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文化凹地 打造教育高地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axue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暇读报看到一个新词“凹地效应”,感到新奇但不得其解,遂查阅资料得知:“凹地效应”又称“凹地聚集效应”,就是指某个事物因为具有某些特征或优点,从而对某些事物产生一种吸引力,使这些事物向这个地方聚集。仔细品来,感觉寓意确实深刻,一所学校如果能营造一片校园文化凹地,让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诸如先进办学理念,优秀师资、优秀学生等各种因素都聚集到学校,肯定能建设成一所具有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的特色学校,从而打造出一块让人民高度满意的教育高地。
  要营造文化凹地,校园文化需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活跃但不缺谦逊
  
  学校能否发展成为特色学校,能否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努力建设学校浓厚活跃的文化氛围,营造出人人热爱学校,人人关心学校,师生始终保持奋发有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学校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比如在学校醒目的位置设置激励语、警示语,让学校的一墙一树,一砖一瓦,都成为育人的载体,让教育无处不在;比如举办学生手抄报比赛、黑板报比赛、书画展、诗歌朗诵比赛,才艺比拼、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可以使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活跃,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不能只陶醉于校园文化的活跃,还应将“谦逊”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谦逊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要经常向其他学校学习,不能骄傲自满,要虚心学习,包括向不如自己的学校学习,扬他人之长,避自己之短,这样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发展。
  
  独特而兼具包容
  
  校园文化独具特色是一所学校最亮丽的名片。然而独特的校园文化,不是天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淀、不断创造出来的。所以,一所学校要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比如在校园最显眼的位置,走廊、车棚、办公室中布置师生健康向上的书画作品;把校本教研建构成一种适合师生共同生长的文化土壤;倡导教师不断学习与反思;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改变教师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这都是独特校园文化的体现。每所学校的校园文化都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自己校园文化风格的基础上,还应有广泛接受、吸纳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博大的包容之心,以自有文化为底蕴,以外来优秀文化为补充,形成多样的独特校园文化。
  
  传承且力求创新
  
  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形成不容易,形成之后必须传承下去,这对一所学校很重要。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传统可以使师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并培养学生学习优秀校友、为母校争光的荣誉感。但是校园文化是动态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东西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因此一所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不仅要传承学校的历史文化,而且要适时反映出学校的新动态、新发展,要力求创新,在创新中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对立的,但也是统一的,必须根据学校的特点恰当地解决好,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在传承中创造出更具现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来,从而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严谨却不失人本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重在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使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制度文化就是校园精神,是校风、学风、教风的集中体现,具有规范性、渗透性、持久性,具有导向、约束作用。要摘校园文化,就需要严肃、严谨、严密。但校园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全面发展,所以要让校园文化走进师生的心田,触及师生的灵魂,充分展示学校的文化特色,达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以人为本,以教师、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是一所学校发展好坏的关键。
  要营造一片校园文化的凹地,需要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作保障,制度文化要强调以人为本,要体现对人格的尊重,使领导、教师、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需要全体师生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努力构建团结协作、关系和谐的学校精神文化,这既是学校保持、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需要,又是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活力的动力源泉。
其他文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然而近年来,由于自杀、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一个个正值豆蔻年华鲜活的生命过早逝去,令人万分惋惜。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如何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织起一张细密牢固的生命“防护网”,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径进行:    构网——领导重视,精心筹划    生命最为可贵,安全重于泰山,构建生命“防护网”,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学校需要改善办学条件,排查和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加强德育处、保卫
校园安全问题,现如今有点儿“谈安色变”的味道,尤其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班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班主任,为了学生的人身不受到意外伤害,往往以安全的名义禁锢学生的校园行为:不得随意进行户外活动,不得课间追逐打闹,不得开展竞技性比赛等等。但是,校内学生意外事故还是频频发生,甚者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纵观网络传媒所见所闻,周边学校通报。不难发现校内意外伤害事件,主要集中在课间、课堂、寝室等区域,现聊
校园的操场,不大  却装满了两千多孩子成长的欢笑  更寄托着四千余父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校园的教学楼,不高  但它是孩子们放飞理想的殿堂  也是同学们张扬个性的舞台  又是师生教学相长的乐园  孩子们清澈的眼睛  在这里,明亮  老师们乌黑的头发  在这里,变白  操场上  孩子们身轻如燕,翩翩飞舞  教室里  书声琅琅,书韵飘香  这里,充盈着诗意的灵感  这里,闪动着智慧的灵光  这里,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