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盈余管理动因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1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已有大量文献对盈余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旨在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动因进行梳理,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一、引言
  盈余管理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国家,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会计准则的变更,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经营业绩欠佳、内部结构不完善的企业。众多研究发现,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但超过一定界限就会演变为内幕交易、舞弊等恶劣行为。我国金融市场还不稳定,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因此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
  二、盈余管理动因
  (1)企业管理层激励和政治动因
  利润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等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作为企业对管理层绩效考评的主要参考指标,考评结果影响管理层的工资及奖金,管理层往往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通过盈余管理来改善业绩考核指标,以满足自己的私利。此外,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业绩与其政治地位待遇挂钩,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可以授予什么级别的荣誉称号,而市场经济是有竞争的,企业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一些管理者的办法就是编制好会计报告,掩饰企业不良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2)推卸责任及隐瞒违法行为
  国有企业进行人事更换后,新任管理者为了推卸或明确责任,要做的第一件事通常是大刀阔斧的清理陈年舊账。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机制还不完善,法制建设不健全等原因,企业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法行为,如贪污、收受回扣、挪用公款、转移国有资产等,都通过会计报告进行人为粉饰,使之“合法化”。
  (3)企业筹措资金的需要
  企业一般通过银行借款或股东投入资本进行筹资,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进行风险管理,把贷款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向企业贷款时会对企业的资产、经营状况等进行考察以确保企业的偿债能力。追求长期利益的股东更多的关注企业利润表中的数据,以期获得稳定增长的股息和红利,为了筹集资金,企业通常进行盈余管理,以维护与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关系。
  (4)避税动因
  我国税法体系还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避税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动因。如《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但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及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至10万元的企业,暂减按27%的税率征收,因此企业就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来达到少交税的目的。
  (5)降低政治成本
  政治成本是指由于政治活动使企业的财富发生转移,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企业为阻止财富转移而付出的代价。企业受所处行业和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对政治活动的敏感性不同,可分为政治敏感性企业和非政治敏感性企业。敏感性越强的企业受政府的关注度越高,政府通常会通过立法和管制等措施来限制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导致企业付出的政治成本加大。为了避免由于政府关注度增加而导致的政治成本增加,政治敏感性企业就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6)逃避监管
  根据我国首次公开募股制度,发行股票的公司必须具备连续三年盈余的经营业绩,且预期的利润率要高于银行存款保证金。但有很多企业达不到要求又想快速上市进行融资,许多企业通过对财务报告进行会计处理,以确保企业连续三年保持较高的收益水平。
  配股资格对处于壳资源十分宝贵的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来说有重要意义,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企业的配股有严格要求。在1999年前,上市公司在其申请配股的前3年,每年净资产收益率不能低于10%。2001年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经注册会计师审核查验,公司最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因此企业想要配股成功,必须在会计年度结束时测算本年度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能达到要求,而且是连续三年。另外,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1997年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凡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20%以上的,除要公开做出解释和道歉外,将停止上市公司两年内的配股资格。中国证监会还将视情况实行事后审查,如果发现公司有意出具虚假盈余预测报告,误导投资者,将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有的企业为多募集资金,上市时高估预测期间的利润,误导投资者,在预测利润完不成时,又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处罚。
  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退市制度规定“公司最近三年持续形成亏损,并且在此后的一年内未能扭亏为盈”,可看出已经连续亏损两年的上市公司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此外,又有进一步规定,连续三年亏损的企业,自年报披露开始之日起暂停上市,若半年内不能扭亏为盈则终止上市,面临终止上市风险的企业必然会进行盈余管理。
  三、结语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盈余管理有正面和负面效应,适当的盈余管理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外部信息使用者能够根据更客观的信息分析自己的投资决策。企业经营过程中难免遇到不利事件,一旦曝光会立即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严重打击,适度盈余管理给企业提供了缓冲的空间。然而有些企业的盈余管理已经超出了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违背了盈余管理的适度性,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相关法律和制度应该尽快完善,规范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晓彤,孙海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因分析[J].时代金融,2018(24):218-219.
  [2]曹冉,母赛花,朱彩霞.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J].新会计,2019(02):18-21.
  [3]潘学模,蒋圣丹.对盈余管理动因的评价[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08):63-65.
  作者简介;龚瑜(1994),女,汉,籍贯:四川成都,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低位震荡,低油价的常态下,油田企业如何实现进一步发展,是当前油田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此外,随着石油行业结构性重组,普遍实行将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
摘 要:随着宏观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客户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本文从价值链管理的视角思考如何使财务和业务协同以帮助企业优化成本、提升流程效率,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明确定位,打造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关键词:价值链;财务与业务协同;竞争优势  一、价值链概述  (1)价值链的定义  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管理学大师、
日前,罗布泊新古城的发现者吕厚远等人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在国内权威科学杂志《科学通报》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罗布泊小河墓地以西6.3公里处新发现的古城,很可能是历史上神秘的注宾城。  古城也是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夏训诚率领的罗布泊综合科考队,在2008年11~12月获得三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当时被定名为汉晋四号遗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通过卫星遥感图发现了四号遗址,并和考察队
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因此要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
历史上著名的水乡泽国为何滴水全无,成为中国最干旱的一隅?罗布泊的气候环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这个号称“死亡之海”的盐漠里,是否还有生物群落存在?  2010年10月17日,“重走彭加木之探险路”罗布泊科考活动首批科研人员抵达罗布泊腹地。此后的置周多时间里,来自中科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在罗布泊地区开展了地理地貌、自然资源、气候变化与环境变迁、环境考古、动植物及微
摘要:在科学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各行各业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与进步。将信息化充分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能够提升管理效率,节省管理成本,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信息化;应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给各
摘要:业财融合背景下,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的商业模式日新月异,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表明传统财务工作的核算工作已然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走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融合之路,才能更好地满足宏观市场环境的要求。随着业财融合趋势的不断发展,财务工作对业务活动的事后核算职能所表现出来的落后性越发明显。基于业财融合视角,本文主要从财务工作遇到的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
1979年7月至2002年12月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122例,切除100例(82%),探查22例(18%).支气管切端癌残留14例(14%),近期死亡2例,现将临床特点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