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因为阳光而多姿多彩,生命因为阳光而生机勃勃,生活因为阳光而甜蜜美好。阳光是万物生长的能量源泉,尤其对于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教师、以及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更是不能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作为教育者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带领学生走进“阳光”。在我的教育过程中,竭力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让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心理健康;阳光;教育
一、以心相许,现身说法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缺点的孩子的眼睛,不断地盯着??”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说历史是镜,可照兴衰,名臣是镜,可明得失。其实,学生也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老师的高大与平庸、博学与贫乏、智慧与僵化。学生的“言、行、态”往往直射教师的“缺陷”,警示教师调整和完善自己。
我平时教育学生都是从正面进行教育,告诉他们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孩子心服口服,真正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本学期我校具体推行了“阳光教育”,每个月每班要选一名“阳光形象代言人”。经过再三斟酌三个月分别选出“骨折后积极参与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勇于接受挑战的王潇晗;总以微笑示人、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工作、真诚为同学们服务的马铭阳;面对失败不气馁、仍然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的王一凡。”这三名同学阳光的心态和行为,在班级推广,让每个孩子都能以他们为榜样,也做个“阳光少年”!
二、拓展阅读,文学熏陶
文学作品的魅力是无穷的,我常常通过它们的力量感染学生。比如教学《丑小鸭》一课时,让同学们了解到丑小鸭不幸的遭遇以后,又让同学们看到了丑小鸭坚强、乐观的一面。又如《玲玲的画》一课,让同学们学会生字的基础上,还让他们懂得遇到困难不要放弃,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将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从作品中受到熏陶,让孩子们内心充满阳光。
我要求同学们每天課外阅读不少于半小时,要求他们诵读好文章,每周五阅读课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每个月在日记本上写一篇《读后感》。在班级设立了“悄悄话小屋”,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阅读体会、想跟老师说的话随时写出来,投到里面。大家看书的热情也很高,好的书籍无疑是最好的精神粮食,指引大家朝着积极的方向进取。
三、组织活动,润物无声
活动中渗透教育,可谓润物无声。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阳光,有很多活动可以开展。本学期我班召开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体验式班会。之所以选定这个主题,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看不到父母的辛苦,不理解父母的付出,尤其是后进生总认为父母讨厌自己,总说自己,与父母有隔阂。班会之前布置孩子们观察父母下班以后都做了什么?摸一摸父母的手,仔细看看父母的脸和头发,拿出以前的照片跟现在比较一下。班会上孩子说出了自己深切地体验,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通过这次班会,拉近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们能用健康地心态对待父母的批评教育。
四、多管齐下,形成共鸣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学生内心,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我从多个方面着手,搭建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等多方交流平台,形成共鸣,促进沟通。如公开教师的QQ、电话,学生、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老师也可以通过给学生QQ等和学生交流,建立班级QQ群,大家可以在里面畅所欲言、互诉衷肠,这些形式比较随意,更能拉近彼此距离。我经常在网上跟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鼓励家长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要持之以恒,从而与家长沟通更直接,也让家长更加了解了我的工作,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更加支持我的工作。同时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關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现在的孩子见识广、想法多,对于对他们的教育要讲究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喜欢你,才会尊重你、信任你、接受你的帮助和教育。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他们的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后进生只用批评与讽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想办法不行。想办法教育学生是一名教师的最本职的工作,而我们的老师现在都在干些什么呢?我想,一个教育工作者,说简单点,就是让学生在自身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样的工作是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的,是不能急功近利的。我总是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班级有“悄悄话小屋”有什么想说的话利用写信的方式跟老师诉说。孩子们犯错误,我让他们说说“什么原因会犯这样的错误?”“你有什么委屈吗?”“以后该怎样做?”孩子的一名家长,他不会问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不是专家,获过多少高级别的奖项,而是会关心孩子能不能在这位老师的教育下快乐地学习、成长和进步。作为教师就要给孩子们发展的空间、成长的平台,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不仅有个健康地身体,更要有个健康地心理。
我相信,只要努力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为其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一定作用;能够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多一缕阳光,从而更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阳光是温暖的,阳光是上进的,阳光是无私的。生活需要阳光,生命渴望阳光,教育呼唤阳光。当前社会上很多人暴露出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教育机构和教育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渴望以我的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拥有多姿多彩的健康人生。我更希望每个学校都倡导阳光教育,使每位教师充满阳光,每个孩子充满阳光,课堂充满阳光,校园充满阳光。那时,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世界将更加阳光灿烂!
