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教师的教育初思维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09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师是指处于实习阶段的师范生和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新教师带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对人生第一份工作的热情投入到教师职业中,他们有着年轻人的朝气与蓬勃,也有着对工作与生活的迷茫与困惑,有的甚至在不久之后就产生了职业倦怠的感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虽然思维本身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但思维间接影响了人的情绪与行为。新教师所出现的大部分问题是由其不正确的思维所引起的。因此,想要找出新教师的问题并改变其行为态度,首先得从思维谈起。
  
  一、新教师存在的多种思维问题
  
  (一)对学生教育期望的理想化
  对学生教育期望的理想化是新教师最主要的不恰当的思维形式,也是影响教师的行为和情绪的最大原因。这样的思维使新教师刚开始工作时,总是大刀阔斧,兢兢业业,期待自己的教育成果。理想化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成长时间的理想化;二是教育效果预计的理想化。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受自然发展规律、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影响。不仅如此,由于学生的兴趣、需要及能力水平等各不相同,他们发展的时间和达到的效果自然各不相同。城镇和农村的区别性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新教师经常忽视这两点,认为学校教育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夸大了教育尤其是教师自身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他们总希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教导下都能短时间内达到同样的水平。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思维。
  
  (二)情感投入的不平衡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新教师往往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抱着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学生的教育工作,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情感的浓度,则可能引起过度的情感投入。
  过度情感投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过度投入教育理论。如今的农村新教师,不像以前,因缺乏正确的教育理论,常常动不动就体罚学生、打骂学生。他们能够广泛阅读教育类的书籍,但最常犯的毛病是总期望在一本理论书上找到一劳永逸的答案,希望一种方法便能搞定所有的事情。但理论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针对特定的学生写的。如果我们生搬硬套,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就会产生反效果。(2)过度投入时间。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新教师在教学之初最喜欢采用的教学方式便是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期望以此保证学生的成绩,否则就会觉得“不踏实”“不放心”。
  
  (三)角色调试的不适当性
  如今的新教师一般都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刚从大学毕业的群体,其中大部分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受着家里的万般疼爱。到了工作岗位后,他们需要面临一系列的转变,包括要从一个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大孩子转变为一个受学生尊敬的老师。这样的角色转变对新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新教师在保留自己优秀品质的情况下,还要使自己具备一个老师应有的品质。现代的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工作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沉着自制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等。而很多新教师无法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不能独当一面,在学校碰到问题,便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动机与兴趣,没有自制力和毅力,遇到难题,采用激烈的手段或者逃避的态度。另外,有的新教师还要经历一个从城镇居民到农村教师的转变,一时无法转变角色,不能改变城镇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时常带着鄙视或轻蔑的眼神看待农村的孩子与家长。这种不适当的角色调试会造成新教师无法融入其职业,并产生多种心理问题。
  
  (四)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1969年莱西等人曾对师范类实习生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研究。他们发现,师范生在实习阶段的经历可细分为:一是“蜜月阶段”,师范生经历到“做教师”的异常快乐;二是“寻找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的阶段”;三是“危机阶段”,实习中碰到各种问题;四是“应付阶段”,当做教师的最初快乐和神秘感消失后,他们开始以现实教师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改变了自己原来“理想化”的方式。对于那些经历了严重危机而又无法改变困境的实习生来说,这种“应付”就意味着社会化的中止,即停止了教师事业。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带来的重要影响。新教师走上教育岗位时充满新奇感,他们怀着满腔热情,经常把教育工作简单化、理想化,期望自己的投入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但往往事与愿讳。
  
  二、转变新教师的教育初思维
  
  (一)正确认识自己和学生
  新教师要认识到,教师只是学生教育生涯上的一个重要角色,而不是唯一角色。新教师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夸大自己。同时,新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个性化的人。个性是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身心、才智、德行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特征的总和。因此,新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帮助、教育他们,因材施教。面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新教师应自我调整,以比较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积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态度、学业成绩和心理状态,不必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样的水平。
  
  (二)投入适当的情感才是师道
  情感教育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但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有比较健康和稳定的情绪。新教师在教学中应防止过度的情感投入。当看到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或成绩下降时,新教师不应过分高兴或过分沮丧。这样,新教师才能更加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从而处于有利的位置去预测学生的行为趋势,看待学生的观点,用较易被学生理解和自己认同的方式去搞好教育工作。
  
  (三)怀抱理想,认清现实,脚踏实地地工作
  理想与现实总是抗衡的。安下心来,认真工作,不代表放弃理想,而是实现理想的途径。新教师要抱着对教育的执著与韧劲,投入到工作之中,在现实中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美国曾有研究指出,在教师、医生、农民、律师等职业中,教师患有神经功能症的人数比例最高。当前,教师自身的人格顺应不良、情绪失调等成了各方关注的话题。新教师应该认清自身问题的所在,时刻对自己的职业状况、生活状况进行自我分析,端正自己的教育初思维,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现代综合物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在提升现代物流水平基础上,强调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多变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企业确立最优决策的重要性.而数学方法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利用物流运输成本的最优求解、生产批量的最优求解、最佳进货量的确定三个案例,分析数学在物流最优决策中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数学;物流最优决策;生产批量;物流运输成本  
【摘要】 有效教学的目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通过多种多样、别开生面的教学模式,以关注合作、关注达成为核心,构建高效的教学平台. 重预习重基础、低起点小步伐、多灵活快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的生命线. 本文将围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 高效;课堂;教学;和谐;魅力  一、引 言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有
2005年,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以HSE方针为指导,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指示精神,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初步建立了安全生
有人说:“人有两颗心,一颗心用来流血,一颗心用来宽容。”没有一个好的规范的制度,不能造就一个有成就的人。但是,刚性的规范制度对人的塑造来说总有它的不足之处,因此教育的另一个原则就是柔性的人文性——情感教育。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关爱的眼神,无意中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搭起情感的桥梁。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只要走入学生的心灵
"易错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因此,学生在解答时错误率较高.本文从"解答易错题错因分析、用好用活用足易错题题"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不
数学作为一门课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文化这一视角来关注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广义的“数学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
1993年,江苏油田物探处引进HSE先进管理技术,经过不断完善,于2002年取得了国家HSE管理体系认证.但在HSE体系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腿长,一腿短',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分析了JS-35(A)型高压充氧软管起火燃爆事故,提出了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