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清一色二十出头的年龄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eng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在北京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召开成立大会。承袭《新青年》救国救民的五四知识分子启蒙精神,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文学,以社团的形式,使改造社会、改良人生的五四精神在文学领域得到独立发展。
  文学研究会之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社团,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或也包括以下三方面。
  其一,是团队合作。单个的作家无法形成潮流,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声共气才能成为现象。文学研究会是当时会员最多的新文学社团,已知会员号的注册会员有154位。社团会聚了大批才华横溢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翻译家、学者。比如在理论倡导上,有郑振铎、沈雁冰、胡愈之等;在创作领域,有小说家叶绍钧、王统照、冰心、庐隐、老舍、许地山、鲁彦、王以仁、彭家煌等;新诗和散文家周作人、朱自清、刘大白、刘半农、朱湘、李金发、徐雉、徐玉诺、徐志摩、梁宗岱、冯雪峰、丰子恺等;翻译方面则有耿济之、沈泽民、耿式之、李青崖、傅东华等;在戏剧创作和理论上有汪仲贤、陈大悲、欧阳予倩等。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之后,还得到各地的响应,在上海、广州、宁波等地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分会。这一呼百应、携手同进的集体力量,使这个社团在当时文坛形成巨大的社会效应。
  其二,是有自己的文学阵地。文学团体必得有一个阵地,即出版物或刊物。除了文学研究会丛书,文学研究会定期出版《诗》《文学旬刊》《文学周报》和《小说月报》。这些刊物和出版物,使文学研究会有了对外发挥影响力的武器,由此触及受众、分享作品、传播言论,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刊物就是社团存在的根本。1929年12月《文学周报》停刊,1931年12月《小说月报》停刊,文学研究会也随之渐渐消解了。
  其三,是其强烈的社会情怀。文学研究会在宣言中提到“希望渐渐造成一个公共的图书馆研究室及出版部,助成个人及国民文学的进步”。围绕这份创会宗旨,文学研究会推广新文学、整理传统文学、译介外国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环境下,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文学研究会通过文字肩负起启蒙大众、改良社会的时代使命,把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大众需求互相契合,完美地回应了时代潮流。而这,无疑是其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与五四“共名”时代集体作战的风格不同,当下文坛鲜少鲜明旗帜、组织严密的文学团体。相对于五四知识分子齐集广场的摇旗呐喊,当代各种文学活动呈现出另一番特点:首先,是文学活动的个体化。当下时代思潮更为自由、多元,知识分子更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在相对边缘的个人空间里各自为营、独立作为。但显然,个人化的文学活动无法形成强大的影响力。个人的声音往往单薄零碎,容易被淹没。只有团结成集体,才能有足够穿透力和持续性的声音,穿过芜杂打造出引人注目的现象。如同80后青年一代批评家金理所言:
  要说到推动文学繁荣、引起社会关注、介入公共世界,则需要集体亮相,散兵游勇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在外部环境改善比较缓慢的情况下,年轻人更应该集结一起,抱团取暖;其次,要和同龄作家群体多通声息,多合作。
  不仅作家之间、评论家与作家之间,而且作家、评论家、理论家、翻译家、诗人、学者、编辑等知识分子之间同声相应的协作,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
  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与《新青年》的分化、商务印书馆的加盟合作,以及部分发起人创办《新社会》《人道》月刊的经验等息息相关。
  首先,就个人性因素而言,郑振铎等一批核心人物功不可没。尤其郑振铎,他个性大度、善于交际、学识修养深厚、具有极强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而且满怀改良社会的责任感。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累积了各种社会关系和资源,推动了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缺乏才情横溢的新青年。但要形成一个文学集体、真正有所作为,除了要有适应时代需要的文学主张,及一批同道知识分子的共鸣响应,还需要郑振铎这般具有社会情怀的青年来勇敢地挑头。如何发起组织?如何延续和发展?这牵涉到太多的时间、精力、机缘、现实条件等因素,尤其与知识分子的内在社会情怀密不可分。我们期待这样有领袖力、社会情怀的新青年在这个时代里勇敢地挺身而出。
  其次,当下时代人人皆可拥有文学阵地。多元化的文化、稳定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科学技术,使当下知识分子个体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无疑,当下是传播文学和思想最好的时代。发达的网络媒介,让几乎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轻易地找到阵地,让个体的力量能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优势。知识和思想凭借网络力量,打破传统的课堂垄断而得以触及到无限的大众。比如优秀的专家学者在喜马拉雅平台上讲课,其受众扩大了不止千百倍,也使人们接触更好知识的自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自媒体,使人人都能有立足发声的平台,比五四时代的传统媒介,更为平民化、普及化,更具传播力。当然,因创造者的素养学识等不同,内容不免良莠参差。但真正优秀的見解、对社会和时代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却会因网络惊人的传播力,能在最短时间里掀起巨大的社会影响。
