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阅读策略,“推测”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测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概括起来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既要以全局性的视野去考虑问题,也要从细微之处着手深入探究。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推测;策略;应用
一、阅读理解,因“推测”而精彩
《浙江省初中生学业考试说明》在“读”的要求中指出: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或归纳主旨大意,理解故事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并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阅读理解是中考试题中的“重头戏”,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点题型。以绍兴市历年中考试卷为例,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中,事实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所占的比例最高,且推理判断题的比重第一次超越了事实细节题。而2011年中考,细节理解题数量占绝对优势,共有10题,主旨大意题占3题,词义猜测题、推理判断题各1题。
做好阅读理解题需要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如果策略运用得当、得法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正确率。研究证明,相对于低分者,阅读理解得高分者往往善于运用阅读策略。谈到经验,他们会说,“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我会根据上下文推测它的意思”,“我会抓住语段的主题句把握文章的主旨”。而低分者,不能熟练使用认知策略,在阅读中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对阅读策略具体操作的技巧,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去捕捉有效的信息,因而不能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不会利用阅读中所附的图片或图表来理解文章;阅读中,学生习惯逐字逐句翻译,依赖汉语来理解句子,阅读速度慢,理解上容易出错。
作为其中一种阅读策略,推测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加快阅读速度,减轻大脑信息处理负担。推测是指个体充分挖掘、利用阅读语段中的有效信息如文章标题、主题句、首句或尾句、上下文线索等来推断猜测文章的主旨大意、思想观点、词汇的含义及意义。阅读中如果要考虑的选择可能性越小,阅读速度就越快,阅读效率就越高。推测性阅读意味着大脑不必在分析那些不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形上浪费时间。阅读理解中善于运用推测策略将大大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阅读理解将因“推测”而精彩!
二、推测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推测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概括起来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既要以全局性的视野去考虑问题,也要从细微之处着手深入探究。
(一)大处着眼,准确解答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
标题是文章的题眼,是对原文的提炼、概括和浓缩。好的标题往往用最简练的形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它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利用和挖掘标题的信息,将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阅读专栏“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该语篇的标题就以设问的形式体现了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但目前绝大多数阅读理解的文章是没有标题的,此时要通过查找主题句、略读、根据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等方法来推测。
1.根据主题句来推测
通常,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的,而这个中心意思往往可以用一个句子来概括,这个能统领全段或者全篇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就叫主题句。要理解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把握主题句是相当关键的。一般来说,主题句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意思表述概括;句子结构相对简单;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必定是用来解释、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述的主题思想的。在一个段落中,大部分主题句的位置有三种情况:(1)主题句在段首。根据统计,这是英语文章中最常见的段落结构。第一句就开门见山介绍段落的主旨,对文章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学生明确这方面的知识就能明确把握中心意思。(2)主题句在段末。用归纳法写文章时,表述细节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在后,并以此结尾。这种位于句末的主题句是对前面细节的归纳或总结。(3)主题句也有在文章中间的,还有的文章无明显的中心句,它隐含在文章中,这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总结。找到或能概括主题句,就能把握段落的中心意思。
2.善用略读来推测
略读,是指为了快速抓住文章的大意而进行的快速阅读。它是有选择的跳跃式的阅读,可按如下三个步骤开展:(1)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2)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3)浏览一些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词。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阅读专栏中的“阅读策略”告诉我们:“The title can be helpful for you to understand a text. It is also a good idea to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before you read.”按照上述三步阅读法,在第一步中就抓住了文章的主题句。篇首段开宗明义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People often remember what they were doing when they heard the news of important events in history.”
