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加强朗读训练的研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解读语文内容的有效钥匙,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而又不让学生厌倦是教师的教学睿智了。而要实现此目标,除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外,那还有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让学生体验到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快乐。这种快乐源于成功,即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学习的成功。
  阅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的,以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朗读也应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朗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这就是梯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好处,便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也是很有帮助的。
  1在阅读中实现朗读教学的民主
  良好的理念是教学效果提升的前提。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课堂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或者“容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范读,感染学生
  在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进行朗读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更高的兴趣,也能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其中,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当前,要想让朗读指导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展现,那么教师在正式的进行教学之前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范读,促使学生能够受到感染和影响。朗读是一种讲读的过程,教师所讲的越是明确和深入,那么学生的理解也就更强,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对文章当中的情感内涵进行把握。对此,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自己能对文章有正确的理解,并且能够情绪饱满,让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朗读而想象到当时的场景和画面,认真的感受文章内容。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文章阅读当中,教师如果平平淡淡的进行朗读,那么学生是难以感受到人们对于总理的情感的,也难以带给他们强烈的感受。而教师如果能够声情并茂的进行朗读,将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的急切心情以及送总理的悲切心情表达出来,则能更好的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指导学生正确进行朗读
  朗读是阅读当中的基本功,是理解文章的重要前提條件,只有通过朗读的方式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才能进一步的对当中所包含的情感进行掌握。要想让学生能够有技巧的进行朗读,更加准确的理解文章,那么教师在教学当中则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文章的朗读,注意体会文章当中的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发挥出朗读教学的重要价值。例如,在学习《草原》的一课当中,教师需要尽量的让学生明确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并且要将正确的断句技巧和语速控制告诉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声情并茂的进行朗读,将文章当中所描述的广袤无垠的草原体现出来。同时,在学生朗读完以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当中自己朗读的不标准的部分标记出来,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当中更加注意。只有在朗读当中正确的利用抑扬顿挫、保证情绪上的饱满和浓郁,此案鞥更好的让学生来感受文章当中的真情实感,从而提升朗读的效果。
  4结语
  在小学的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当然,要想实现这样的目的,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并且要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性内容,让学生进行熟读。通过熟读的方式教师再来引导学生对文章当中所描述的场景进行描述和讨论,通过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让学生得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提升将能有效地引导他们继续进行深入学习,这对阅读理解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升将产生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燕红.浅析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时代教育,2015(1).
  [2]肖丽华.试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与评价,2014(12):190.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设计出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
摘 要:小学数学是我国教育系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为其他如物理、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我国长久以来的教学模式决定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拥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结合,完成教学目标是教育学发展的必然走向。本文针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小学数学教师教师设计能力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师设计时应遵循
摘 要: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与虚拟现实技术之间的联系。介绍了国内外语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分析了虚拟现实及其相关技术对计算机辅助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及其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瓶颈问题。对今后虚拟现实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计算机辅助专门英语教学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大学英语教学;大数据  1引言  大学英语改革给大学英语提出了新要求:学习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