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洪如,因血气方刚、“是条汉子”,已在河北钢铁行业远近闻名。2010年,他入选“感动古冶区十大新闻人物”,他管理的企业被唐山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模式试验示范点”……
一批批兄弟企业的代表来到这里参观学习,人们惊叹,这个三年前潜亏十几亿的企业,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河北钢铁集团一位高管说,对于这家企业,我最初的想法是关闭、卖掉,不能养活这样的亏损企业;继之是看到了希望;现在,它已经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朝阳企业。
敢碰硬——聚心工程
在中国6亿吨的粗钢总产量中,不锈钢仅有1000万吨。正因为看到不锈钢市场的广阔前景,唐山钢铁集团于2003年投资81亿元,建成了唐山不锈钢公司。但因为种种原因,这棵大树却迟迟未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2008年6月25日,魏洪如走上唐山不锈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位。呈现在他面前的是:号称不锈钢公司,却没有一块不锈钢;企业和当地村民结怨,大小厂门被封堵,职工上下班还要翻墙……
魏洪如首先用打通厂门来敲开职工的心门。他连续给当地政府写报告,请求调解矛盾,并派员组成解决问题小组,专门接待来访村民。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使矛盾得到了妥善解决。厂门打开了,职工的心门也向新任领导打开了。在宣布复产的大会上,职工们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个百废待兴的企业,必须强化管理,可是工作千头万绪,选择哪项做为突破口?谁都没有想到,魏洪如选的竟是整治厕所!他说,企业的标准化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有形的,可以用图纸、制度规定出来;另一个是无形的,在每个人的心中。有形的高标准好制定,无形的高标准难建立。心中没有高标准,工作就不可能做到高标准。强化管理就是要做好每一个细节,不能有死角,第一步就要把最脏的厕所变成最干净的地方。职工们理解了领导的用意,随着一个个干净整洁的星级厕所陆续建成,大家进一步感受到了领导班子强化管理的坚强决心。接着,决策层发出动员令:攻坚克难,全方位整治环境,实现全员全过程的精细管理。职工们心顺了,劲足了,偌大个厂区整治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人的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动真情——暖心工程
魏洪如在介绍企业发展过程时,不时地强调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要真正解决以人为本的问题。
他派三名管理干部随时搜集职工对企业的意见,自己每月还要深入基层班组,要看一个最好的,总结经验及时推广;还要访一个问题最多的,和职工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办公室对职工敞开,只要是谈工作,他都热情接待。他还公布了自己的电子信箱,方便职工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给职工回信三百多封。就这样,一个严格的管理机制悄然建立起来了,违章违纪现象大大减少,管理的纠结点也逐渐理顺。
公司的办公楼是用原来的轧钢车间改装的,条件比较简陋,新办公楼的图纸早就画好了,但是却被魏洪如压下了。他重新扩建了职工食堂和浴室,食堂里随时提供自助餐和多种小炒,浴室里24小时有热水。人心就在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温暖了。
攀高峰——同心工程
公司一系列的聚心暖心举措,赢得了全体员工的同心同德。他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攻坚克难,2009年实施全方位精细管理,2010年开展全员对标,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生动局面。
原来,公司共有大大小小7个料场、66个库房。他们算了一笔账:2008年底,从原燃料直至产成品库存,资金占用高达14.86亿元,阶段库存相当于公司当年账面固定资产的53%!由此带来的巨额财务费用,压得公司喘不过气来。
优化库存的攻坚战打响了。这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也是一场新旧理念的碰撞。“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背水一战治理库存!”魏洪如面对各种各样的议论,率领大家边疏导、边整治、边推进。他们打破旧的管理体制,按照“以物流管理为主线”的总体思路,重新划分了库存管理责任体系,由过去财务部负责库存管理与考核,改为生产部负责库存管理,财务部负责库存资金占用考核。财务部的最终考核,不以职能部门自报数量或相关票据为准,而是以生产部现场盘库的实物数据为准。历经三个月整治,原分属于4个作业部的55个二级库房被取消,11个库房完成搬迁,并新建了设备综合库房,集中存放相关物资。
当记者踏入挂有星级标志的综合库房时,不禁为之赞叹:地面光可鉴人,分三层立体存储的备品备件,全部按照“四码定位”、“五五码放”方式有序存放,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提高了效率。2011年3月,公司存货资金占用降至4.34亿元,实现了年初提出的4.4亿元的库存资金占用目标,仅此一项,一年便减少财务支出4500万元!
