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个性化作文批语的运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d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评讲的基础,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费尽心力批改了学生的作文,结果却是收效甚微。如果运用个性化的批语来批改作文,则能够起到连接师生关系,促成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
  一、点拨引导,教会学生领悟习作的规律和方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阅历浅等原因,写出的文章是稚嫩的、不完美的,如作文中的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乱用等。这就需要教师来帮一帮。特别是教师的习作批语,不能仅仅打个等级就草草了事,或者用如“语句通顺、层次清楚、结构不够严谨”这些笼统模糊的批语。小学生似懂非懂,看了不知如何是好,对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教师的批语应当具有启发性、引导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去反思、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在反思、修改的过程中领悟习作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一学生在写《拔河比赛》一文时,能按照写作要求具体地描写了拔河比赛的过程,语言较生动形象,只是没有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我在作文本上的批语是:“你把拔河比赛中的‘长绳’比作‘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太贴切了!比赛虽然失败了,但你的作文却写得非常成功!如果作文中能把自己在比赛过程中的感受写出来,就更好了!”诸如此类的引导性批语,不仅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去修改自己的作文,还可以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旁敲侧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通向成功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技巧的基础。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不能只停留在批个“优秀”、“良好”的等级基础上,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在作文本上体现的良好的习惯主要表现在书写和格式上,及时运用提示性批语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能让学生很快地加以改正,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另外,不同个性的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有所不同,教师运用提示性批语也要区别对待。如一些学生在抄写作文时,字迹潦草,可以写上批语:“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漂亮,语言优美,用词贴切,感情真挚,假如书写能像作文那样漂亮,那真是两全其美了!”对于作文中出现错别字过多的,可以写上批语:“你有一位无声的老师——字典,它会随时给你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果你养成向它请教的习惯,相信你作文中的错别字就会消失了。”像这类提示性批语,一方面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使其改正自己的毛病,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书写和查字典的习惯。
  三、肯定成绩,激发学生保持写作的浓厚兴趣
  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可见,得到别人的赞许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而儿童的这种需求尤为强烈。从学生的作文心理来看,他们每次作文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师对自己的习作是否认同,对自己的写作是否满意,想从教师的批语中找到成就感。因此,教师的批语也就在无形中肩负起了评价和导向的作用。教师在表扬优等生的同时,对于班级中的学困生的点滴成绩和进步更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学困生平时可能听多了教师的批评,看多了作文中冷漠无情的批语,逐步形成了一种自卑心理,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教师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这些学生的作文,从中寻找闪光点,使学生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更优秀、更自信。因此,教师在批改时,切不可在学生的本子上圈一大堆错字、病句,写上批评的语言,让学生觉得自己真的很不行,自卑心理日渐加重,就会越来越害怕写作。这种“批改”不但苦了教师自己,使教师增加烦恼,而且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使他们心里反感,大大降低写作的积极性。可以运用诸如“习作内容完整,能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语言通顺,写出动物的外形特点”等一类肯定性的批语。总之,对这类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要偏爱一点。评价时,决不要吝啬,应多使用一些赞语,千方百计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迸发出写作的热情,让他们在获得低层面上的喜悦后,获得高一层次的成功。
  四、和风细雨,解开学生心灵上的死结
  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作文批改过程首先是一种阅读,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老师说,“阅读是生命之谜的破译、合解、通释,是心灵风景的探胜、巡礼、博览”,这句话较生动贴切地阐述了教师阅读学生作文的意义与价值。小学生的作文真实体现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他们纯真心理的自然流露。教师是学生文章的第一读者,可以在欣赏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与学生同喜同乐,同悲同哀,与学生产生感情的共鸣。这样教师的批语便成了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契合点,使作文批语充满着人文关怀。有的学生作文涉及某些问题,是教师不应回避的,这时教师的批语则可以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来,看似批语游离于作文评价之外,实则促进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化,改变其对某些问题的偏激看法,消融心灵之间的隔膜,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某学生在《我的同学》一文中写到:“我的同学××爱偷拿别人的东西,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我和同学们都不和他玩……”我给她写的批语是:“晓宇同学,你敢于在作文中袒露自己真实的想法,说明你是个爱憎分明的孩子,但作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尽管××同学有着这样的缺点,但这绝不是他的全部。我们要学会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包括人)。其实××同学也有不少闪光点,比如他团结同学,劳动很卖力等。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并且尽自己的全力帮助他改正缺点。你说是吗?”作文批语往往是和孩子进行交流的窗口,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我们都能有意外的收获。
  五、寄托希望,激励学生在写作上更进一步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小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成文一篇,也非易事,他们想通过教师的批语,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肯定自己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因此,教师在学生的作文批语中如有期待性、鼓励性话语,学生会感到教师的关注,能消除心理障碍,增强他们对自己作文能力的信心,从而精神振奋,勇往直前,不断努力写作。当有人问及著名作家叶永烈是如何走上文学道路时,他说:“十多岁时,因一篇习作获得老师赞赏,并鼓励我投到家乡的《温州日报》,不想竟然发表了,从此我对写作兴趣大增而一发不可收拾。”教师对于班级中作文优秀的学生的批语,不能仅仅停留在肯定和赞赏上,应进一步对他们提出高要求,寄托更大的希望,推进他们走得更高、更远。可以在作文本上写上这样的批语:“看了你的文章,老师不由地想起了一句话:‘功夫在诗外’,没有平时的努力,没有平时大量的课外阅读,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进步,怎么会有现在这么好的文笔和独到的见解?‘十年磨一剑’,继续努力好吗?只要锲而不舍,将来就能成为鲁迅、巴金那样的大作家。”学生看到这样的期待性批语一定会身心振奋,为教师的希望,为自己的理想,充满热情地去努力拼搏。
  (责编陈剑平)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在求解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路径规划时存在搜索效率低且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运用于AGV路径规划的混合蚁群算法。首先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角色定位准确、职责明确到位,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却存在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工作权责不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确定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的引导者、大学生的管理者、大学生的服务者的角色与职责,以提高其工作实效。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角色定位 职责界定 剖析  [作者简介]
课程改革几年来,我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我们的课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最初的“轰轰烈烈”、“时尚新潮”,一路走到今天,我们有了更多的冷静思考,我们的教学更多地回归了理性。于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实现有效的教学成了研究的话题和追寻的目标。  一、抓实过程,提高效率  1.钻研教材要“透”。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要认真地研读教
英语词汇是小学英语学习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由于英语单词学习难免会涉及读写记忆的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会显得比较机械和枯燥。笔者认为,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
作文过程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活动过程。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正努力做到还作文教学以生命本色,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得积极因素,从而促进他们更充分地发展。    一、丰富作文形式,注重以人为本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作文形式?怎样的作文形式才能让他们生命的潜力得以尽情地驰骋?笔者在边实践边学习中把自己的一些收获作了归纳整理:    (一)活动作文,突出活动过程  活动作文,即通过开展有意
只有中国的乡村与城镇,都能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时,人们才不会为了孩子的未来背井离乡。  这组来自上海的数字颇让人吃惊: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重高达40%,且还在不断攀升。小学一二年级,非沪籍学生更超过一半。上海已实现随迁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免费就读,在沪就读的随迁子女达50万。这意味着,今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投入的470亿元,花在非沪籍生源孩子上的教育经费已超百亿元。  很为
11月14—22日,省档案局组织工作组对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市档案馆和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档案馆开展业务建设评价。来自西双版纳州、楚雄州、红河州、昭通市、普洱市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为此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本人认为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与学的交融中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不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