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教育见闻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机会在美国读书一年多,利用这段时间参观了许多的大、中、小学,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向一些老师、家长了解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事情。
  父母对孩子负有限责任
  在美国,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他们上大学前旅游的费用,也可能家长给出,但不是说家长必须提供。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挣(在学校、在社会),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等到18岁成人读大学后,有父母给出学费的,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这不是父母必须给的。实际上很多父母不给,孩子一靠奖学金;二靠打工来获得学费。美国的大学生读书期间不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要打两份工。父母对孩子的无限责任是教育,一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的社会准则—尊重和守纪。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前提是家长从小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自信是孩子自立、学会对自己负责的心理基础。我和美国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就观察他们和我们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美国孩子:遇事积极乐观、好奇心强、敢尝试、能吃苦、肯动脑。我国的孩子表现:遇事等待观望、缺乏兴趣、不敢尝试、不能吃苦、不肯动脑筋。什么原因呢?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第一,美国人对孩子鼓励多于保护。鼓励孩子做各种尝试,在做中学、做中练,培养了能力、兴趣,最重要的是树立了自信心。我们是过分的保护,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使孩子怀疑或失去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一切要等父母。我们的家长怕孩子受伤、受欺,很多事情或活动家长认为危险、脏等不让孩子玩。第二,美国人对孩子引导多于灌输。“我觉得……会好些?我的建议是……你愿意听听我的看法吗?”等等,这是美国家长常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你还小,听妈的。告诉你这样做怎么不听?错了吧,你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等,这是我们的家长常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第三,美国人对孩子要求全面,我们常常以学习取代一切。
  美国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尊重和理解是培养自信心的土壤,鼓励和引导是培养自信心的最佳养料。
  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
  美国人非常重视对孩子的责任教育,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家长非常重视孩子高中的毕业典礼,他们认为这是孩子成人、走向社会的标志和起点。所以毕业典礼非常隆重,每个学生大约有十几位包括家长在内的亲友来参加毕业典礼。在学校的毕业典礼后,每个家庭还要组织家庭聚会(Party)来庆贺孩子高中毕业和长大成人,送有纪念意义的成人礼物。让孩子明白和记住:他成人了,要对自己完全负责了。在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后,实现对家庭、社会、国家负责。
  (张云裳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党组书记)
其他文献
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飞得高不高,一个人的教养决定了一个人飞得远不远。  校长的研究  我认识一个培训机构的校长。他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做过一个研究。  他发现,一个班上,如果这个学生有足够好的人缘,为人纯良,那么长大后必定能够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而那些成绩优异但有些孤僻的孩子,可能在学校里尚且出色,到了社会之后,除去一部分成了顶尖的科研人才,剩下的便默默无闻,甚至还有一些至今找不到一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