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侧pilon骨折与后踝骨折的影像形态学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vero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临床上,后侧pilon骨折和后踝骨折均很常见,但二者往往难以区分。目的:比较后侧pilon骨折与后踝骨折CT图像形态学的差异,为临床上二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123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据横切面骨折线的形态分别对后侧pilon骨折及后踝骨折进行分型。测量并比较两种骨折的横切面骨折线至双踝连线夹角(α角),矢状面骨折线同水平线夹角(β角),横切面骨折块面积同胫骨远端总面积比值(FAR1),矢状面骨折块面积同骨折线顶点水平线以下胫骨总面积比值(FAR2)。结果:76例后侧pilon骨折分为3型:Ⅰ型,后外侧斜型,46例;Ⅱ型,内侧延伸单一骨块型,10例;Ⅲ型,内侧延伸双骨块型,20例。47例后踝骨折分为2型:Ⅰ型,后外侧斜型,35例;Ⅱ型,小块撕脱型,12例。51.3%(39/76)后侧pilon骨折发生距骨后侧半脱位或全脱位,8.5%(4/47)后踝骨折发生踝关节外侧半脱位。后侧pilon骨折、后踝骨折α角多变,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8);但两种骨折的β角较恒定,均接近80°,后侧pilon骨折β角显著大于后踝骨折(P=0.04)。48.0%(36/75)后侧pilon骨折FAR1≥25%,55.9%(38/68)后侧Pilon骨折FAR2≥25%。后踝骨折FAR1、FAR2均<25%。后侧pilon骨折FAR1、FAR2均显著大于后踝骨折(P=0.00,P=0.00)。结论:后侧pilon骨折与后踝骨折横切面骨折线形态多变,说明胫骨远端后侧关节内骨折所受暴力原因多变。二者矢状面骨折线都与地面基本垂直,但后侧pilon骨折与地面的垂直相关度更高。后侧pilon骨折发生踝关节脱位的概率大于后踝骨折。后侧pilon骨折块无论在横切面及矢状面的面积比均明显大于后踝骨折块。
其他文献
过去的几十年中作者不但关注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大小以及由此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也知道冠状动脉狭窄是动脉壁长期慢性病变的结果。虽然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解除
<正>下颈椎是指C3-C7。下颈椎关节脱位一般由屈曲牵张性损伤引起,常伴有脊髓压迫,可造成截瘫、死亡等严重后果[1-3]。下颈椎关节脱位可以分为双侧关节突脱位和单侧关节突脱位
<正>文章在教学设计能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制约因素,从办学定位、教学质量管理、教师的责任感、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教学设计能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
碳-碳键的构建一直以来都是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中心课题。作为目前构建碳-碳键的主要手段之一,过渡金属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传统上需要使用官能化的底物来实现碳-碳键的形成,因
系统论作为一种整体主义研究方法强调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目的性。政治系统论视域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维特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基于治理子系统间协调与整合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超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人均GDP也在不断增加。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降低,GDP增长速度
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中检修安全措施实施难题,分析了GOOSE回路不同隔离技术的实现机理及其优缺点,研究了检修机制和软压板的实现原理;考虑到现有隔离技术可靠
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电都是我国最重要的电源类型,煤电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具有重要作用。从装机、经营、投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煤电发展现状,结合需求预
龙卷风是一种由大气流动不稳定性产生的灾害天气现象,是云层中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本文探讨了龙卷风的形成过程,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