  再次,当下时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情怀相对温和化。我们不缺乏依然深怀社会使命感、责任感的作家、评论家、学者。但总体上,对社会现象的发声,相较于五四时代的激情燃烧的社会理想,当代人文精神中的社会关注,显得更为保守和温和,一些知识分子会有在书房自成天地偏安一隅的倾向。这让我们今天重新回顾一百年前主张“为人生”的文学研究会,别有一番深远意义。
  “文学研究会是一个对文学抱着严肃态度而深具学术气氛的团体”,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这一评价,我们或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是作品:不同于鸳鸯蝴蝶派的消遣及创造社的“为艺术”,文学研究会在文学创作上主张“为人生”,提倡现实主义文学,为五四新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等多方面取得众多收获;同时研究整理传统文学、翻译介绍西方文学,从学术角度为新文学发展作了扎实铺垫。其二是作家:绝大多数的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人正派、品格高尚、学识渊博,即陈思和先生所概括的“岗位型知识分子”,他们通过教授、写作、编辑、出版等文化事业,踏踏实实地在工作中实现人文价值。而这两方面的内核,都离不开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的创作的浮浅乏味”,“而且过于浅薄”,“多数作品是令人不感兴趣的”,这是王统照对当时新文坛的观察。作为批评家的王统照,当时在他主编的《文学旬刊》第19期撰文提出改良的方案,认为“(文学创作)要变得更深澈而有力量,需要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多读西洋的创作,二多研究文学原理及研究的方法等书”;并在《文学旬刊》有意识地增加了对外国文艺原理和作家作品研究方面的译介,致力对新文学的创作提供借鉴和参照。另一方面,作为学者的郑振铎,在他主编《小说月报》期间,除了系统而客观地介绍外国文学,还花费大量气力整理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新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另一个进步的纬度,并以此更好地找到在世界文学中的位置。這份对文坛的诊断及药方,放到百年后的如今依然适用。而在当时,之所以能提出这般见解,无论王统照或郑振铎,都并未狭隘地局限于其个人兴趣。他们把目光放到整个文坛和社会,来发现问题和症结,提出解决方案,并结合自己所长倾力作为。这份全局观和社会情怀,也是对当代知识分子的极好启示。
  五四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情怀,尤为可贵地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五四新文学运动,也是一场新生力量崛起的运动。文学研究会其中流砥柱者大都年仅二十来岁。1921年发起创立文学研究会的,除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这三位特邀发起人之外,灵魂人物郑振铎当时只有23岁,其他核心人物也都只有二十出头。今天我们重新回望时,亦不免讶异。
  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分为南北两股力量。在北方是以郑振铎为核心的一群青年学生。郑振铎出生于1898年12月,1919年时还是北京铁路管理学校的学生,就与同在青年基督教协会图书馆相识的耿济之、瞿秋白等人为社会实进会编辑青年读物《新社会》,“想尽力于社会改造的事业”。当时年仅21岁的郑振铎负责集稿、校对、跑印刷所;耿济之比他小一个月,瞿秋白20岁,负责撰稿与编辑。瞿秋白和耿济之是北京俄文专修馆的学生。参与编辑《新社会》的还有19岁的瞿世英,在辈分上是瞿秋白的叔叔,却比其年幼一岁,是北京汇文学校的学生;以及在燕京大学文学院读书的许地山,当时26岁。他们有两位在新潮社的朋友:27岁的北大文学系旁听生孙伏园,在《国民公报》《晨报》任编辑;和28岁的北大哲学系旁听生郭绍虞,当时在《晨报》副刊任特约撰稿员。而24岁的王统照,当时是北京中国大学英文系的学生,曾给《新社会》写稿。就是这样一群二十几岁的大学生,在一年多后,成为了文学研究会在北方的核心发起人。
  在南方的,也是两位同龄青年,即在上海的沈雁冰和在吴县的叶绍钧。两人皆因家境清寒而早早开始谋生,同在商务印书馆旗下工作。凭借出色的国学及外语功底,1916年,20岁的沈雁冰就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17年任《学生杂志》编辑,1920年主持《小说月报》的《小说新潮》栏目。而比沈雁冰年长两岁的叶绍钧,早在1915年21岁时就进入商务印书馆办的尚公学校当小学国文教员,同时兼职为商务印书馆编写小学国文课本。1919年创办杂志《直声》,同时开始用白话文写作发表大量文章。1921年时沈雁冰25岁,已有六年的编译、编辑工作经验;叶绍钧27岁,已当了六年的学校国文教员,并有编写教材、创作文学、编辑杂志的丰富经验。
  这清一色二十出头的年龄,不由得让人赞叹。青年,代表着创造、革新、力量与未来。这些青年,除了有出色的中文外文修养、过人的自律自学能力,更令人尊敬的,是他们身上燃烧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浪潮中,他们结成一个志同道合的集体,从创作、翻译、研究、整理、组稿、编辑,到与文学无直接关系的公关、宣传、印刷、出版等琐碎事务,分工合作、并肩而战,从而使文学研究会这一社团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文学研究会并未成为过往。其人文精神绵延渗透在我们的文学传承中。回望百年前的历史,让我们不禁对当下的新青年、新文化更多了憧憬与期待。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旗帜,并非狭隘地局限于提倡现实主义。周作人倡导“人生的艺术”,文学有“独立的艺术美”和“无形的功利”,包括了启蒙的文学与文学的启蒙两层涵义。郑振铎认为“文学史人生自然的呼声,……是以真挚的情感来引起读者的同情的”。沈雁冰强调的是文学能够“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各个理论家及创作者从多元角度进行了各自大量诠释和表现。在这样既集中又自由的文学导向下,文学的社会性及艺术性都有了充分发展的土壤。而这个社团背后,关注现实的文学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携手共进的集体力量,以及立足岗位踏实严肃的人文精神,在百年后当下这个时代里,依然显得珍贵。致敬,文学研究会。
