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nlong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即教师促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系着学生能否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发展
  
  一、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二是教师的教。两者以学生的学为重心,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
  有效教学即教师促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主动、积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发展,即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并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了提升,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二、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环节?
  (一)无效和低效教学的表现
  1.教学目标的无效和低效
  (1)教学目标的泛化。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基础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而目前大多数教学目标是根据班上的平均水平制定全班统一的教学目标,缺少层次性,这样的教学目标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要,缺乏广泛的针对性,从而使部分学生的学习是低效或无效的。
  (2)三维目标的割裂。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并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现在的教学中存在顾此失彼,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而导致三维目标割裂的误区,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发展不是全面的、长期的。
  2.学情分析不准确
  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有两个水平:第一个叫现有发展水平。在这个水平里面,学生可以独立(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完成自己的功课、自己的学习任务。第二个叫最近发展水平。就是说,孩子们刚刚接触这个问题时,不能够通过独立思考、独立阅读解决,他必须在老师的教导下,在同学的合作、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在最近发展区。
  我们的教学要瞄准、针对这个发展区,通过教学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把不会的变成会的,把不能的转化为能的。我们的教学要瞄准、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师的指导、小组的合作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对学情进行认真的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预设和生成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预设过度必然会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
  (二)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环节
  1.课前:有效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依据课标、教参、教材、学情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并使三维目标有机融合。
  其次准确把握学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与学生聊天、向其他老师了解等方式弄清学生认知和情感的起点,从而有效进行教学设计。
  比如在上八上第八课第一框《合作!竞争!》前,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在课下和学生进行个别交谈,让学生就竞争与合作问题存在的困惑给老师发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了充分的学情调查,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关于竞争与合作问题的认知起点和困惑,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2.课堂中: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不能离开学生的发展机械性地讨论在一节课中是预设多了还是生成多了的问题,有价值的生成即使影响了预设的安排,也不应该草草了事;有质量的预设也不应该为了顾及低层次的生成而患得患失。
  (1)有效执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很精彩,但如果教师状态拘谨、死板、冷漠,就不能呈现教学设计的精彩。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一句话:“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的加温,那么这种知识传授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
  (2)智慧地处理教学生成。课堂是充满生成的场所,预设再充分,也不能忽视精彩的生成。这就需要教师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对教学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在《合作!竞争》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准备了一段话作为课堂小结,但在“学有所获”环节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时,发现学生的总结更加精彩,于是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果断删除了教师小结这一环节,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在分享学生们的收获和感悟中结束本课,反而效果更好。
  3.课后:有效反思
  教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反思、逐步修正、不断提高的过程。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通过教学日志、教学随笔、课题研究等形式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清晰连贯、学生参与的状态是否积极、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资源的选择与使用是否充分、教师的语言是否简练优美、教师是否有激情与真情、对教学生成的捕捉与处理是否及时有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到位等问题进行反思。把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闪光点记录下来,总结和提炼有效的做法,并有意识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思考、研究。
  三、小结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中心的,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教学资源,都要使学生获得发展,而且这种发展不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中的某一方面,而是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有效教学论》,高慎英、刘良华,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提高思品课堂有效性的“五不离”》,严卫林,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年第1期。
  [4]《教学反思“三步走”》,邱仁峰,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年第3期。
  (作者单位: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上地校区)
其他文献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华民族的祖先给我们后人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篇,作为一名中国人,学会理解和欣赏祖先留下的这一笔美妙的文化遗产是一件必要
根据融360简普科技大数据研究院检测的数据,2019年10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8367只,较9月份减少了544只,环比下降6.1%。其中,结构性理财产品414只,非结构性理财产品7953只。  “这主要是因为国庆长假期间产品发行量大降,而且因为银行理财转型,要消化大量的存量资产,今年来理财产品发行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规模增长也明显放缓,部分银行理财规模下降。”融360简普科技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原有的公立高中规模已不能满足当地巨大的教育需求。在此背景下,私立高中悄然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区教育供求的不平衡,但资金、生源、师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