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PCI手术前后FGF-21、VEGF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来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u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前后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变化情况以及其与患者心功能关系。方法选取郓城县人民医院接受PCI术的1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根据术后3个月纽约心脏病(NHYA)分级将患者分为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以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126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验证脓毒症中特异分化的单核细胞亚群,并筛选及构建用于早期诊断脓毒症的单核细胞差异基因集。方法选择广东省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和拟时序分析对单核细胞差异亚群进行验证。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差异亚群中的基因表达,并筛选出差异基因用于初步构建候选差异基因集。利用数字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在脓毒症患者PBMC
心肺复苏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多人员通力协作的系统工程,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需要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技术,心肺复苏技术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心肺复苏效果及患者转归产生深远影响。正确的胸外按压姿势也是保证高质量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效果的不可忽视的细节之一。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行主动脉壁内血肿检查的患者43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血管造影)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CT血管造影),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误诊率、图像质量。结果血管造影误诊率为6.98%(3/43),CT血管造影误诊率为4.65%(2/43),两种方法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