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实验的应用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ff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实验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高中化学教学的具体实例入手进行分析,总结高中化学教学探究实验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及意义.
  一、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
  探究实验教学是高中教学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教师辅助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对某个未知问题猜想及假设进行论证并讨论结果、进行反思的全过程.这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的学习模式.
  在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单独或几个人以小组的形式围绕实验教学的目标及教学重难点问题进行学习、探究,独自设计实验的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印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充满热情地研究化学实验,从而完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教学实例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进行需要经历几个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实验→得出结论→反思评价.
  在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从教学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来看,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疑惑,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疑惑中组织典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自己对其猜想设计的方案,同时组织学生们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小组讨论并准备相关的实验仪器.通过实验设计,学生们在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要点,提高学生们互助合作的合作意识.通过实验验证之后得出的结论能够迅速帮助学生们验证实验分析的各种数据以及猜想假设的结果.在对学生的引导过程中,帮助学生通过理性的分析总结出实验的结论,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让学生们学会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中的“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为例进行分析.在本节课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明白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漂白性.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漂白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寻什么样的物质具有漂白性.例如,向学生们提问:“生活中,哪些物质具有漂白性,怎么印证?大家知道氯水具有漂白的功能,但是干燥的氯气是否一样具有漂白的作用?”
  通过教学的引导可以让学生们独自思考两个问题:干燥的氯气具有漂白性还是氯水具有漂白性?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假设,并分组分别对两个问题进行论证.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把一部分用蒸馏水润湿后的有色布条放进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并注意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干燥的氯气瓶中布条不会褪色 ,湿润的氯气瓶中的布条会出现褪色.因此,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得出结论:氯水具有漂白性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即:
  Cl2+H2O=HClO+HCl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解决假设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指导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收获更多.
  (1)注意教学策略.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多思考、多总结.例如,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胆对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
  (2)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各种实验的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印证基础的化学理论和常识,因此,在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实验仪器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原理,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理论常识,例如,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实验,我们要通过实验引入化学常见物质的氧化性顺序.
  (3)贴近生活设计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生活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发现身边的生活现象,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鸡尾酒的分层来引入萃取的内容.
  (4) 指导学生的独立操作.在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操作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各类实验仪器的识记.
  总之,
  探究实验教学是高中教学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教师辅助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对某个未知问题猜想及假设进行论证并讨论结果、进行反思的全过程.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一般需要经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实验、得出结论、反思评价等几个阶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单独或几个人一小组的形式围绕实验教学的目标及教学重难点问题进行学习、探究,独自设计实验的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印证,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他文献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趣味课堂更能吸引学生兴趣盎然,学有成效.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让课堂由枯燥乏味走向趣味,让学生由机械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不拘一格、富有变化的课堂模式  高中生对教师主讲、灌输填鸭式模式是比较厌恶与反感的,因为这一模式是单方面的、强制性的,剥夺了其自主活动机会,必须跟着教师思路走,没有创造、质疑与探索的空间,老师好似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一份公文是否需要附件,应考虑是否确有必要,因此,附件并非公文必备
目的:①建立一种较为方便、稳定的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异模型;②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大鼠慢性移植物血管病变(CAV)的作用。 方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的始动机制,观察运动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变的影响。 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造模对照组)
新时期,在新课标要求下,化学教育以学生科学素养提高为目的,体现选择性、基础性与时代性,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着力激发起潜能,承认客观差异,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教师是传道授业的主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影响教学效果.传统课堂教学主要向学生灌输,而非学生主动接受,容易出现厌学心理,其教学成效可想而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并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时常考虑的问题.影响
养成教育的培养核心在于针对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的教育.而当下在教学当中利用养成教育,对于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养成教育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养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入手,通过结合高中化学的教学,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更一步的凸显出高中化学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的证明养成教育的积极作用和核心价值.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对于高中化学而言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自然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主要包括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两大块,其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分组实验在操作难度上往往更大.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高中化学分组实验中常见的一些问题简单介绍了分组实验有效开展的策略,希望通过高效的分组实验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升.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分组实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教学类型.分组实验以学生为主体,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