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蓝,一只紫,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显得古色古香,别有一番清雅。
从小我就喜欢写作,时不时灵感乍现,一首小诗便有了。刚开始只是给爸爸妈妈看,后来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作品,我的网络E生活拉开了帷幕——
红蝴蝶
在妈妈同学的帮助下,七岁的我建立起了网络的第一站——博客。博客的背景皮肤是小木偶匹诺曹的故事:在钴蓝色的天空下,最右边的匹诺曹在小房子里酣睡;在小房子外面的匹诺曹急急地冲出去上学。啊哈!还有匹诺曹迷失在森林里,一脸的忧愁。小匹诺曹的鼻子又尖又长,眼睛小小的,可爱极了。
我为自己起了一个笔名:红蝴蝶。从此,我这只小巧的蝴蝶便在网络这个广阔无边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个小小的角落,勾勒出一首又一首的小诗,一篇又一篇的小短文。
朋友们的评论不断鼓舞着我,哪怕是在坐车回家的路上,我都会想出几句诗来,所以博客上每天都有一篇热气腾腾的小诗出炉。
紫蝶
渐渐地,我的诗文脱离了一些童真、一些幼稚,不再沉湎于童话世界。已经四年级了,我换了一个笔名——紫蝶。也许是因为我的外貌上还是那只小蝴蝶,只不过心情换成神秘的紫色了。博客的皮肤也变成了一弯明月,带着恬静的微笑潜在蔚蓝色的夜空上,望着远处的村庄。
我沉醉于泰戈尔的《飞鸟集》,诵读唐诗宋词元曲的情怀,轻吟《繁星·春水》中那宛如一声青磬敲在玉石上的脆响般的诗句。慢慢地,我开始写带有一丝忧愁气息的字句了,虽然还不能摆脱幼稚的笔调。我的博客来了一些陌生的客人,他们似乎挺喜欢我的文章和诗,还留言:“童稚中带有一点忧愁与深度,加油哦!”有些人还加我为好友,互相分享心得,想想怎么写才更有韵味,要不要押韵,等等。这一切,都在不断地鼓励着我去创作。
蟹王子·沉沉
在备战小升初的前夕,我这只蝶又改变了。一个叫“蟹王子·沉沉”的人展现在大家面前。但,我还是我,只不过心路历程又经历了一次大变革,像突然转了一个弯,来到了不同的轨道上。这时的我更倾向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般清词丽句的意境,更善于将自己的本意融入在言辞中。博客的背景也变成两只被勾勒得格外精细的工笔画蝴蝶,一只蓝,一只紫,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显得古色古香,别有一番清雅。
我博客的访客不知不觉多了起来,留言也渐渐多了,但我知道,仅凭幼时的那一点灵气是不可能继续写好诗的,所以我不断加深自己的阅读,反复品味诗词中的意味,感受诗中的意境,文学功底也因此得到了提升。了解一些世事的沧桑与无奈,我的博文也多了一分思考。
虽然现在微博比博客更流行,但我依然坚持将文章发表在博客上。因为,它是我通向互联网的第一站,也是伴我走过五年的伙伴,它让我注重完善自己的素养,不断鼓励我去创作,实现我让更多人看我的作品的梦想。
这就是我的E故事——与博客一起成长的一段美丽而清隽的回忆。
(指导老师 张晓红)
从小我就喜欢写作,时不时灵感乍现,一首小诗便有了。刚开始只是给爸爸妈妈看,后来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作品,我的网络E生活拉开了帷幕——
红蝴蝶
在妈妈同学的帮助下,七岁的我建立起了网络的第一站——博客。博客的背景皮肤是小木偶匹诺曹的故事:在钴蓝色的天空下,最右边的匹诺曹在小房子里酣睡;在小房子外面的匹诺曹急急地冲出去上学。啊哈!还有匹诺曹迷失在森林里,一脸的忧愁。小匹诺曹的鼻子又尖又长,眼睛小小的,可爱极了。
我为自己起了一个笔名:红蝴蝶。从此,我这只小巧的蝴蝶便在网络这个广阔无边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个小小的角落,勾勒出一首又一首的小诗,一篇又一篇的小短文。
朋友们的评论不断鼓舞着我,哪怕是在坐车回家的路上,我都会想出几句诗来,所以博客上每天都有一篇热气腾腾的小诗出炉。
紫蝶
渐渐地,我的诗文脱离了一些童真、一些幼稚,不再沉湎于童话世界。已经四年级了,我换了一个笔名——紫蝶。也许是因为我的外貌上还是那只小蝴蝶,只不过心情换成神秘的紫色了。博客的皮肤也变成了一弯明月,带着恬静的微笑潜在蔚蓝色的夜空上,望着远处的村庄。
我沉醉于泰戈尔的《飞鸟集》,诵读唐诗宋词元曲的情怀,轻吟《繁星·春水》中那宛如一声青磬敲在玉石上的脆响般的诗句。慢慢地,我开始写带有一丝忧愁气息的字句了,虽然还不能摆脱幼稚的笔调。我的博客来了一些陌生的客人,他们似乎挺喜欢我的文章和诗,还留言:“童稚中带有一点忧愁与深度,加油哦!”有些人还加我为好友,互相分享心得,想想怎么写才更有韵味,要不要押韵,等等。这一切,都在不断地鼓励着我去创作。
蟹王子·沉沉
在备战小升初的前夕,我这只蝶又改变了。一个叫“蟹王子·沉沉”的人展现在大家面前。但,我还是我,只不过心路历程又经历了一次大变革,像突然转了一个弯,来到了不同的轨道上。这时的我更倾向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般清词丽句的意境,更善于将自己的本意融入在言辞中。博客的背景也变成两只被勾勒得格外精细的工笔画蝴蝶,一只蓝,一只紫,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显得古色古香,别有一番清雅。
我博客的访客不知不觉多了起来,留言也渐渐多了,但我知道,仅凭幼时的那一点灵气是不可能继续写好诗的,所以我不断加深自己的阅读,反复品味诗词中的意味,感受诗中的意境,文学功底也因此得到了提升。了解一些世事的沧桑与无奈,我的博文也多了一分思考。
虽然现在微博比博客更流行,但我依然坚持将文章发表在博客上。因为,它是我通向互联网的第一站,也是伴我走过五年的伙伴,它让我注重完善自己的素养,不断鼓励我去创作,实现我让更多人看我的作品的梦想。
这就是我的E故事——与博客一起成长的一段美丽而清隽的回忆。
(指导老师 张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