不锈钢属于高技术含量的钢材精品,生产难度大,工艺要求严,其主要原料镍铬等合金价格昂贵。因此,大部分生产不锈钢的企业都是微利甚至亏损。而魏洪如却率领全体职工,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坚持生产不锈钢。他们将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供货厂家,合金采购追踪到生产单位的生产车间,以确保原料的质量稳定。他们三次到山东、保定了解石灰矿山的情况,将问题消灭在原料的源头。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实现了不锈钢产品的批量生产。从2010年7月15日至年底,公司冶炼不锈钢五个炉役,生产不锈钢产品43000余吨,用户称赞他们“起点高、进步快”。
从敢炼到能炼,不锈钢公司走活了一盘好棋,“不锈钢理念”也由此而生,带动着企业进一步实现全面升级。他们推行的“主人区域负责制”,形成了事事有安排、事事有标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考核的良好氛围。2010年,公司有11项指标进入行业前十名,其中转炉合金料消耗排名第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排名第二,带钢成材率、带钢工序能耗、存货周转天数排名第三。2011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已跃居同行业第一名。
不锈钢公司变了,变得外观更加靓丽,内涵更加厚重,前景更加美好;不锈钢人变了,变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充满自信,更加憧憬未来。魏洪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实践,又一次证明了文化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强大作用。
一批批兄弟企业的代表来到这里参观学习,人们惊叹,这个三年前潜亏十几亿的企业,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河北钢铁集团一位高管说,对于这家企业,我最初的想法是关闭、卖掉,不能养活这样的亏损企业;继之是看到了希望;现在,它已经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朝阳企业。
敢碰硬——聚心工程
在中国6亿吨的粗钢总产量中,不锈钢仅有1000万吨。正因为看到不锈钢市场的广阔前景,唐山钢铁集团于2003年投资81亿元,建成了唐山不锈钢公司。但因为种种原因,这棵大树却迟迟未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2008年6月25日,魏洪如走上唐山不锈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位。呈现在他面前的是:号称不锈钢公司,却没有一块不锈钢;企业和当地村民结怨,大小厂门被封堵,职工上下班还要翻墙……
魏洪如首先用打通厂门来敲开职工的心门。他连续给当地政府写报告,请求调解矛盾,并派员组成解决问题小组,专门接待来访村民。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使矛盾得到了妥善解决。厂门打开了,职工的心门也向新任领导打开了。在宣布复产的大会上,职工们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个百废待兴的企业,必须强化管理,可是工作千头万绪,选择哪项做为突破口?谁都没有想到,魏洪如选的竟是整治厕所!他说,企业的标准化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有形的,可以用图纸、制度规定出来;另一个是无形的,在每个人的心中。有形的高标准好制定,无形的高标准难建立。心中没有高标准,工作就不可能做到高标准。强化管理就是要做好每一个细节,不能有死角,第一步就要把最脏的厕所变成最干净的地方。职工们理解了领导的用意,随着一个个干净整洁的星级厕所陆续建成,大家进一步感受到了领导班子强化管理的坚强决心。接着,决策层发出动员令:攻坚克难,全方位整治环境,实现全员全过程的精细管理。职工们心顺了,劲足了,偌大个厂区整治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人的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动真情——暖心工程
魏洪如在介绍企业发展过程时,不时地强调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要真正解决以人为本的问题。
他派三名管理干部随时搜集职工对企业的意见,自己每月还要深入基层班组,要看一个最好的,总结经验及时推广;还要访一个问题最多的,和职工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办公室对职工敞开,只要是谈工作,他都热情接待。他还公布了自己的电子信箱,方便职工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给职工回信三百多封。就这样,一个严格的管理机制悄然建立起来了,违章违纪现象大大减少,管理的纠结点也逐渐理顺。
公司的办公楼是用原来的轧钢车间改装的,条件比较简陋,新办公楼的图纸早就画好了,但是却被魏洪如压下了。他重新扩建了职工食堂和浴室,食堂里随时提供自助餐和多种小炒,浴室里24小时有热水。人心就在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温暖了。
攀高峰——同心工程
公司一系列的聚心暖心举措,赢得了全体员工的同心同德。他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攻坚克难,2009年实施全方位精细管理,2010年开展全员对标,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生动局面。
原来,公司共有大大小小7个料场、66个库房。他们算了一笔账:2008年底,从原燃料直至产成品库存,资金占用高达14.86亿元,阶段库存相当于公司当年账面固定资产的53%!由此带来的巨额财务费用,压得公司喘不过气来。
优化库存的攻坚战打响了。这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也是一场新旧理念的碰撞。“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背水一战治理库存!”魏洪如面对各种各样的议论,率领大家边疏导、边整治、边推进。他们打破旧的管理体制,按照“以物流管理为主线”的总体思路,重新划分了库存管理责任体系,由过去财务部负责库存管理与考核,改为生产部负责库存管理,财务部负责库存资金占用考核。财务部的最终考核,不以职能部门自报数量或相关票据为准,而是以生产部现场盘库的实物数据为准。历经三个月整治,原分属于4个作业部的55个二级库房被取消,11个库房完成搬迁,并新建了设备综合库房,集中存放相关物资。
当记者踏入挂有星级标志的综合库房时,不禁为之赞叹:地面光可鉴人,分三层立体存储的备品备件,全部按照“四码定位”、“五五码放”方式有序存放,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提高了效率。2011年3月,公司存货资金占用降至4.34亿元,实现了年初提出的4.4亿元的库存资金占用目标,仅此一项,一年便减少财务支出4500万元!
不锈钢属于高技术含量的钢材精品,生产难度大,工艺要求严,其主要原料镍铬等合金价格昂贵。因此,大部分生产不锈钢的企业都是微利甚至亏损。而魏洪如却率领全体职工,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坚持生产不锈钢。他们将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供货厂家,合金采购追踪到生产单位的生产车间,以确保原料的质量稳定。他们三次到山东、保定了解石灰矿山的情况,将问题消灭在原料的源头。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实现了不锈钢产品的批量生产。从2010年7月15日至年底,公司冶炼不锈钢五个炉役,生产不锈钢产品43000余吨,用户称赞他们“起点高、进步快”。
从敢炼到能炼,不锈钢公司走活了一盘好棋,“不锈钢理念”也由此而生,带动着企业进一步实现全面升级。他们推行的“主人区域负责制”,形成了事事有安排、事事有标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考核的良好氛围。2010年,公司有11项指标进入行业前十名,其中转炉合金料消耗排名第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排名第二,带钢成材率、带钢工序能耗、存货周转天数排名第三。2011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已跃居同行业第一名。
不锈钢公司变了,变得外观更加靓丽,内涵更加厚重,前景更加美好;不锈钢人变了,变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充满自信,更加憧憬未来。魏洪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实践,又一次证明了文化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强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