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分析

来源 :中国国际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加强制造型企业动态成本管理的意义进行阐述,从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成本管理方式滞后、成本管理体系缺失三个方面,对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加强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动态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制造企业作为当前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一定效力。制造型企业全面开展动态成本管理工作,对促进自身管理水平,减少成本投放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制造型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应该给予动态成本管理工作高度注重,结合实际实际情况,充分落实到成本管理工作,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充分协调和配合,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良好发展。
  一、加强制造型企业动态成本管理的意义所谓的动态成本主要指,制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单项合同(费项)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控制结果。在制造项目签订合同时,与合约规划对应;结合合同或预算造价对目标成本进行调整。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是指对企业发生的实际成本,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在满足生产质量和生产期限的条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预期目标。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成本管理工作贯穿于从生产制造各个环节以及在企业不同层次上,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制造型企业效益的好坏。通过全面开展动态成本管理工作,能够从企业资产、信息、运营、生产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实现企业现有资源的科学分配,把动态管理和战略管理进行结合,让制造企业在繁琐的市场环境中稳定发展,促进战略水平的提高。
  二、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薄弱从成本管理自身角度来说,其作为一项繁琐性工作,通常情况下由成本规划、成本预测、成本管理及成本考核等诸多内容构建而成。在落实成本管理工作时,为了将成本管理作用充分发挥,需要从企业上下入手形成合力,给予成本管理工作高度注重,并将其落实到实处。然而,当前大多数制造型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普遍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其他部门无需参与其中,没有给予成本管理工作高度注重,导致成本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影响自身作用的激发。并且,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没有开展专业培训工作,缺少引导和激励体系,在企业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识,仅仅安排财务部门来落实,导致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
  (二)成本管理方式滞后原始的成本管理方式过于单一和片面,已经无法迎合当前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需求。对成本管理认识存在误差,导致成本管理结果不真实,无法给企业运营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在制造型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往往把工作重心放置在生产管理上,忽略成本管理,更没有从研发费用、规划成本、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来落实管理工作,仅仅在售后服务过程中,将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但是缺少对各项风险的思考,导致成本管理问题频频出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动态管理理念得到了各个企业的应用,但是从据目前情况来说,制造型企业缺少对动态成本管理的认识,采用的成本管理方式过于滞后,无法满足动态管理要求,从而使得成本管理水平偏低。
  (三)成本管理体系缺失当前,大多数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中,总是存在成本管理体系缺失的状况。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中,涉及了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及事后管理等内容。同时也还具备规范的动态成本管理体系。在实际中,制造企业在实施成本管理工作时,把工作重心放置在事中及事后管理上,缺少预控管理。事后管理通常展现在成本核算上,没有深入实现成本核算,这给企业后续成本控制开展带来不利影响。一个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包含了成本预算体系、成本规划体系、成本决策体系等诸多内容,假设缺少其中一项,都是给成本管理结果带来直接影响。
  三、加强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树立良好动态成本管理意识动态成本管理作为一项全员性、全面性管理工作,要想实现制造型企业动态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来增强企业职工专业素养,并自主的参与到动态成本管理工作中,促进制造企业整体管理效率的提高。在落实动态成本管理工作时,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等方面入手,把动态管理理念贯彻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做好充分交流工作,在企业内部形成管理合力,以此将动态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投放的同时,给企业创造理想的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除此之外,制造企业还要秉持成本规划、成本预测、成本把控、成本考核等管理标准,引导职工组织创建节约型企业,企业从横向及纵向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动态成本管理系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定成本管理目标,并把管理目标层层细化,分配给各个部门,要求部门根据管理目标来执行相关工作,减少成本效果,促进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效率提高。
  (二)优化动态成本管理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成为了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给我们生活、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制造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也可以把现代化技术运用其中,实现动态成本管理,促进成本管理方式的优化和创新。首先,加强成本管理信息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制造型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及自身实际需求,通过动态分析系统实现相关数据的整合,从而构建一套规范的动态成本管理系统,把信息反馈给企业领导层级,领导人员可以结合反馈信息设定发展战略。并且,信息化可以让成本预算更加合理和规范,让成本预算更好的迎合生产需求,给其提供良好的服务。其次,实现成本管理动态化。动态成本管理方式主要时借助成本核算功能来实现对企业生产及营销信息的采集,根据理论基础和企业实际状况,核算出标准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并对发展战略进行修整。同时,动态成本管理系统中还具备保存功能,根据实时数据来对动态成本管理系统进行改变,提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动态性和实时性。
  (三)完善动态成本管理体系
  全面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从事前、事中、事后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成本动态管理。当前诸多制造型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常常实现管理体系不完善的状况。因此,制造企业需要给予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高度注重,从各个环节入手,深入落实动态成本管理工作,完善动态成本管理系统,在企业内部形成管理合力,促进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完善的动态成本管理体系,才能给制造企业创造理想的效益,减少不必要生产成本投放,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从而引导企业稳定发展。在落实动态成本管理工作时,不但要强化各个运营流程的管理工作,还要分配好各个部门工作职责,让职责部门真正实现各司其职,把动态成本管理系统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并且,各个部门需要意识到自身担具的职责,掌握动态成本管理特性,结合管理决策对现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修整。管理部门应该全面落实好审计监管工作,管理部门掌握市场发展动向,采购部门结合成本管理需求实现科学采购,防止企业资源大量消耗或者堆积,给企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四、结束语总而言之,全面落实制造型企业动态成本管理工作,不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同时还能便于职工更好的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实现企业运营生产模式的优化,引导企业稳定发展。在落实成本管理工作时,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制造企业做好各项问题分析工作,把动态成本管理理念融合其中,从动态管理角度入手,充分實施成本管理,减少成本消耗,给企业创造理想效益,从而促进制造型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克俭.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8,(29):124+126.
  [2]王诗雅.多维成本控制模式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8,(32):96+104.
  [3]蒋虹.现代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质变效应[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5.
  [4]李正兰.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7):186-187.
  作者简介:安宝媛,武汉铁锚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云杉容器育苗技术,包括作床,营养土的配制,苗木的选择,装容器袋,苗木管理等方面作了介绍,以期为容器育苗提供参考。
小麦如今是西藏的第二大作物,在西藏地位仅次于青稞的粮食作物。自从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经过农业工作者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钻研,西藏小麦生产发张势头迅猛,在粮食生产上发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加园林绿化的进行,推动园林在施工中的发展,我们将引入移植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这
[摘 要] 为验证1.6%胺鲜酯水剂对棉花的调节作用和增产效果,对1.6%胺鲜酯水剂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落叶净 棉花 脱叶 催熟 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74-01  近几年不断接到群众反映玉米根部多芽分蘖的问题,参考有关文献,结合指导实际效果,总结几点原因及经验
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特色农业种植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文中主要介绍了韭菜田病虫害的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