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yyive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基层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部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层面的民主构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虽然有了很大成效,但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基层民主选举的差强人意、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民主监督的乏力都不同程度阻碍了基层民主的进步。对此,通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加强民主监督等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顺利推进。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困境;对策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有近13亿人口,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国情。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1]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既关系到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所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纷纷出现,农村基层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根据当前农村实际,对农村基层民主的现实困境进行讨论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路径。
  一、农村基层民主困境
  总体上说,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村民自治制度正在变化成亿万农民不可剥夺和不可侵犯的民主权利。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和困境。
  (一)基层民主选举之困
  村民选举制度在三十多年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得到建立和完善,但也面临一些困境。一是选举难,村干部难选。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的小团体思想根深蒂固,小农思想和利己主义思想依旧存在。在选举时,有些地方的村干部选举往往被强大宗族势力干扰,在选举中借助人情关系网干预选举,违背了村民自治初衷。二是文化素质不高,村民参政议政意识淡薄。虽然现在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政治素养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村民对民主毫无认识,对村民自治表现出冷漠和消极的态度,使得民主选举只能流于形式、成为摆设,没有发挥真正作用。三是一些党员、村民代表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本应是党员、村民代表履行职责,代表全体村民反映正当利益诉求、争取正当权利的重要渠道,但有的党员、村民代表因为面子问题、怕得罪干部,只要不触及到自身利益问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忘记了自身的使命和责任。
  (二)法律意识淡薄之困
  自开展全民普法教育二十多年来,农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总体来看法律意识依旧不高。《村委法》中第十九条和第二十一条的本质要求是,村中的大事须由全体村民共同决策;同时只要涉及到村民的利益,村民会议认为有必要,无论什么事,都须由村民会议来决策。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委托—授权关系。即农村公共事务的最高决策者是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接受村民会议的委托,代行决策;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与村委会是决策—执行关系,即村民会议集体决策,村委会负责执行有关规定。执行程序应为村委会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委会执行。[2]但在实际中,村中事务常由村干部一人说了算,事前没有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的程序,事后也没有相应的事务信息发布。这种在实践中产生的偏差,究其原因就是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权大于法的思想难以根除。农民对国家法律看到的多是其强制性的一面,而忽略了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基本特质。
  (三)民主监督之困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的民主监督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一是监督主体权利意识薄弱。村中大小事务的实际决策权、管理权和执行权都在村委会手中,实践中农村组织利益关系复杂,村民的民主监督多是个人行为,这种情况下监督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村委会的自律性。二是民主监督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当有些村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错位,追求自身利益、现实利益的时候,监督制约机制的缺乏,就更会助长村干部的“官老爷”思想,导致处理问题缺乏公平、专制蛮横。此外,从农村的总体情况来看,制度的技术性和程序性十分薄弱,《村委法》虽然明确规定要实行村务公开,但是关于公开的程序、方式及如何保证公开的真实性等规定并不详,影响了民主监督的效果。
  二、农村基层民主创新路径
  在农村基层民主治理中,“应然”与“实然”脱节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反思基层民主治理的困境,结合其发生的原因,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意识必然根源于经济发展水平,那么须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进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时必须要牢牢抓住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加大对其经济投入,根据实际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搞活农村经济。比如为经济薄弱村的提供项目、为其造血找市场。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村民的生活福利水平,使得村民安居乐业。
  (二)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
  只有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才能破除传统思想的影响,提高村民对民主自治的认知水平。一是提升村干部的水平:村干部是农村基层民主的直接执行者,其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让村干部通过提高自身水平和素质,摆正心态、坐对位置,为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提供引导力。二是提高群众的水平:村民的积极主动参与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力量源泉。唤醒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广大农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逐步增强农民的参政能力。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村民对基层民主选举的认知和认可,充分发挥农民的民主主体作用。加强普法教育,使广大村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现代民主程序实现自身的民主权利。
  (三)加强基层民主监督力度
  对基层民主的监督,是确保基层民主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一是确保村务信息公开透明。村委会要依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对村民自治的各项工作及时公开。村中事务接受村民监督。二是建立民主监督的程序化制度。确定监督的内容,明确监督的重点,尤其是村级重大决策、财务收支情况、村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还要确定监督的渠道,定期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民主议政,坚持民主评议村干部,让村干部能上能下。再就是在民主监督程序上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事前广泛征求意见,事中表决通过,事后跟踪监督。[3]三是落实责任追究机制。违法不究不能忽视,对违法选举、违规处理村务等行为,必须进行严惩,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结语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农民又占了人口大多数,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使之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显得十分必要。新时期,面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出现的现实困境,我们仍然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民主意识,同时也要在制度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制度。我们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中,农村基层民主治理最终能够迎来属于它的曙光。(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邹静琴,王金红.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决策:时间形式与理论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学版),2009(1).
  [3] 林剑杰,杜生权.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各银行国内外汇贷款发放量的快速增长,国内外汇贷款用于境内划转的需求也日益日渐增多。由于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关于国内外汇贷款管理的相关制度法规实施已久且多年未修订,导致银行国内外汇贷款境内划转实务操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本文拟从国内外汇贷款境内划转业务入手,结合相关制度法规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真实 凭证 国内外汇贷  一、国内外汇贷款使用的基本原则  (
高校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社会多元价值交织渗透的复杂背景下,新时代高校如何更好的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大多数学生都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下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作为老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教师的责任.兴趣是最好的
摘 要:世界万物都处于矛盾的体系中,都相互联系也都相互制衡,因为有了矛盾才有了斗争,也才有了事物的变化与发展。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适合于自身的发展,往往偏爱于观察事物的有利方面,而忽视了事物本身也具有的弊端,趋利避害的本性带来的是对事物本质的偏差认识,所做的应对也很难达到意想的区域。结合中国在发展进程中所做的矛盾分析,通过学习前人利用矛盾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来形成对现实生活中矛盾意识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实施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艺术设计课程结合创新
摘 要:基于现实的需要,地方政府承担起街区制推广中的主要责任,当前地方政府采取了三角稳定的模式在街区制的推广中履行自己的责任,但为了改善其运行的不足以及应对新环境的出现,笔者分别通过细化指标,采取物权税,内外监督有机结合来逐个强化,有利于提升信息平台速度,支撑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从而加強地方政府的责任履行,促进现代新型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街区制;地方政府;责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活动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内容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生物实验操作能力.本文分别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实施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当下高中生
【摘要】大学生就业关乎毕业生和毕业生家庭的利益,作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纳入学校长期事业发展之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努力增强和提高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多措并举;以情感人
目的:研究优质手术室护理在抢救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党和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随着新的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独立学院中的贫困生就业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本文根据当前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了独立学院里贫困生就业出现的心理问题,结合就业现状分析了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善贫困生就业心理状况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心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