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激励教育的策略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in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升级和优化,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力度以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成长。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激励式教育法,通过激励学生,借助不同的激励教育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不断发现自己的才能,使学生能够快乐、健康成长,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发展。因此,本文以小学高年级为例,通过分析激励教育的特点和意义,提出新的激励教育对策,为班主任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新课改;高年级;班主任;激励教育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下,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和方法在小学阶段以不再适用,逐渐暴露出一定的弊端,不利于小学生生理、心理和成绩等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班主任了解和关心学生,降低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通过在素质教育推动下,激励教育管理对策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通过明确激励教育的意义和特点,能够帮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正确应用激励教育管理法,提高班级管理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一、激励教学法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的特点
  在素质教育推动下,衍生出了新的小学班级管理办法。其中,激励教学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而言,更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激励教育管理办法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和个性,使学生能够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下,不断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班主任是小学生成长阶段重要的角色之一,在班主任引导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引入激励教育法,能够更好地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得学生身心得到发展。另外,班主任通过应用激励教育法,能够改善班级班风,提高班级凝聚力。
  二、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开展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应用和开展激励教育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学生最常见、最信赖的老师,在小学成长道路上,班主任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相比于其他学科的科任教师而言,班主任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学科教育,还需要对学生的品德和个性进行培养,班主任的培养方法直接关系到未来学生个性的成长和德智体美的发展。在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引入激励教育法,能够有效填补传统班级管理中的不足,使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能够更好的开展因材施教原则。通过采用激励教育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班级的主人,使教师站在鼓励、表扬的角度看待学生,能够帮助班主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能够主动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使学生不断完善和健全自己的人格。
  三、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激励教育的策略
  第一,通过日常关怀进行激励教育。在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采用激励教育时,首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班主任只有时刻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才能从日常各种细小的细节中发现学生的美和优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教育。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关注,还需要观察学生的生活情况,通过日常关怀,激励学生不断成长。例如,班主任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管理时,由于学生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留心观察,观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利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近期学习、生活情况,对学生进行激励。通过日常关怀,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自信心,感受到来自学校、班级的温暖。
  第二,采用表扬鼓励方式进行激励教育。一般来说,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智还较为幼稚,在遇到烦恼、挫折以后,没有及时被开导和引导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往往而言,当小学生受到挫折、打击时,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会导致学生心理不良情绪被放大,不利于学生成长,使学生变得不自信、自卑。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需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心理表现,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及时引导,通过采用表扬鼓励方式进行激励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性,班主任在采用表扬鼓励方式进行激励教育时,通过在班级活动、考试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扬。例如,在班级中,有的同学喜欢跳舞,但是怕被嘲笑,不敢在班级才艺表演中展示自己,班主任通过表扬鼓励方式进行激励,在同学们面前肯定和鼓励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个性爱好得到发扬。
  第三,适当奖惩进行激励教育。班主任在采用表扬鼓励方式进行激励教育时,需要避免出现过度的表扬,避免过度奖励使得学生产生优越感,使得学生产生骄傲自满心理。班主任在开展激励教育时,除了采用表扬鼓励方式进行激励教育还可以采用适当奖惩进行激励教育,通过适当的批评,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励学生不断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改正自身的坏毛病,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不断激励学生向着优秀的方向发展。例如,对在班级管理中,不服从班主任管理的同学,班主任通过适当的批评,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改正错误的同学进行奖励,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第四,制定目标對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使学生学会从小树立学习目标,通过制定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目的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提高学生的决心,使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例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使学生能够在鼓励和激励中,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和前行。为了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班主任要对学生制定的目标进行了解,帮助学生制定实施计划,激励学生向着目标奋斗。
  第五,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进行有效约束,能够规范学生的言行,提高班级班风。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采用榜样法,通过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例如,班主任在要求学生规范自身言行时,需要做到以身作则,从细节出发,从小事上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做好带头作用,成为学生的榜样,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学习班主任身上优秀的品德,不断激励自己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对其进行班级管理时,采用激励教育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力,提升学生自我认同感,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学生能够自信、乐观、积极成长。为了能够更好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展激励教学法,班主任可以通过日常关怀进行激励教育、采用表扬鼓励方式进行激励教育、适当奖惩进行激励教育、制定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以及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芳.新课改下的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3):218.
  [2]陈艳萍,杨光卿.新课改下的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7):173-174.
其他文献
《冬天》这本绘本的画风和线条接近儿童的视觉影像,可爱且富拙趣。作者把生活里最平常的冬日生活、日常用语及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融入到图画与文字中。故事中“蓬松松、蓬蓬松松、骨碌骨碌、冷冰冰、凉丝丝、暄腾腾、热乎乎……”生动有趣的词语透露出顽皮中纯真的个性,构成了充满节奏感的画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主要是围绕学生识字而展开,以便为学生学习各学科奠定阅读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从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养成自主学习、积累生字的好习惯,因此对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加强识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小学识字能力培养提供可参考性的建议,从而
本报综合消息 4月13日-14日,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一行到深圳市开展调研教育督导工作,广东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在两天的调研活动中,调研组一行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访谈学校教师,全面了解深圳市教育督导工作情况。  13日上午,调研组召开市、区教育局局长座谈会,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汇报了深圳市教育基本情况,深圳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蔡茂洲及各区教育局局长结合调研内容,汇报了深圳市推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学科,其涵盖的知识范围主要为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甚至还会和数学或历史相联系。正因如此,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渗透多种品质或习惯的德育内容,给学生品德与思想上积极正面的引导。本文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为指引,就如何在小学科学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习惯提出几点有效途径的探讨,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摘要】对于信息化教学来说,其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收获成长,顺利提升自身实力。本文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信息社会责任”为例,探究并提出基于社会性软件平台的中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信息社会责任;教育模式;社会性软件平台  社会性平台所指就是任何一个支持人类群体沟通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几次改革,在不断深入变革中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越来越多的新教育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模式,这样给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带来了不同的新景象。加上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媒体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构建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趋势,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詞】媒体技术;小学语文;小组合作;阅读教学 
【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一线教师在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本研究以教研员作为一名“学习的领导者”的角色,组织教师教研共同体进行单元教学研究,以单元教学设计的撰写指导为切入点,引导教师进行知识建构,并提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教研活动;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  2016年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
一、前言  内蒙古高原草原地区,由于各种影响因素,尤其是水分,导致草原种类多样,除了主要的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外,还存在分布较少的草甸草原和森林草原。除草原外,内蒙古地区还存在峡谷、火山、石林等其他地形地貌,为了更加直观地感受内蒙古具有单一性和多样性的地形和地貌景观,我们以内蒙古东部地区为对象,在这个暑假进行了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是以几类典型草原为重点考察对象,以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地理要素为条件,
【摘要】推理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演绎”是重要的推理方式之一,“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人们借助它可以有条理地思考,迅速地解决问题。在“演绎”的帮助下,学生的数学思路往往能够迅速得以理清。而“理”是抽象的,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儿童要把“理”说清楚是件难事。本文试图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建构框架、连线、表格、流程、数线等数学演绎图式作为直观支撑,让儿童把说理的过程以图式的形式呈现
【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想取得高分,就要体现“深刻”。“深刻”可以使高考作文进入更高的评分级别,是高考作文取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一般议论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只要做到立意深远见解独特,议事说理能做到深入浅出,振聋发聩,令人心悦诚服,就是有思想深度的文章。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深刻立意;说理见解  “在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