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误诊为腰椎结核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防痨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f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误诊为腰椎结核的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治疗结局。方法:收集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误诊为腰椎结核的6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54~81岁,平均(63.00±10.15)岁;2例有布鲁氏菌病接触史,3例有牧区及牛羊接触史,1例接触史不详;1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1例硬膜外脓肿患者行手术治疗。病程20 d至1年,平均(4.17±1.32)个月;误诊时间7~24 d,平均(15.66±5.53) d;病变部位位于腰2~3椎体2例,腰3~4椎体1例,腰4~5椎体2例,腰5~骶1椎体并发硬膜外脓肿1例。6例患者X线检查均表现为椎间隙狭窄,椎体为边缘型骨质破坏且与增生硬化交替出现,邻近椎间骨桥形成;1例高热,体温>39℃,为波状热,其余5例体温正常;2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弱阳性,3例一般阳性,3例结核抗体阳性,2例结核蛋白芯片(LAM抗体)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所有患者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及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确诊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经盐酸多西环素、利福平治疗12周,随访6个月,最终4例治愈,2例好转,未见复发。结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一般有疾病接触史,通过热型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总体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科学的发展是分科的,而学生的生活是完整的,如何利用分科课程教给学生整体的、全景化的内容?新课标中反复提及“跨学科学习”。实际上,跨学科学习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对此感到陌生。什么是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各科教师又该如何高效开展跨学科学习?本文在廓清“跨学科学习”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阐释跨学科学习的育人价值,并针对教师提出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建议,以期促进跨学科学
期刊
中药材在种植、采收、加工以及贮藏等过程中可能因处理不当被真菌毒素污染,从而影响中药质量以及危害用药人群健康。迄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真菌毒素的出现往往具有组合性,即一种中药材可能被几种真菌毒素同时污染,因此建立可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备受关注,对中药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和监测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应用最广泛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为快速鉴定从鸡胴体中分离的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有57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和3.11万新致死病例[1]。宫颈癌在我国发病率居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2]。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造成宫颈病变的首要因素,HPV16/18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HPV16/18联合感染患者进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的概率更高[3]。随着细胞学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宫颈病变被发现,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异常结
目的 研究茅苍术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系AR42J细胞,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苍术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雨蛙肽刺激AR42J细胞复制体外急性胰腺炎模型,ELISA方法观察苍术对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影响,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
目的 传统的结核分枝杆菌鉴定方法周期时间长、敏感性较差,往往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了可以快速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本研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技术建立快速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为结核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方法 应用RPA技术对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的特异性核苷酸片段进行检测,利用
目的 建立基于多重置换扩增及PCR (MDA-PCR)技术检测痕量结核分枝杆菌(M.tb)核酸的方法。方法 制备含有M.tb插入序列IS6110和IS1081的不同稀释浓度的质粒DNA标准品。MDA-PCR分别通过检测质粒DNA标准品和其他细菌标准株基因组DNA来验证该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另外,通过对模拟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CSF)标本检测,评价该方法检测临床标本的可行性。结果 M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58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96例,未发生不良反应6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58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76%,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肝损害40例(41.67%),胃肠道反应16例(16.67%),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2例
目的 了解学生结核潜伏感染状况及预防性服药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山东省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结核病筛查年度报表数据,利用EpiData 3.1、 Excel 2016、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共筛查170 143名学生,PPD阳性率17.77%,各年份PPD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