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中国来看,2008无疑是光进铜退的元年。随着年初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先后进行了EPON(光纤接入设备)的大宗采购,掀起了光网络接入设备市场的热潮。紧接着中国电信开始进行40Gbps光网络设备测试,又让业界对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传输网络建设市场充满了信心。
在日前由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主办的光网络新业务论坛上,来自国内光网络领域的诸多专家以及运营商代表对光网络的下一步演进做了系统性展望,并将关注焦点锁定在PTN(分组传送网),尤其是其中初显光芒的TMPLS上。
TMPLS初显光芒
在迈向完全IP业务传递架构的过程中,为保护已有的、基于电路业务的收入和盈利,运营商需要将网络投资专注于未来可用、可使其对每比特成本结构进行优化的新技术上。
在城域网中,由于所承载的业务特性发生了变化,设备的升级与替代在所难免。“从发展趋势来看,PTN网络将是主流技术。”张成良说,“运营商选择PTN是早晚的事情,我们已经意识到这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但更关键的是,业界能否及时推出合适的设备。”
事实上有三种甚至更多的标准致力于构建分组传送的网络,如TMPLS、PBT/PBB、RPR等。其中,TMPLS是ITU-T SG15定义的基于MPLS技术的面向连接的包传送技术。它是将数据通信技术同电信网络有效结合的一个技术。由于同IP/MPLS网络具有一致的基础技术,它被看作MPLS从核心网络向城域网和接入网的自然延伸。
“在目前几种主流的PTN技术中,TMPLS在架构、功能和标准化方面最为先进。”阿尔卡特朗讯亚太光网络事业部CTO VasileRadoaca在主题演讲中认为。TMPLS选择了MPLS体系中有利于数据业务传送的一些特征,抛弃了IETF为MPLS定义的繁复的控制协议族,简化了数据平面,并增加了ITU-T传送风格的保护倒换和OAM功能。TMPLS被设计成与它的客户信号和控制网络独立,并不限定要使用某种特定的控制协议。这给网络运营商选择不同的控制平面、管理平面和承载不同的用户业务留下空间。
目前,TMPLS的主要支持厂商包括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马可尼、华为、富士通等主流设备商。而包括沃达丰、德国电信、NTT等在内的全球主要运营商都已经开始基于TMPLS进行分组传送网络架构的部署。
业务引导全IP平滑演进
当运营商的整个业务都在向IP化发展的时候,网络结构和传输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出现的问题是,现有的传输网将来会不会被全IP完全吞噬?新的IP传送网建设应当如何跟现有网络相结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副院长刘涛谈到中国移动业务网的需求趋势时说:“将来中国移动所有业务基本上都将归并到数据承载网上,即IP专网和CMNET(中国移动GPRS网络的两个接入点之一)。在省际范围内,无论是IP专网还是CMNET,今后两年内的新增电路需求将逐步向大颗粒过渡,155M电路将退出而转向发展1G、2.5G和10G。”
“全IP是一种泛指,它更多强调的是将来各种业务信号会普遍采用IP格式。”张成良说,“但这并不等同于网络就是一张端到端的IP网络,中间有可能经过以太网、传送网的承载。全IP不能理解为全部用路由器组网替代。”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光网络事业部负责人桑须雷认为,在目前的网络上面向分组传送,应当提供一种无缝式的迁移,不管对骨干网还是以太网,都提供同样的服务。在骨干层上面,对于IP的大颗粒,以及最明显的业务需要,可能最合理的选择就是通过POS及GE口直接进入系统。像阿尔卡特朗讯1850系列解决方案,或者是其他厂商的方案,肯定是要兼容现网。在实施上,可以引入PTN网络的系统,组成一个子网络,并进行逐步的扩展。
在日前由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主办的光网络新业务论坛上,来自国内光网络领域的诸多专家以及运营商代表对光网络的下一步演进做了系统性展望,并将关注焦点锁定在PTN(分组传送网),尤其是其中初显光芒的TMPLS上。
TMPLS初显光芒
在迈向完全IP业务传递架构的过程中,为保护已有的、基于电路业务的收入和盈利,运营商需要将网络投资专注于未来可用、可使其对每比特成本结构进行优化的新技术上。
在城域网中,由于所承载的业务特性发生了变化,设备的升级与替代在所难免。“从发展趋势来看,PTN网络将是主流技术。”张成良说,“运营商选择PTN是早晚的事情,我们已经意识到这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但更关键的是,业界能否及时推出合适的设备。”
事实上有三种甚至更多的标准致力于构建分组传送的网络,如TMPLS、PBT/PBB、RPR等。其中,TMPLS是ITU-T SG15定义的基于MPLS技术的面向连接的包传送技术。它是将数据通信技术同电信网络有效结合的一个技术。由于同IP/MPLS网络具有一致的基础技术,它被看作MPLS从核心网络向城域网和接入网的自然延伸。
“在目前几种主流的PTN技术中,TMPLS在架构、功能和标准化方面最为先进。”阿尔卡特朗讯亚太光网络事业部CTO VasileRadoaca在主题演讲中认为。TMPLS选择了MPLS体系中有利于数据业务传送的一些特征,抛弃了IETF为MPLS定义的繁复的控制协议族,简化了数据平面,并增加了ITU-T传送风格的保护倒换和OAM功能。TMPLS被设计成与它的客户信号和控制网络独立,并不限定要使用某种特定的控制协议。这给网络运营商选择不同的控制平面、管理平面和承载不同的用户业务留下空间。
目前,TMPLS的主要支持厂商包括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马可尼、华为、富士通等主流设备商。而包括沃达丰、德国电信、NTT等在内的全球主要运营商都已经开始基于TMPLS进行分组传送网络架构的部署。
业务引导全IP平滑演进
当运营商的整个业务都在向IP化发展的时候,网络结构和传输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出现的问题是,现有的传输网将来会不会被全IP完全吞噬?新的IP传送网建设应当如何跟现有网络相结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副院长刘涛谈到中国移动业务网的需求趋势时说:“将来中国移动所有业务基本上都将归并到数据承载网上,即IP专网和CMNET(中国移动GPRS网络的两个接入点之一)。在省际范围内,无论是IP专网还是CMNET,今后两年内的新增电路需求将逐步向大颗粒过渡,155M电路将退出而转向发展1G、2.5G和10G。”
“全IP是一种泛指,它更多强调的是将来各种业务信号会普遍采用IP格式。”张成良说,“但这并不等同于网络就是一张端到端的IP网络,中间有可能经过以太网、传送网的承载。全IP不能理解为全部用路由器组网替代。”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光网络事业部负责人桑须雷认为,在目前的网络上面向分组传送,应当提供一种无缝式的迁移,不管对骨干网还是以太网,都提供同样的服务。在骨干层上面,对于IP的大颗粒,以及最明显的业务需要,可能最合理的选择就是通过POS及GE口直接进入系统。像阿尔卡特朗讯1850系列解决方案,或者是其他厂商的方案,肯定是要兼容现网。在实施上,可以引入PTN网络的系统,组成一个子网络,并进行逐步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