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时时有目的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多组织学生实践活动、选好学习材料、利用直观教具、重视课外活动等五个方面来阐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兴趣 培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首先,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习感性知识是比较容易的,而对于理性的东西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教师没有必要给学生介绍过多的理论知识,应该主要通过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来联系课本中的生物知识。比如,在学习微生物知识的时候,如果教师直接来给学生介绍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它们是怎样生活的等等,没有多少学生能坚持听下去。那么为何不换个方式,先让学生观察、认识一些与微生物有关的生物现象,然后,再逐步深入,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有关微生物的更多知识呢。学习知识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对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就应该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开始。其次,教师在安排活动小组的时候,不能很随意地把几个学生拉到一起就是一个小组,而应该精心思考,哪些学生组合在一起更能够彼此促进,更能够很好完成学习任务等等。
  二、多组织学生实践活动
  多组织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参与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生物的重要性,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利用课余时间,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引导学生去遐想,假如现在我们的身边没有小草,我们会感觉怎么样,假如我们的天空中没有小鸟,假如植物不能够给我们提供食物……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畅想之后,让学生畅谈,或许学生的表现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因为,他们能联想到很多。教师带领学生去亲近大自然,从中寻找教学需要的内容,这样的活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愿意参与的。
  再有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等活动,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够有学习成就感。例如,安排学生活动小组对学校环境进行调查,根据各个小组的调查对校园环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或者小组对校园绿化进行一番设计。要完成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小组团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需要查阅学习比较多的资料才能完成,在无形中,学生学到了生物知识,也培养了个人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又如,学习食物成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的食物,然后根据资料分析自己家的食物是否有营养等等;再如,学习血液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到医院找医生或护士了解有关血液化验的知识,如何才能知道其中的奥妙等等,通过此活动,不仅让学生知道生物知识在医疗上的实际应用,增强对生物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在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三、选好学习材料,引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习材料包括课内外两个方面。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把兴趣附着在知识上;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奋点,并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却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教材。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组织得系统、严密、循序渐进、逐层深入,而且使所教知识新颖、奇妙,从而使学生开一把锁,上一层楼,心弛神往地获得情绪的体验,尝到学习的兴趣。在选好学习材料的时候,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从而点明课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非常想知道问题答案的,所以在整个听课过程中都特别认真注意,而且感到非常有兴趣,从而对知识产生了研究和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利用直观教具,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感兴趣的的事物首先表现为集中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教师讲课时如果讲的内容不生动活泼,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学生对所学内容就不能深刻理解和牢固记忆,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创新学习。一般地说,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比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注意力;动态的新奇的事物比静止的常见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有形的教具要比无形的抽象的语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五、重视课外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是对课堂理论知识的重要补充,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科技尖子的选拔。例如成立各种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举办生物科技讲座,建立生物园地,订阅生物报刊杂志,举办生物标本、图片展览。组织生物知识竞赛,撰写生物小论文,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生物标本和进行生态观察等的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并且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学生对生物课外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是课堂教学所不及的。
  最后要指出的是,兴趣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有的学生爱动,愿去野外和室外做些课题;有的学生爱静,喜欢在显微镜下研究研究现象;有的学生兴趣广泛但不能持久或不愿意深入等。因此要因材施教,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饶有兴趣地学好生物学。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能较好地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现有知识的提升,本质上改善了课堂上老师独自教学的局面,给了更大的思考和发展的空间。有效有趣的物理实验能较好地锻炼孩子合作探索的能力,完善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了孩子以亲身实践为准的物理思想,有助于孩子建模能力的提升,拓宽了学生的才能和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力,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创新精神和兴趣发展
【摘要】对于高中生而言,多数的化学知识都是难于理解的,但是如果可以借助于生活来教学则会大大降低这种难度。因此,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扼要探讨了生活化教学策略,提出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以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虽然化学知识晦涩难懂,却与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