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全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要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入手,深入探讨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等院校 大学生 安全教育
一、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多校区办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各种社会人员进校服务。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钱物被盗、外出被抢或遭到异性滋扰等事件屡屡发生。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成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使得一般院校学生来源大江南北,而且,这其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自理能力较差。防范意识较弱,思想单纯,考虑问题简单,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明辨是非、适应环境、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高校校园安全和大学生安全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已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在《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动准则(试行)》、《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也都明确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相关规定。从法律层面将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依法治校确定为高校的法定义务,推动了高校各级组织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然而。在工作实践中,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仍然尚存缺失,大学生的安全状况、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等现状有待加强。
二、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校纪校规的教育
校纪校规对高校大学生言行举止等方面有着规范作用,所以对于刚刚脱离高中的大一新生,首先要认真开展以校纪校规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熟悉校纪校规,特别是涉及日常行为安全的规范。但对大学生来说,目前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一方面与有的学校管理不严、要求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没有认识到纪律的严肃性,没有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平时,也应随时随地进行校纪校规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并对少数严重违反校纪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以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二)关注网络安全的教育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大学生涉及的网络犯罪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参与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种是网上购物或网上交友被骗。其人身、财产安全受到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对此,一方面应当加强网络法律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哪些网络行为是违法的;另一方面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如何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
(三)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
近年来,研究统计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表现形式为焦虑、忧郁、偏执、暴躁、消沉等,情绪色彩十分强烈。因此,高校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并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四)加强自我保护的教育
大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和内部的侵害,面临侵害时,又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教育,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自我保护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教育学生临危不惧,遇到侵害时不可惊慌失措,要善于动脑,巧妙保护自己。
三、强化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一)健全安全教育齐抓共管的体制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工作者、学校党、团组织等各个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应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安全教育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安全教育工作由各校党委、学生处、保卫部门负责,团委、教务处、公寓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层层抓落实。班主任、辅导员、专兼职老师、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都应参与安全教育工作,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氛围。
(二)建立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第一,应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机构,让其专门负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确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制定安全教育计划、组织进行授课等。第二,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健康运行的一系列制度。第三,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是系统的课堂教育与各种讲座及安全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全面得到落实。
(三)开展宣传安全教育的主题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结合课堂教师传授的安全教育内容学以致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安全教育的演讲、辩论、防火防爆等比赛形式,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
五、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未来前景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如此才能提高对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不断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等院校 大学生 安全教育
一、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多校区办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各种社会人员进校服务。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钱物被盗、外出被抢或遭到异性滋扰等事件屡屡发生。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成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使得一般院校学生来源大江南北,而且,这其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自理能力较差。防范意识较弱,思想单纯,考虑问题简单,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明辨是非、适应环境、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高校校园安全和大学生安全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已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在《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动准则(试行)》、《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也都明确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相关规定。从法律层面将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依法治校确定为高校的法定义务,推动了高校各级组织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然而。在工作实践中,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仍然尚存缺失,大学生的安全状况、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等现状有待加强。
二、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校纪校规的教育
校纪校规对高校大学生言行举止等方面有着规范作用,所以对于刚刚脱离高中的大一新生,首先要认真开展以校纪校规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熟悉校纪校规,特别是涉及日常行为安全的规范。但对大学生来说,目前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一方面与有的学校管理不严、要求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没有认识到纪律的严肃性,没有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平时,也应随时随地进行校纪校规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并对少数严重违反校纪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以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二)关注网络安全的教育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大学生涉及的网络犯罪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参与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种是网上购物或网上交友被骗。其人身、财产安全受到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对此,一方面应当加强网络法律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哪些网络行为是违法的;另一方面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如何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
(三)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
近年来,研究统计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表现形式为焦虑、忧郁、偏执、暴躁、消沉等,情绪色彩十分强烈。因此,高校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并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四)加强自我保护的教育
大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和内部的侵害,面临侵害时,又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教育,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自我保护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教育学生临危不惧,遇到侵害时不可惊慌失措,要善于动脑,巧妙保护自己。
三、强化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一)健全安全教育齐抓共管的体制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工作者、学校党、团组织等各个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应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安全教育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安全教育工作由各校党委、学生处、保卫部门负责,团委、教务处、公寓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层层抓落实。班主任、辅导员、专兼职老师、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都应参与安全教育工作,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氛围。
(二)建立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第一,应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机构,让其专门负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确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制定安全教育计划、组织进行授课等。第二,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健康运行的一系列制度。第三,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是系统的课堂教育与各种讲座及安全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全面得到落实。
(三)开展宣传安全教育的主题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结合课堂教师传授的安全教育内容学以致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安全教育的演讲、辩论、防火防爆等比赛形式,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
五、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未来前景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如此才能提高对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不断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