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是一种创新

来源 :共产党员·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党课具有“短、实、新”的特点,是一个新的党建名词。据党建专家介绍,微型党课的原型可追溯到1998年6月,宁波市江东区白鹤街道组织开展了一次题为“心中的榜样”的党员演讲比赛,比赛中,大部分选手围绕主题,选取身边平常、真实、微小的事例,真情演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场演讲比赛后来成了宁波微型党课探索的起点。
  借助于互联网的翅膀,“微党课”在形式上有了更多创新,“微党课”利用微信平台载体,将党课搬到了网上,使党员打开手机随时随地都可点开观看、接受教育。同时,这种用身边人讲故事的方式传播党史,既生动活泼,又以小见大,弥补了传统党课有时抽象、枯燥的不足,还能通过课后练习进行互动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党员积极参与的热情。
  一些地方在“两学一做”中大力倡導讲好“微党课”、建好“微平台”、做好“微传播”,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贴近基层实际、更富有实效。还有一些地方采取“板凳党课”“车间党课”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入田间地头,沉入工厂车间,给基层党员上党课,讲理论、做示范、树标杆,使得“微党课”更贴近党员实际和党员内心。
  曾有一段时间,各种各样的“黄段子”“黑段子”极为流行,而利用“微党课”平台传递“红段子”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也是一种创新。基层党务工作者创作、解读和传播“红段子”,由此大大激发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成为发挥党组织实质作用的“红色动力”。
  宣传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网络时代,以方法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微党课”,占领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释放的都是正能量,值得我们赞许。愿“微党课”多多益善!
其他文献
本文简述了POS技术发展过程和特点,着重介绍了GPON的优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就餐排队的经历:当你兴致勃勃地来到一家餐厅就餐,却发现店内座满,门外坐着很多等待的顾客。然后,你不得不拿着店家给的排隊号码在外面等待呼叫,又不敢远离,怕万一错过了号码,还得再重新取号排队,使享受美味的好心情消磨殆尽。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样枯燥而无奈的排队方式正渐渐被一些美食APP软件改写。  下载体验一款名为“美味不用等”软件后,你会发现它不仅
本文叙述某通信卫星指挥中心强弱电(含消防)工程概况、调试作业指导意见、参考数据及注意事项.
中国古代家训,起始于西周,发展于隋唐,在明清进一步完善。传统家训内容主要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崇忠孝”为主。提起儒家,不能不提到它的创立者孔子。  《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在你父亲那里得到过特别的教诲吗?”孔鲤回答说:“一日,父亲独立在庭院中静思,我从旁走过,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退而学《诗》。又一日,父亲又独立庭院中,我
在党内提倡一律称同志,不称职衔,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1959年,毛泽东就提出党内互相称同志,改变以职务相称的旧习惯。党中央于1965年12月专门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一次重申了这一主张,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而不称官职。中央先后废止了691件党内法规,但规范同志稱谓的文件始终有效,可见,规范党内称谓是一以贯之的。  但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受不良风气的熏染,忘掉了党的这一规定,
本文对远距离ADSL用户开通提出一些创新的方法,给宽带市场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
本文介绍了WCDMA无线网络设计的基本思想,并提出一些与其他系统共容的策略和后期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