  (作者为旅居英伦的学者。)
其他文献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的名篇,历来为人所传颂。尤其是曾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更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而家喻户晓。原诗三章,章五句,非常简洁: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的文字没有特别的艰涩难懂处。“泽”通“襗”,指贴身的衣服。袍是棉袍,裳是战裙,袍、襗、裳意思关联;戈矛、矛
近日,收到老友,《北京文学》社长兼执行主编杨晓升的散文自选集《人生的级别》,我一口气读完,感觉到他真诚地与读者倾心交流,闪现出其质朴灵魂的光彩。  新时期以来,散文虽没有像诗歌、小说、戏剧那么在文坛上大红大紫,但一直以直面现实、目光向下,更多是保留着中国文化传统密码,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杨晓升的《人生的级别》这部25万字的散文集里,充满着人生哲学和思想智慧,以及高尚审美趣味、价值追求和精神
2007年元旦的清晨,阴霾的天,偶尔还飘落几点淅淅沥沥的雨。一群关注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走向的人聚集在一起。自由的氛围,热烈的讨论,随之诞生的是《小学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这个“新生命”。  浙江省富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成功申报了浙江省教研系统规划课题《小学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我也以课题组副组长的身份参与了课题研究。课题申报成功后,课题组成员就一直在忙碌: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收集
“俭”作为一种生活理念和优秀美德,既出现在《论语》中,“礼,与其奢也,宁俭”“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也出现在道家经典《老子》中:“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可见,俭早在春秋时代已经成为一种通识。《太平御览》卷四百三十一曾将勤、俭约、俭啬归为一门。然而《太平御览》俭约类在取材上涉及的先秦文献仅包括《尚书》《礼记》《左传》《公羊传》《论语》,却忽略了《国语
教学设计是教师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词汇,它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涅就曾在他的《教学设计原理》中评价说“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足见其地位的重要性。  关于教学设计所包含的内容,也有不同的说法。《教学心理学纲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给予了比较详细的阐释:“从宏观层面和长期性来看,教学设计可指对一组课题或一门课程,乃至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由学校组织的教师团体进行
2018年8月初,龙应台的《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我第一时间买到了这本新书。看到集自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天长地久”四个字,在封面、插页和扉页反复出现,“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叹油然而生。  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龙应台”不是笔名,是真名;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她是离乱中龙家第一个在台湾出生的孩子。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
医药:预期明朗逐步回暖  长江证券  投资要点:1、上半年医药指数跑赢大盘,估值逐步修复;2、医改逐步深入,行业增长模式将发生变革。  2012上半年前段,医药板块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随着行业数据持续好转,市场对于行业政策预期逐步乐观,医药板块从5月开始反弹,整个上半年医药指数跑赢大盘。  自2007年新医改开始,医药行业受益医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经历了一轮粗放式的增长,但医保的高支出使得政府开始对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对庚子年有深刻记忆。尤其是近代以来,每个庚子年,似乎都伴随着重大灾难和历史转折。庚子年,全球似乎都不太平,一些震动世界的大事件也容易发生在这一年。  1840年(庚子年),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敲开了古老封闭的清王朝大门,是我国近代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
电影、音乐,想在Internet上与亲朋好友分享,难道就只能通过QQ或者其他聊天工具发送?作为发烧级玩家,这些东西为我所不齿,看看我是如何分享的。保证稳定、快速,可以断点续传,而且实现起来还要超简单……    HFS闪亮登场    说到Internet,相信没有哪个用户不用IE浏览网页的。如果能创建一个用IE就可以下载的服务器,那自然是再方便不过的事情了。  HFS(全称HTTP File Ser
“大家给我推荐一款数码相机吧。”很少在QQ群中发言的英子姐姐说话了。啊,对了大家—定还不认识这位“英子姐姐”吧。她是PCD的幕后英雄一美编三人组的其中一位。大家能看到编排精美的杂志,都是她们的功劳哦。对于英子姐姐的问题,大家自当尽力解答,于是,QQ群中的灌水时间又到了……    莫被像素蒙蔽了双眼    flare(英子姐姐的QQ昵称):相机价格在2500~3000元左右吧,我就是用来平时拍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