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 考试不容易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l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漫升级路


  和我们现代人有小升初、初升高、高升本的多次考试一样,古代科举考试也有阶段性,并且难度很高,类似游戏世界里的“打怪升级”,只有胜出者才有机会进到下一关卡。
  对于读书人来说,第一步就是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考生叫作童生,童生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层层选拔,通过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各省学政每三年组织的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考中举人,身份地位大为提高,也获得了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的资格。
  乡试多在秋季举行,会试则选在春天举行,相应地乡试和会试也被称为“秋闱”和“春闱”。会试由礼部主要负责,考核难度大大增加,淘汰率非常高,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士子们进阶为贡士。会试之后还要举行复试,通过复试的人取得进士资格。
  但要真正获得进士名位,必须参加终极考试—殿试。从唐代武则天开始,殿试均由皇帝亲自主持,所谓天子门生,便由殿试产生。明代殿试的日期较为固定,为三月十五日。清代殿试的日期最初选在三四月之间,后来由钦天监根据皇帝指定的日期范围挑选吉日。例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殿试的时间便定在四月二十一日。
  古代统治者对参加童试的考生的资格审查非常严格:参考的考生必须由本地已取得生员资格的禀生担保,考生身世是否清白、是否假冒等都属于担保范围。除此之外,还需要提交亲供单,考生姓名、三代信息、住址、邻居、老师、担保人等详细情况都须认真在亲供单上填写。同时规定5位参考的童生之间互结,如其中一人弄虚作假,其他人都视为同罪。完成上述手续,考生才能获得考试资格。
  经过殿试,才能确定三甲名次。三甲各三名,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就是头甲三名。宣布三甲名次,紫禁城太和殿要举行盛大的典礼,由皇帝亲自主持,并谕示天下,这一仪式被称为传胪。

考场不一般


  明代时,紫禁城内的殿试在太和殿举行。
  清代初期,殿试考场设在天安门前,后来便改为在太和殿的东西阁阶下进行考试。若是碰上刮风阴雨天,考生们便到太和殿东西两庑参加考试。
  雍正元年(1723)十月,考生来到紫禁城参加考试,适逢天气寒冷无比,皇帝特许考生到太和殿内两旁进行考试,并谕令宫内的總管太监在考场里多摆放火炉,保证殿内温暖。这就是在殿内考试的开端。
  乾隆五十四年(1789),皇帝谕令考生以后就在保和殿内参加考试,同时允许考生自带考具,之后在保和殿内考试便成为定制。保和殿不仅是殿试的场所,也是元旦等节日皇帝宴请亲王、藩属的地方。

考试很辛苦


  大家是不是觉得在紫禁城的宫殿里参加考试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呢?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考试情形,你就得出答案了。
  据史料记载,考试时,在保和殿内东西摆放十数排考桌,因为殿内阴暗,光线不够充足,所以坐在后排参加考试的考生有时根本看不清试卷上的字迹,只能主动搬到殿廊进行考试。
  考桌也十分奇特,桌子就像炕几一样,考生们只能盘膝趺坐。南方籍的考生就十分不习惯这种桌子,于是有些人就选择自己携带特制的考桌入场考试。自带考桌考试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保和殿的殿基很高,有三层石阶,同时还需转行数十级才能到达丹墀。这让自带考桌的考生们叫苦不迭,还没等开始考试答题,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再加上古时考试的时间很长,综合来看,完成殿试也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考题难度大


  殿试题目最初由内阁大学士提前数日拟定,为了便于皇帝选择,一般会准备多道题目。呈交皇帝后,由皇帝最终决定选取哪个题目。但这一方式存在弊端,经常出现殿试之前考题泄露问题。
  后来便改为由读卷大臣在殿试前一天秘密拟定题目,呈交皇帝钦定后,立即刊刻印刷。刊印场所由护军看守,严防试题泄露。直至殿试当天凌晨,试卷才印刷完毕。“新鲜出炉”的试卷随后被拿到考场,分发给参加考试的各位考生。
  试卷上的试题是一道策问,题目取自四书五经中的某句话。殿试考生要根据自己掌握的儒学经典,结合朝廷的实际情况和问题,采用八股文结构,用自己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和论述。清代顺治皇帝时期,一篇八股文为550字;康熙皇帝时期,一篇八股文为650字;之后,又增至700字。殿试试题的字数和题目与现代考试的作文题十分类似;不同的是考试时间的长短,现代考试作文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殿试考试时间较长,规定在太阳落山前交卷即可。
  交上来的试卷被迅速送往保和殿东侧的中左门,在那里有弥封官等待封装试卷。古时封装试卷也与现代考试封卷类似,要盖住考生的名字,之后将试卷装入固定的箱子里,护送至专门阅卷的场所—午门内朝房。在这里,等候多时的读卷大臣要花费两晚一天的时间来阅卷。读卷大臣由皇帝钦点,阅卷为全封闭式,阅卷人员不得出宫。
  传胪官高声唱读名字之后,状元、榜眼和探花在赞礼官的引领下前行来到太和殿殿阶之下。状元的位置要比榜眼和探花稍靠前一些,处于殿阶正中央。在状元面前是石阶中间的石刻,石刻图案为升龙和巨鳌,人们常说状元“独占鳌头”便来源于此。