3.熟悉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
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有: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过程顺序,或例证法、定义法、分类法、因果法、演绎法、归纳法、比较与对比法等。熟悉段落的扩展方式对于捕捉主题句和划分段落层次十分有利。句子层次上的结构推测可以帮助读者忽略冗余信息,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比如按时间顺序的段落,往往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展开,回顾历史事件以及讲解一个过程等。可通过抓住其表示时序的词如first,second,third,at first, then finally等,作为段落展开方式的信号标志。开头一句极有可能就是本段的主题句。如:There are three steps involved in making a woodcut. The first step is to cut a pattern on a flat block of wood. Second, spread printer’s ink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wood block. Third, press the inked block against a sheet of paper. When the ink has bride on the paper, your woodcut is finished.首句即为主题句,本段的中心是介绍木刻画(woodcut)的三个制作步骤。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推测;策略;应用
一、阅读理解,因“推测”而精彩
《浙江省初中生学业考试说明》在“读”的要求中指出: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或归纳主旨大意,理解故事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并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阅读理解是中考试题中的“重头戏”,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点题型。以绍兴市历年中考试卷为例,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中,事实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所占的比例最高,且推理判断题的比重第一次超越了事实细节题。而2011年中考,细节理解题数量占绝对优势,共有10题,主旨大意题占3题,词义猜测题、推理判断题各1题。
做好阅读理解题需要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如果策略运用得当、得法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正确率。研究证明,相对于低分者,阅读理解得高分者往往善于运用阅读策略。谈到经验,他们会说,“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我会根据上下文推测它的意思”,“我会抓住语段的主题句把握文章的主旨”。而低分者,不能熟练使用认知策略,在阅读中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对阅读策略具体操作的技巧,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去捕捉有效的信息,因而不能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不会利用阅读中所附的图片或图表来理解文章;阅读中,学生习惯逐字逐句翻译,依赖汉语来理解句子,阅读速度慢,理解上容易出错。
作为其中一种阅读策略,推测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加快阅读速度,减轻大脑信息处理负担。推测是指个体充分挖掘、利用阅读语段中的有效信息如文章标题、主题句、首句或尾句、上下文线索等来推断猜测文章的主旨大意、思想观点、词汇的含义及意义。阅读中如果要考虑的选择可能性越小,阅读速度就越快,阅读效率就越高。推测性阅读意味着大脑不必在分析那些不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形上浪费时间。阅读理解中善于运用推测策略将大大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阅读理解将因“推测”而精彩!
二、推测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推测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概括起来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既要以全局性的视野去考虑问题,也要从细微之处着手深入探究。
(一)大处着眼,准确解答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
标题是文章的题眼,是对原文的提炼、概括和浓缩。好的标题往往用最简练的形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它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利用和挖掘标题的信息,将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阅读专栏“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该语篇的标题就以设问的形式体现了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但目前绝大多数阅读理解的文章是没有标题的,此时要通过查找主题句、略读、根据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等方法来推测。
1.根据主题句来推测
通常,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的,而这个中心意思往往可以用一个句子来概括,这个能统领全段或者全篇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就叫主题句。要理解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把握主题句是相当关键的。一般来说,主题句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意思表述概括;句子结构相对简单;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必定是用来解释、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述的主题思想的。在一个段落中,大部分主题句的位置有三种情况:(1)主题句在段首。根据统计,这是英语文章中最常见的段落结构。第一句就开门见山介绍段落的主旨,对文章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学生明确这方面的知识就能明确把握中心意思。(2)主题句在段末。用归纳法写文章时,表述细节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在后,并以此结尾。这种位于句末的主题句是对前面细节的归纳或总结。(3)主题句也有在文章中间的,还有的文章无明显的中心句,它隐含在文章中,这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总结。找到或能概括主题句,就能把握段落的中心意思。
2.善用略读来推测
略读,是指为了快速抓住文章的大意而进行的快速阅读。它是有选择的跳跃式的阅读,可按如下三个步骤开展:(1)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2)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3)浏览一些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词。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阅读专栏中的“阅读策略”告诉我们:“The title can be helpful for you to understand a text. It is also a good idea to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before you read.”按照上述三步阅读法,在第一步中就抓住了文章的主题句。篇首段开宗明义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People often remember what they were doing when they heard the news of important events in history.”
3.熟悉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
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有: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过程顺序,或例证法、定义法、分类法、因果法、演绎法、归纳法、比较与对比法等。熟悉段落的扩展方式对于捕捉主题句和划分段落层次十分有利。句子层次上的结构推测可以帮助读者忽略冗余信息,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比如按时间顺序的段落,往往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展开,回顾历史事件以及讲解一个过程等。可通过抓住其表示时序的词如first,second,third,at first, then finally等,作为段落展开方式的信号标志。开头一句极有可能就是本段的主题句。如:There are three steps involved in making a woodcut. The first step is to cut a pattern on a flat block of wood. Second, spread printer’s ink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wood block. Third, press the inked block against a sheet of paper. When the ink has bride on the paper, your woodcut is finished.首句即为主题句,本段的中心是介绍木刻画(woodcut)的三个制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