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脉冲辐射对原癌基因c-fos调控区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辐射对原癌基因c-fos调控区域的影响,探讨其诱导细胞功能改变的机制.方法构建c-fos启动区氯霉素乙酰化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CAT),然后转染HeLa癌细胞株,高场强EMP模拟源(有界波模拟源)辐射细胞,EMP场强为6×104V/m,脉冲上升时间为20 ns,脉宽为30μs,频率为2.5个脉冲/min,辐射2 min,处理后20 min时观察细胞中 CAT的活性.结果EMP辐射转染的细胞后20 min,转染了P500(-711~-223 bp)和P250(-362~-100)的Hela细胞其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水平的活性(P<0.01).结论EMP辐射可引起c-fos基因调控区的-362~-225明显改变。

其他文献
患者男,35岁.因双眼视物不清2周于2003年6月11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无明显全身不适.眼部检查:双眼视力0.4,均不能矫正.眼压:右眼18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6 mm Hg。
目的 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乙型脑炎病毒(JEV)E蛋白基因,克隆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ED3).经异丙基巯基半乳糖(IPTG)诱导表达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达产物.结果本室所保存毒株的E蛋白与已发表的序列比较,有5个核苷酸改变,可分别导致氨基酸替代.所表达的
目的 观察心包积液时呼吸性胸压变化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临床角度验证笔者提出的关于呼吸影响心功能机制新假说,提出心包积液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程度参考指标.方法 10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采用Acuson Sequoia 512和128XP/10型超声仪,同步记录各瓣口血流速率、心电图和呼吸曲线.分别于呼气相和吸气相连续测量5个呼吸周期的各瓣口血流速率,并分别取呼气相和吸气相平均值,计算呼吸性血流速率波动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在肿瘤细胞的摄取与肿瘤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的关系,评价化疗增敏剂对肿瘤多药耐药性的逆转效果.方法采用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建立荷瘤鼠动物模型(n=10),以维拉帕米(VRP)为逆转剂,随机分为逆转剂组和对照组,进行逆转前后15、60、90、120 min 99Tcm-MIBI显像,对照组裸鼠在逆转前显像后处死,逆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右心功能不全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择1995年8月~2001年8月施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前受者测肺周血管阻力(PVR),术后早期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及右心功能状态.结果28例受者术后早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VP升高,其中6例出现典型右心衰竭表现(CVP>25 cm H2O).共死亡6例,其中3例术后早期死于右心衰竭,术前P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