独占鳌头状元郎


  阅卷大臣对殿试试卷进行等级评定,在诸多试卷中挑选出10份优秀试卷,并初步排列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次。10份依旧弥封的优秀试卷和读卷大臣排列出的名次交由皇帝亲自审阅,并由皇帝最终钦定状元、榜眼和探花。
  一般情况下,皇帝都认可阅卷大臣拟定的名次。皇帝钦定名次后,试卷得以拆开弥封。极为特殊的情况下,皇帝在拆开弥封后,可能进行名次更改。据史料记载,状元的名字十分重要,明成祖就曾因名字好坏更改状元人选。之后,明清两代历任皇帝都对状元的名字十分重视,如果考生名字的读音、字形等犯忌讳,或者不够雅致,或者入不了皇帝的“慧眼”等,都有可能与状元失之交臂。
  正因考试如此不易,皇帝特别赐予在殿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一项特殊的待遇,即在太和殿宣布名次之后,这三人可以扬眉吐气地沿着紫禁城中轴线,从午门中间的门洞中走出。前有礼官抬着榜亭,三人紧随其后,这是一种连亲王和宰相都无缘获得的殊荣。
其他文献
这就是古希腊特洛伊的故事 续集——荷马写的《奥德赛》。《奥 德赛》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虚构 的情节。然而,科学家们可不认为 这是一部纯粹的神话故事,去掉 了故事中幻想和夸张的成分,这 些故事实际上反映了古代水手们 一些真实的冒险经历。现在,就让 我们看看在荷马眼中的神奇植 物、动物和妖法,到底是什么?误食忘忧果  强劲的北风让奥德修斯的船 队偏离路径,去了洛托法根人的 海岸,当时洛托法根人正在举行
玛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诞生在热带雨林里的古文明,主要分布在美洲大陆的中南部地区,包括如今的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等国家的丛林地区。然而在1000多年前,曾经盛极一时的玛雅文明却仿佛在一夜间神秘消失,只留下无数巨型金字塔、宫殿和神庙等壮观建筑,这也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为了查明玛雅人消失的真正原因,科学家多年来根据考古发掘、壁画、玛雅象形文字等提供的线索,提出了干旱、战争、瘟疾之灾等说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男主人公库伯掉入黑洞的那一幕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库伯掉入黑洞时,从远处看,黑洞就是一个球体。从他的视角来看,他越是向下落,黑洞的表面就越向上弯曲,直到他头顶只剩下一小片天空,最终黑洞表面在头顶合并、封闭,他完全陷入了一个漆黑的世界。很多看过电影的人都在问:“掉進黑洞后真的会像电影里演的这样吗?”   其实,虽然这部电影基本真实地还原了黑洞的视觉效果,但假如人真的掉进
许多人关心的是这些人将如何 在火星上求生,又该怎么繁衍后代, 建立永久的火星殖民地。但我们知 道,在火星上,重力小、辐射强、微生 物缺乏,跟地球环境有天壤之别,这 就意味着移民者不仅要考虑如何适 应火星环境,孤立隔绝的火星环境 也会加速移民者后代的进化。那么, 这些未来火星居民又会长成什么样 呢?隔绝环境中会发生奠基者效应  由于技术的限制,最初到达火 星的地球殖民者的数量将非常少, 在这样隔绝和
跟两栖动物常年的厮杀相比,植物似乎与世无争,生活得和谐而宁静。但如果你仔细地观察它们,就会发现这些弱小生命的生活并不太平,因为几百万年来,贪婪的虫子就像《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僵尸,总在寻找着机会对植物下口。那么,这些不会跑也不会叫唤的植物就只能坐以待毙吗?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植物不是被动的受害者,它们已经进化出了强大的防御措施。  战斗提前预备:释放化学弹  在《植物大战僵尸》里,豌豆射手是第一道
我们能找到宇宙的中心吗?   宇宙的三维概念使我们相信,目前所存在的一切,都始于138亿年前发生的大爆炸。从我们所在的位置来观察,总是能看到各种星系在远离地球,仿佛我们所在之处就是宇宙的中心,但如果我们身处银河系的其他地方,能观察到的景象也都是相同的。所以,寻找宇宙的中心是徒劳的,因为宇宙诞生的爆炸中心无处不在。   为了理解这一概念,我们要先把宇宙想象成是扁平的,各个星系都在自身所在的点上不
  
美国一个监狱内上演了一场真实版的《越狱》,但却是以搞笑收场。美国2名犯人使用肥皂、衛生纸制作了一把假手枪,试图持“枪”威胁狱警协助他们越狱。但由于用肥皂做的“手枪”实在太假,犹如出自小学生之手的美工作品,马上被狱方识破。现在两人除了得服完原本的刑期外,还得多面临一条越狱未遂罪。
可是卡特开启的仿佛并不只是 巨大的宝库,还是一扇通往死亡的 大门。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包括卡特 在内的所有与这座法老墓有关的人 全部死于非命,于是有了“法老的诅 咒”这一说法。后来,科学家们进行 了全面考证,将那些人的死亡归结 于金字塔内的放射线物质及致命真 菌,“法老的诅咒”从此有了被世人认 可的解释。  然而就在2011年11月,英国 历史学家马克·贝农在新书《伦敦 诅咒:谋杀、黑魔法与图坦卡蒙
动物学家杰克受到著名的哈利象牙雕品公司的邀请,要去解开一个千年之谜:大象临死的时候,就会离开象群,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迎接自己的末日。想想看,那个神秘的地方该有多少的象牙啊,于是寻找大象墓地成了许多人的梦想。可能这事太有诱惑了,不知怎的让闻名的《财富周刊》嗅到了消息。  为了确保计划顺利,哈利公司总裁还给他派出了两个保镖里德和布森,还有一条退役的军犬卡里。杰克他们一进到非洲的马萨洛比丛林中的野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