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时代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_BB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地铁结缘,是在我五六岁时。爸爸妈妈带着我,乘地铁去参观世博会。地铁穿行在隧道里,不一会儿就到世博园了。地铁不会堵车,而且速度极快。乘地铁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现在,我每天都要乘坐13号地铁上学。从家到学校约9公里。以前乘公交车去上学,耗时约1小时20分钟。现在乘坐13号地铁,坐6站,再步行600多米,仅需40多分钟就能到达学校了。我用在上学和下学路上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地铁带给我的福利是:我每天多了半小時的睡眠时间,放学后可早点到家做作业。我的爸爸也是受益者。每天晚上,爸爸加班到很晚,也能赶上地铁末班车,方便、快捷。
  乘坐地铁,能清晰地感受到城市的活力和时代的节奏。上周我参加实践活动时,见识了工作日地铁站“早高峰”的盛况。人民广场地铁站里人山人海。一辆地铁缓缓人站,门一开,里面的乘客鱼贯而出,快速冲上出站自动扶梯,仿佛上班就要迟到了似的。候车的乘客。逆着下车的人流,从车门两侧快速、有序地进入车厢,牢牢抓住扶手。在拥挤的人群中等待机会不断地调整站姿。后上车的乘客,循着人群间的缝隙往车里面挪。嘴里不断嘟囔着:“帮帮忙,往里走点,谢谢。”我好不容易挤进车厢。发现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了。地铁里虽然拥挤,但乘客的文明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向爸爸描述“早高峰”乘地铁的经历。他笑着说:“我小时候,不要说地铁,连公交车也不多,而且乘坐公交车常常要在下车后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到目的地。”奶奶也说起她年轻时候:想买什么东西,光有钱还不行,需要有各种各样的票,粮票、肉票、布票……。如今,我们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打开APP,下单,付款,订购的商品就会被快递到家。
  我发现。这个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快捷。网店、快递使购物更快捷。地铁使通行更快捷。地铁是城市的血脉。连通城市的各个角落,使城市焕发生机。在我看来,地铁站里快速涌流的人潮,就是城市的力量。就是时代的“潮流”。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天。我兴冲冲地乘机从美国直飞中国香港,心想就要到中国人的地盘了,总算可以把中文大讲特讲了,也就是说口腔可以不再惨遭英语折磨了——我的蹩脚英语确实与口腔刑具无异,常常一个单词卡住,就把我卡得满头大汗两眼发直。  傍晚时分,飞机在九龙启德机场降落。我从舷窗里已经看到机场周围诸多广告牌上久违的汉字:香烟、旅店、西洋参等。一个个字都让我激动万分,似亲人在列队迎候我远游归来。  万万
期刊
这首诗的大意是:辽阔的原野,绿草如茵,连绵数里,晚风送来几声悠扬的笛声,时断时续。牧童回到家中,饱餐一顿,天已黄昏。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了明亮的月色中。  绿草、原野、笛聲、晚风、牧童、明月,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恬静自然的水墨画卷。这样一幅有声有色、有人有景的画面,不由得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变得宁静而平和。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是多么安然与闲适,多么令人向往。作者对牧童无羁无绊、
期刊
子墨:  你好!  又是一个学期过去了,你过得好吗?五年级的时候,你随爸爸妈妈去了外省,我们便不能时常见面了。但我会时常想起你。此刻,窗外灯火阑珊,一片静谧,提笔给远方的你写信,分享生活的感受,我内心欢喜。  子墨,我今天想给你介绍一个美丽的小区。  小区东门紧临着一条长长的大街,街道两边是姿态优美的银杏树。七月,花坛里开满了月季,红的、黄的、白的,一眼望去满眼诗意,正如杨万里诗中所写的:“只道花
期刊
我小时候,家里的那辆自行车车把已生锈。“吱扭吱扭——”车轱辘一圈圈旋转。拉长了小城里薄云笼罩的暮色。我坐在车后座上,手臂环抱着妈妈的腰,她有节奏地踩着车的踏板,我感受着她略显急促的呼吸,感受着从我们身边吹过的风。终于要到家了,这是一天中我最喜欢的时刻。“哇啊啊……”我瞅准时机,屏住呼吸,麻利地跳下自行车。车子抑制不住摇晃着往前冲,妈妈有些惊慌。我笑了。妈妈也笑了。那是我记忆里儿时的画面。  时光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