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与维护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2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继电保护对于维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最近几年来,继电保护的误动以及拒动现象在电力系统中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经济损失。所以,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势在必行。本文简单介绍继电保护的特征以及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就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维护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1 继电保护的原理及特征
  一般而言,继电保护装置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测量、逻辑、执行。其中,测量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对保护电气装置输入的有关物理量进行测量,然后将其和设置的整体值作比较,分析有没有启动保护;逻辑部分的作用是以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输出的逻辑状态等为标准,传递有关命令给执行元件;而执行部分主要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相关信号,对装置进行保护。
  相对于普通的机电和电子设备而言,继电保护具有独特的性质,因而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故障的发生固有很大的随机性。继电元件的种类比较多,其制作工艺是相当复杂的,所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其运行的可靠性,出现故障的随机性也大大增加,当前一般采用概率论来研究可靠性理论;其次,其在工作中处于准备状态或者间断状态。当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则很容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然而,只有当出现故障的时候,才开始启动继电器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也就是说,继电器实质上是处于一种准备工作的状态或者是间断的工作状态;最后,继电保护相互之间具有超强的配合能力。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所有继电保护装置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要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则必须要保证各个保护装置相互配合,同时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在进行电力系统可靠性方面的研究时,除了要分析某一个装置的可靠性外,还要考虑到所有保护装置的相互配合,看其是否可靠。
  如果电力系统在运行时出错,则有以下基本特征:电压会减少,电流会增加;电压与电流的相位角发生变化;测量的阻抗也会有所不同。当出现不对称短路现象时,会出现相序分量,如果是单相以及两相接地短路,则会导致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的出现,当是单相接地的时候,则会产生负序或者零序电压和电流的分量。上述这些都是异常现象,也就是说当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时,是不会出现上述情况的。因此,对继电装置出现故障时的各种变化进行分析,就能够组成各种各样的继电保护装置。
  2 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2.1 硬件装置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是使整个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常常存在如下几种硬件因素引起继电保护装置不能正常地工作,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不过关,生产厂家生产出的产品元件不相符,这样会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大大降低。
  2.2 系统软件因素
  系统软件因素通常是指微机继电保护,因为系统软件的算法实现了继电保护作用,如果在具体应用当中出现定义错误、编码错误、文档错误、测试错误以及设计错误等等,则很容易引起保护装置拒动或者误动。
  2.3 制造厂家因素
  在进行继电产品的生产时没有对质量进行严格地控制,而继电装置决定着整个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导致后面的检测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这样,自然就存在很多错误,阻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4 周围环境
  继电保护装置这类元件的精密度相当高,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粉尘、冲击、振动、电磁干扰等等。
  2.5 人为因素
  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过程中,相关安装人员的基本技能、安全意识以及是否有较强的责任心等决定了继电保护是否可靠,也就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以下几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继电保护的运行不可靠:接线时没有依据相关要求,导致接线出现错误;进行继电保护的接线时,极性接反;相关人员操作时出现错误等。
  2.6 技术干扰
  技术干扰主要是指短路、电弧、闪电电路等方面的因素,使得装置运行时发生错误。
  3 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继电保护的验收
  继电保护对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要时不时地对继电装置做相关试验,检测其功能是否存在异常,这也是确保继电装置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做完调试工作之后,接着要自检、验收,然后将验收单提交上去,一般情况下,要将检修、运行、生产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实验,确保接线、元件、压板以及标志符合质量要求。
  当变更保护定值以及二次回路的时候,一定要对保护回路、整定值以及有关重要的事项进行认真地核对。并记录好,一般主要记录保护装置变更的内容以及时间,同时还要有相关负责人签名。
  3.2 加强二次回路与巡检继电保护装置
  检查与巡视电力设备通常能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是防止出现事故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值班人员的主要责任。作为值班人员,应该要按时检查与巡视继电保护装置以及二次回路系统,主要检查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继电器的外壳有没有出现破损情况,整体值的指示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2)继电器的触点有没有卡塞、烧伤以及脱轴焊情况;(3)继电器铝盘有没有正常地转动,带电的继电器触点有没有出现磨损现象,线圈以及电阻有没有过热等;(4)压板的位置以及转换开关的位置与运行的要求是否相符合;(5)直流母线电压有没有异常;(6)信号有没有正常地指示;(7)存不存在发热、冒烟情况;(8)指示灯的指示存不存在异常;(9)有关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3 加强继电保护运行操作的可靠性
  作为继电保护人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基本专业技能之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在平时,应该要努力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做到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精髓,使继电保护具有可靠性,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首先,有关值班人员要理解并熟练掌握继电装置原理以及二次回路的图纸,然后再对继电器、二次回路端子以及压板等进行认真地核对,看有没有异常情况。如果继电装置出現了异常情况,则需要有关人员操作,操作者应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平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培训,理解并熟练掌握其中的要点,比如,当用旁路开关取代线路时,要对保护定值进行调整,使之与所带线路的定值相符;不可以用停电直流电源取代停保护等,除此之外,值班人员一旦发现继电运行出现了异常现象,就一定要加强监督,并及时与相关技术人员联系,尽可能快地将其维修好。
  3.4 总结分析
  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跳闸,注意千万不要急着复归卸掉牌的信号,而应该要对动作情况进行认真地检查,并分析原因所在,做好相关记录。只有将原因弄清楚之后,才能复位所有的掉牌信号。要写清楚总结与分析,以及专业分析与评价。
  3.5 技术改造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气化水平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因此,为了适应发展需求,必须要对继电保护的性能进行改善,首先,完善继电装置的性能,使其工作的准确率提高;其次,简化继电装置的维护以及调试工作,使继电保护变得更加灵活;最后,不断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4 结语
  综合所述,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因此,要不断提高继电装置的可靠性,以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沈丽名.简议10 kV母线的继电保护[J].科技资讯,2009(2).
  [2] 谢冰.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6).
  [3] 张亚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典型故障及保护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8).
  [4] 许文强.刍议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风电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论述了促进风电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力发电 现状 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风力发电的发展潜能    据统计,风能的总量是地球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的十倍,若我们把风能用于发电,那么风能将会产生世界总电量的8%到9%。因此,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的扩大,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对于城市市政的工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了能够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我们必须要做好市政工作,有效的结合市政工程的施工环节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确保城市规划建设能够更加的健康的发展。在市政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地下管道系统,为了能够满足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要求,必须要建立健全地下管道系统,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很大
[摘 要]: 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得发展的首要前提,水电厂也不例外。水电厂只有在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针对水电厂安全运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研究认为,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前提,因而需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和安全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开展工作;同时,应从技术角度对水电厂开展全面安全运行分析,多管齐下,方能保障水电厂的安全、
摘要:水电站附属工程在应用民用建筑定额和造价管理体系编制概预算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超概”现象。本文分析了在应用民用建筑定额和造价管理体系时容易发生费用偏差或者考虑不周的地方,提出了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计价思路,使概预算更接近实际发生的费用。   关键词:水电站附属工程概预算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TV74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Hydropower station in 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