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留守儿童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h8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认真对待加快解决。新时期下,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建立一个全方位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体系,确保留守儿童生活在充满温暖的大环境下茁壮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 问题 关爱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67-01
  近年来,各地关于留守儿童被性侵、校园暴力等问题令人触目惊心,留守儿童监护缺失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有6100万的农村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关爱留守儿童,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他们存在哪些问题。就我所在的乡镇中心小学为例,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留守儿童占到30%左右,通过近年来我的走访调研分析发现,留守儿童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成绩较差。80%的留守儿童存在学习成绩差的问题,一部分原因是生活压力导致学习主动意识差,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教育跟不上。二是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重养不重教”现象严重,长期与父母分离,也导致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心理问题。三是意外伤害比例高。据资料数据显示,有45%的留守儿童遭遇过走失、打架、溺水等意外伤害。四是容易出现行为失范问题。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果缺乏监管,容易发生行为失范现象。最典型的就是校园暴力,就笔者所在的小学调查显示,5%的留守儿童有吸烟、喝酒、打架、早恋等不良行为。
  二、建立四位一体关爱体系
  留守儿童是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出现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现象,各方也高度重视,但在加强社会引导,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举措还远不到位。以笔者的调查研究来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现实、最紧要的是建立“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关爱体系,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方面,要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第一道防线。首先,要着力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各类渠道的宣传、学生家长会等方式,对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实施再教育再学习,使其领会和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彻底根除长期以来“重养轻教”的传统教育观念。其次,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亲子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一家人团聚的机会,做一些亲子互动的活动,比如逛公园、动物园等等,增加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再次,建立留守儿童与家长的多元化沟通交流机制。充分利用手机、网络视频等交流工具,让家长经常与孩子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和化解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不断满足留守儿童的亲情需要,充分发挥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
  学校方面,要充分发挥主体功能作用。一是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到学校常规工作中,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便于掌握学生的情况;创新留守儿童教育载体,根据条件设立亲情网络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等,打造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二是建立家校协作共同关怀的管理机制,通过设立家访委员会等形式,组织教师走近留守儿童,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直面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以及情感世界,或成长过程遇到的烦恼,强化家校协作,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合力。三是实施教师结对帮扶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和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并建立帮扶工作日志。
  政府方面,要加强投入完善服务体系。一是设立专项资金,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增办寄宿制学校,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全覆盖。二是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如基层的农家书屋、乡镇文化活动站,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由当地的退休老师、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看护和帮助留守儿童,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三是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当地的民生工程,列入财政预算,并列为有关部门的考核指标。
  社会组织方面,要构建关爱服务长效机制。由于留守儿童多数都在农村,所以要充分发挥农村社会组织的便利服务功能。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工作。关键是从顶层设计,明确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同时,还需要建立农村人才培养、金融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一系列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提升农村社会组织服务能力。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内容和需求特点,需要对服务留守儿童的人员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社会责任感、业务能力强、奉献意识高的农村社会组织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贾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状况调查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35(11).
  [2]赵江燕,秦秀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关爱服务体系研究综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2).
  作者简介:
  李仁民(1959.12-),男,1981年毕业于山东临邑师范学院,山东临邑人。
其他文献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数字以及移动通讯等现代化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同时以博客、QQ、微信以及手机网络等为主流的新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新媒体技术中,青年学生是主体,而他们又是我国共青团建设的中坚力量。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推广,也对高校团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团建工作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团建工作 探析  【
随着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试运营期限的临近,根据线路特点、沿线客流预测及特征,对其开通初期运输组织方案进行初步研究,为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试运营及正式运营提供一定的依据.
摘 要:乐丰乡黄金梨栽培从1999年引进至今,已有1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管理较为粗放,栽培技术落后,所以产量上不去。本文针对黄金梨在乐丰乡的生产经营现状,结合苗木繁育、果树栽培管理等知识,分析了当前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建园培植、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经过改进,乐丰乡黄金梨栽培技术有所提高,产量有所改观。  关键词:黄金梨 高产栽培技术  中
【摘 要】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改革的重大问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本文结合笔者参与的某工程项目,以小湾水电站导流中底孔下闸封堵工程方案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其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全文是笔者基于项目实践的理论升华,详细对从事相关工作
【摘要】当今社会人人不阅读,尤其是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更是不知道该读些什么。网络文化泛滥,垃圾文学作品越来越多,而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还不能够明辨哪些书籍可以阅读,哪些不能阅读,就会出现阅读垃圾作品,不但对于写作没有提高,还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新课标》对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师要引导学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