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感知演化与防护性行为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来源 :中国科学基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公众风险感知的波动与防护性措施选择是公众应对不确定情景的一种合理反应.过高的风险感知将导致公众采取过度的防护性措施,而较低的风险感知又会降低个体的防护意识,如忽视病毒的传染性或者危害性,不愿意采取防护措施等.因此,准确评估公众风险感知的状态对于提高疫情防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的研究表明,疫情信息及其扩散过程、风险应对组织的社会接受度与风险责任归因等方面会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变化;疫情风险感知、个体特征、信息沟通、政府措施等方面都会影响到公众防护性措施的采取与遵从性.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应该突出问题与需求导向,重点识别与分析公众风险感知与防护性措施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模式,并据此提出提升公众防护性措施遵从性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课题组于2020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中小微企业为对象的首轮调查.结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前期开展的其他
针对2019年爆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各国采取了不同的防控策略,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并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提高了我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