眼部整形手术;眼眶肿瘤病理诊断;
期刊
眼眶肿瘤 治疗方法 眼内肿瘤 现代诊断 学习班 武汉 眼部整形手术 肿瘤病理诊断
双眼底黄色斑点症合并左眼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一例
眼底黄色斑点症与Stargardt病同属一类疾病.前者以眼底黄色斑点为主伴黄斑变性;后者为青少年期的黄斑变性伴眼底黄色斑点或后发的黄色斑点,是临床常见的黄斑营养不良性疾病[1]。
期刊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将举办眼科新进展学习班
期刊
角膜碱烧伤后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及与新生血管的关系
许多角膜疾病均合并有角膜新生血管增殖(corneal neovasculaxization,CNV),CNV是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1],是最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2-3]及创伤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形成[4]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