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988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阅读策略,“推测”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测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概括起来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既要以全局性的视野去考虑问题,也要从细微之处着手深入探究。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推测;策略;应用
  一、阅读理解,因“推测”而精彩
  《浙江省初中生学业考试说明》在“读”的要求中指出: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或归纳主旨大意,理解故事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并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阅读理解是中考试题中的“重头戏”,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点题型。以绍兴市历年中考试卷为例,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中,事实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所占的比例最高,且推理判断题的比重第一次超越了事实细节题。而2011年中考,细节理解题数量占绝对优势,共有10题,主旨大意题占3题,词义猜测题、推理判断题各1题。
  做好阅读理解题需要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如果策略运用得当、得法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正确率。研究证明,相对于低分者,阅读理解得高分者往往善于运用阅读策略。谈到经验,他们会说,“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我会根据上下文推测它的意思”,“我会抓住语段的主题句把握文章的主旨”。而低分者,不能熟练使用认知策略,在阅读中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对阅读策略具体操作的技巧,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去捕捉有效的信息,因而不能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不会利用阅读中所附的图片或图表来理解文章;阅读中,学生习惯逐字逐句翻译,依赖汉语来理解句子,阅读速度慢,理解上容易出错。
  作为其中一种阅读策略,推测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加快阅读速度,减轻大脑信息处理负担。推测是指个体充分挖掘、利用阅读语段中的有效信息如文章标题、主题句、首句或尾句、上下文线索等来推断猜测文章的主旨大意、思想观点、词汇的含义及意义。阅读中如果要考虑的选择可能性越小,阅读速度就越快,阅读效率就越高。推测性阅读意味着大脑不必在分析那些不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形上浪费时间。阅读理解中善于运用推测策略将大大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阅读理解将因“推测”而精彩!
  二、推测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推测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概括起来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既要以全局性的视野去考虑问题,也要从细微之处着手深入探究。
  (一)大处着眼,准确解答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
  标题是文章的题眼,是对原文的提炼、概括和浓缩。好的标题往往用最简练的形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它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利用和挖掘标题的信息,将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阅读专栏“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该语篇的标题就以设问的形式体现了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但目前绝大多数阅读理解的文章是没有标题的,此时要通过查找主题句、略读、根据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等方法来推测。
  1.根据主题句来推测
  通常,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的,而这个中心意思往往可以用一个句子来概括,这个能统领全段或者全篇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就叫主题句。要理解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把握主题句是相当关键的。一般来说,主题句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意思表述概括;句子结构相对简单;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必定是用来解释、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述的主题思想的。在一个段落中,大部分主题句的位置有三种情况:(1)主题句在段首。根据统计,这是英语文章中最常见的段落结构。第一句就开门见山介绍段落的主旨,对文章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学生明确这方面的知识就能明确把握中心意思。(2)主题句在段末。用归纳法写文章时,表述细节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在后,并以此结尾。这种位于句末的主题句是对前面细节的归纳或总结。(3)主题句也有在文章中间的,还有的文章无明显的中心句,它隐含在文章中,这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总结。找到或能概括主题句,就能把握段落的中心意思。
  2.善用略读来推测
  略读,是指为了快速抓住文章的大意而进行的快速阅读。它是有选择的跳跃式的阅读,可按如下三个步骤开展:(1)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2)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3)浏览一些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词。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阅读专栏中的“阅读策略”告诉我们:“The title can be helpful for you to understand a text. It is also a good idea to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before you read.”按照上述三步阅读法,在第一步中就抓住了文章的主题句。篇首段开宗明义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People often remember what they were doing when they heard the news of important events in history.”
