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07年至2016年苏州市职业性噪声聋发病情况的分析

来源 :当代医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y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07年至2016年期间苏州市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情况,为苏州市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年至2016年期间在苏州市辖区内确诊的161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职业性噪声聋在不同年份、不同性别、年龄、工龄、行业的人群、不同类型及规模企业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在2007年至2016年期间,以2015年、2016年苏州市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率为最高。在这161例患者中,性别为男性、工龄为3~10年、年龄为36~45岁、就职区域为昆山、常熟、工业园区及太仓地区、从事制造行业、就职于外资、私有及港澳台企业、就职于中型、小型企业患者所占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性别为女性、工龄>10年、年龄为其他年龄段、就职区域为苏州市其他区县、从事其他行业、就职于国有及集体企业、就职于大型、微型企业的患者。结论 :苏州市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患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苏州市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制造行业的监管,监督企业加强工艺改革、提高护听器的使用效果等,以控制和消除噪声危害,进一步降低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率。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职业性噪声聋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以增强劳动者对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护意识。
其他文献
分析了物探、钻探、化探3种井下探测手段对掘进巷道中煤矿小窑采空积水区有效探测的可行性及实用性。通过在柳湾煤矿西翼胶带巷巷道P51点东51处进行物探工作,工作结束后根据
本研究借助媒介融合视角,审视和探讨动漫游产业链的整合,分析不同媒介平台的特性,提出以IP授权为核心,以动画、漫画、游戏产业为核心媒介平台,轻小说、影视、戏剧为外围媒介
软件化雷达技术是通过构建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在研制雷达操作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雷达系统功能通过软件定义、扩展和重构的新一代雷达技术。文中从软件化雷达的需求、国内外研究
木里煤田是青海省重要的煤产地,其中聚乎更、哆嗦公马、雪霍立、外力哈达、热水等地含煤地层出露较好、煤系埋深较浅。受祁连山构造带以及阿尔金断裂走滑作用的控制,木里煤田
从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实际出发,阐述了开展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指南研究的意义、目标和原则,论述了数据中心建设基本原则及其基础设施、应用部署、信息安全、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