关键词:心理健康;阳光;教育
一、以心相许,现身说法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缺点的孩子的眼睛,不断地盯着??”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说历史是镜,可照兴衰,名臣是镜,可明得失。其实,学生也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老师的高大与平庸、博学与贫乏、智慧与僵化。学生的“言、行、态”往往直射教师的“缺陷”,警示教师调整和完善自己。
我平时教育学生都是从正面进行教育,告诉他们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孩子心服口服,真正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本学期我校具体推行了“阳光教育”,每个月每班要选一名“阳光形象代言人”。经过再三斟酌三个月分别选出“骨折后积极参与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勇于接受挑战的王潇晗;总以微笑示人、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工作、真诚为同学们服务的马铭阳;面对失败不气馁、仍然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的王一凡。”这三名同学阳光的心态和行为,在班级推广,让每个孩子都能以他们为榜样,也做个“阳光少年”!
二、拓展阅读,文学熏陶
文学作品的魅力是无穷的,我常常通过它们的力量感染学生。比如教学《丑小鸭》一课时,让同学们了解到丑小鸭不幸的遭遇以后,又让同学们看到了丑小鸭坚强、乐观的一面。又如《玲玲的画》一课,让同学们学会生字的基础上,还让他们懂得遇到困难不要放弃,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将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从作品中受到熏陶,让孩子们内心充满阳光。
我要求同学们每天課外阅读不少于半小时,要求他们诵读好文章,每周五阅读课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每个月在日记本上写一篇《读后感》。在班级设立了“悄悄话小屋”,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阅读体会、想跟老师说的话随时写出来,投到里面。大家看书的热情也很高,好的书籍无疑是最好的精神粮食,指引大家朝着积极的方向进取。
三、组织活动,润物无声
活动中渗透教育,可谓润物无声。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阳光,有很多活动可以开展。本学期我班召开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体验式班会。之所以选定这个主题,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看不到父母的辛苦,不理解父母的付出,尤其是后进生总认为父母讨厌自己,总说自己,与父母有隔阂。班会之前布置孩子们观察父母下班以后都做了什么?摸一摸父母的手,仔细看看父母的脸和头发,拿出以前的照片跟现在比较一下。班会上孩子说出了自己深切地体验,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通过这次班会,拉近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们能用健康地心态对待父母的批评教育。
四、多管齐下,形成共鸣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学生内心,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我从多个方面着手,搭建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等多方交流平台,形成共鸣,促进沟通。如公开教师的QQ、电话,学生、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老师也可以通过给学生QQ等和学生交流,建立班级QQ群,大家可以在里面畅所欲言、互诉衷肠,这些形式比较随意,更能拉近彼此距离。我经常在网上跟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鼓励家长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要持之以恒,从而与家长沟通更直接,也让家长更加了解了我的工作,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更加支持我的工作。同时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關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现在的孩子见识广、想法多,对于对他们的教育要讲究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喜欢你,才会尊重你、信任你、接受你的帮助和教育。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他们的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后进生只用批评与讽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想办法不行。想办法教育学生是一名教师的最本职的工作,而我们的老师现在都在干些什么呢?我想,一个教育工作者,说简单点,就是让学生在自身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样的工作是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的,是不能急功近利的。我总是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班级有“悄悄话小屋”有什么想说的话利用写信的方式跟老师诉说。孩子们犯错误,我让他们说说“什么原因会犯这样的错误?”“你有什么委屈吗?”“以后该怎样做?”孩子的一名家长,他不会问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不是专家,获过多少高级别的奖项,而是会关心孩子能不能在这位老师的教育下快乐地学习、成长和进步。作为教师就要给孩子们发展的空间、成长的平台,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不仅有个健康地身体,更要有个健康地心理。
我相信,只要努力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为其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一定作用;能够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多一缕阳光,从而更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阳光是温暖的,阳光是上进的,阳光是无私的。生活需要阳光,生命渴望阳光,教育呼唤阳光。当前社会上很多人暴露出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教育机构和教育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渴望以我的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拥有多姿多彩的健康人生。我更希望每个学校都倡导阳光教育,使每位教师充满阳光,每个孩子充满阳光,课堂充满阳光,校园充满阳光。那时,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世界将更加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