  3.熟悉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
  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有: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过程顺序,或例证法、定义法、分类法、因果法、演绎法、归纳法、比较与对比法等。熟悉段落的扩展方式对于捕捉主题句和划分段落层次十分有利。句子层次上的结构推测可以帮助读者忽略冗余信息,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比如按时间顺序的段落,往往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展开,回顾历史事件以及讲解一个过程等。可通过抓住其表示时序的词如first,second,third,at first, then finally等,作为段落展开方式的信号标志。开头一句极有可能就是本段的主题句。如:There are three steps involved in making a woodcut. The first step is to cut a pattern on a flat block of wood. Second, spread printer’s ink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wood block. Third, press the inked block against a sheet of paper. When the ink has bride on the paper, your woodcut is finished.首句即为主题句,本段的中心是介绍木刻画(woodcut)的三个制作步骤。
其他文献
点拨,是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学生陷入窘境,或思维“打结成乱麻”,或偏离正常“轨道”时,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在当“点”之时,当“点”之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冲破障碍,激活思维。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即适机点拨。实践也证明:教师适时、恰当、有效的点拨,可以化迷茫为清晰,化粗浅为深入,实现错对交替的质的飞跃,使课堂锦上添花。  一
在新课程不断展开的今天,在高考“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要求下,使新材料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更具有效性、艺术性、感染力和持久的影响力,从而让历史走近学生、让学生深入历史,提高他们的历史成绩、历史素养和基本的公民素质,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本人尝试着开了《百家争鸣》这节公开课。这是我们课题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之一,在全县范围内开设,受到了一致好评
摘 要: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在备受争议中艰难前行,其高耗低能的结果,往往是由于施教者(教师)造成的。施教不当而导致学生作文出现很多问题,施教者还是应当从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入手,从教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等方面找准突破口,以提升学生整体的作文素养。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矛盾;实效  作文是戴着镣铐舞蹈的艺术:它既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独立表达的过程,是学生心灵的倾诉、智慧的闪耀,又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摘 要]  创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需要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基本能力,实现学生独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反思  一、引言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验)》,新课标开宗明义,将课程总目标提炼为简洁又内涵丰富的几个字,即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究竟何为信息素养,新课标中也给
失败与成功是学习的孪生兄弟,它们都如影随形。所以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提炼蕴含于错误中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感悟到,犯错误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尝试的过程,是一个走了点弯路的探索过程,也是自己最朴实的思想经验不足的暴露过程。允许、包容、接纳学生的错误,并引领学生学会正视错误,科学地解读错误,让学习释放出最抢镜的活力,也成为新的学习探索的力量之源。在此,以三则简便计算学习案例为媒,粗浅地谈谈教师如何巧用错误,使
摘 要:课堂练笔应当基于文本特点,从儿童出发,注重激发儿童情感,把握好训练时机,并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与运用表达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关键词:课堂练笔;表达形式;儿童情感  一、三次课堂练笔课例展示  在一次全市组织的骨干教师课堂风采展示活动中,笔者聆听了一位省特级教师的展示课,该教师执教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教者在课堂上安排了三次练笔。  第一次练
摘 要:本文以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成果转化为依托,围绕《营养与健康》教材开发,总结了以照护对象需求为核心的模块开发标准、以案例为切入点的教材编写标准、以世界技能标准WSS为依据的课程评价标准,探索了世赛背景下教材开发中传承、融合、创新的总体构思。  关键词:世赛 营养与健康 案例  课 题:《营养与健康》教材开发与编写作为2019年人社部立项的世赛成果转化健康与社会照
特级教师王菘舟曾经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同情心和孩子式的思维方式以及表达方式都与诗人的气质相通。儿童诗以其清纯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奏颂扬了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童心之美,因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何引导孩子亲近儿童诗,与诗为友,感受诗歌独特的魅力,让孩子的心灵在诗情画意中释放,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与诗亲近,兴致勃勃  指导儿童选择合适的
一、2009年高考英语阅读命题理念    阅读理解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遵循《2009年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思路与往年的基本一致,全面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目的角度来说,今年高考英语卷阅读题目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阅读水平。没有偏难偏怪的题目,具体题目的设计都是围绕高考考试大纲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而来,包括理解文章主旨或要点;理解文章中的细节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
新课改推行后,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课堂,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成为中学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为此,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个人都在为着同一个目标进行尝试,在此背景下2012年11月底江阴市山观中学与无锡洛社高级中学就如何上好历史课进行研讨,举行同课异构活动,双方学校老师互相学习。笔者有幸参聆听了双方老师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一课,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