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的微生物检测及混合因素相关性分析

来源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单纯性和合并不同类型感染的混合性滴虫阴道炎在滴虫性阴道炎中所占比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诊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某三甲医院妇产科2020全年12个月中所有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分泌物标本,通过革兰氏染色进行念珠菌及细菌的检测;用盐水悬滴法检查滴虫活动力,将上述结果结合发病季节及患者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共134例患者被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其中单纯性滴虫感染患者为54例(40.3%),混合性滴虫阴道炎为80例(59.7%).混合性阴道炎中合并细菌感染的为75例(56.0%).所有患者中,白带分泌物中白细胞Ⅲ度及以上发生率为80%,上皮细胞Ⅱ度及以上发生率为20%.结论 混合性滴虫阴道炎发病率高于单纯性,合并细菌感染为主要混合性阴道炎的发病群体.滴虫感染发生率与季节和年龄有相关性.滴虫感染患者的阴道菌群大多数为失衡状态.临床应根据不同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 脓毒症继发急性损伤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凝血变化是急性肾损伤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筛选脓毒症过程中同急性肾损伤相关的凝血指标.方法 本研究收集外科、急诊及呼吸重症监护室的脓毒症患者,纳入13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合并急性肾损伤64例,非急性肾损伤68例.收集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入ICU第1个24h内各项实验室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Cox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KI组与非AKI组相比,抗凝血酶Ⅲ(P=0.007)显著降低,D-二聚体则显著升高(P=0.006).二分类变量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