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心理的产生及心理健康教育激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pi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多数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厌学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鉴于这种情况,有关教育部门及学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广泛关注,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介绍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并探析如何改善这一问题。
  关键词:厌学心理;产生;心理健康教育;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56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质的飞跃,逐渐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项教学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数学生逐渐产生厌学心理。为了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以“厌学心理的产生及心理健康教育激发”为主题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贡献微薄之力。
  一、厌学心理产生原因
  笔者通过查询《如何改变厌学情绪》等相关书籍和各校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登记可知,促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可谓是形成了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直接原因: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过于薄弱,并且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显得非常迷茫。除此之外,多数学生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感到非常痛苦,没有找到学习的魅力及学习的动力,进而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其次,社会原因:现阶段,社会中充斥着不良文化,促使学生的心理逐渐崩塌。再加上电子游戏室、网吧、台球室的增多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等因素,吸引了多数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不能够将自身精力投入学习。并且,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过多知识并没有什么作用,他们认为有些教师具有夯实的知识基础,然而生活却很清贫;再次,学校原因:据调查可知,我国多数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给予学生重大压力,导致学生时常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状态,长期以来,促使學生衍生出强烈的厌学心理。与此同时,教师过于重视自身的课堂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兴趣,进而不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也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然而然没有学习的动力。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平等对待班上的学生,经常用恶劣的态度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导致学生学习自信心大大降低,产生自卑的感觉。并且,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多数教师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教育方式过于单一、落后,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没有紧跟社会发展脚步,并且教学手段非常局限以及死板;最后,家庭原因:正所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此可见,家长采取的管教方式与孩子是否产生厌学心理具有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多数家长过于重视自身想法,忽视了孩子的真实需求,强迫孩子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并且逼迫孩子长时间学习,没有给予孩子相应的放松空间,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此外,我县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很多家长外出打工谋生而把孩子留在老家读书。家长由于自身工作的原因,没有关心过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而导致这些留守孩子过于贪玩,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激发
  正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关教育部门及学校应该明确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种种原因,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追根溯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各学科知识。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应的典型案例,提出以下见解:
  1. 从学生自身出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案例1:703班个子矮小的吴君君同学从小就非常自卑,认为自己比其他同学笨,她表示自己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比其他同学更多,然而总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她发现其他同学没有做多少准备工作,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多次的打击,吴君君同学产生了厌学心理,她认为自己学与不学都是一样的效果,进而不愿意接触教材,不愿意再将精力投入学习中。
  心理健康教育激发:我们应该明确吴君君同学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她认识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吴君君的实际情况可知,她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学习思维过于局限,进而容易钻牛角尖,时常在一道很简单的问题上停滞许久,进而导致她的学习效率停滞不前。鉴于此,教师要做好铺路搭桥的引导工作,引导吴君君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并寻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并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吴君君,增强她的学习自信心,逐渐消除厌学心理。
  2. 从社会角度出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案例2:开学一个多月,707班的班主任李老师就在办公室说她班的吴建同学近期成绩下滑得非常快,人也非常懒散。笔者马上与李老师一起深入调查,发现吴建同学迷上了电子游戏——王者荣耀,整天泡在电子游戏室,就算人在课堂,心也早已飞进游戏室,进而导致该同学厌恶学习,一提到学习就非常抵抗,再加上其他同学的谈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吴建同学的厌学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激发:作为合格的教师,在面对吴建同学这类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时,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及课外谈话中,打入学生的心理堡垒,了解学生沉迷游戏的原因,层层递进,一步一步扭转吴建同学的想法。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更迭,我国的科学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学生不夯实自身知识基础,将会被时代摒弃,给吴建同学敲醒警钟。并且,我们寻找因沉迷电子游戏室而产生严重后果的案例放给吴建同学看,并展开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的心理感到深深的震撼!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以平和、温柔的语气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能够刺激学生。   3. 从学校角度出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案例3:906班的姚飞同学成绩一直是班上前几名,但是最近他开始厌倦学习了,由于他以往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教师和家长给予他极高的期待,希望他能考到缙云中学读高中。在这样的前提下,姚飞同学由于没有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进而导致自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稍微一点事情就能够影响他的心情,每次考试都很怕自己名次下降,正因如此,姚飞同学产生了厌学心理,心理出现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激发:我们让姚飞同学明白学校给予的重视,并不是压倒他,而是认可他。促使他具有学习的自信心,并且适当给他播放一些平和的音乐,让他学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姚飞同学出现紧张的现象。并且,我们引导他进行心理调节,不要有过大的心理负担,平常心对待考试成绩,名次靠前时,戒骄戒躁;名次靠后时,分析原因,并及时查漏补缺,享受学习的过程,就是考上庆元中学也已经很棒了。最后我们与他的家长商量,希望他妈妈能从杭州回来陪伴姚飛度过初中阶段的最后时期(爸爸妈妈都在杭州打工)。家长愿意配合。
  4. 从家庭角度出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案例4:810班的吴美美同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位外向活泼的学生,学习态度也非常好,然而,最近一段时间,该同学变得内向了,平时就呆呆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也不愿意学习。通过与其家长联系才知道,吴美美同学的父母于近期选择结束夫妻关系,进而影响了该同学。
  心理健康教育激发:我们私下找到吴美美同学进行交流,让该同学明白,父母离婚之后,对她的爱并不会减少,父母与她之间的亲情是不会因为家庭变故而消失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吴美美同学的安全感,让她能够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学习。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求吴美美同学与其父母进行沟通交流,让她能够正常生活、正常学习,不要将自己锁在心房之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师应该明确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心理,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该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及课余生活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逐渐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彭 丹.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J].大观,2017(12).
  [2] 田丽瑞.激发学习兴趣矫正厌学心理[J].魅力中国,2014(12).
  [3] 吴瑞熹,吴继敏.消除高中生厌学心理现状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0).
  [4] 邓书含.高中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7(6).
  (作者单位:浙江省庆元县第二中学 323800)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基于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探究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有效阅读训练,并结合良好的教学策略培养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维品质;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46  一、何为思维品质  作为核心素养
摘要:数学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既表现在学习成绩方面,又表现在思维能力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学习。本文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意义,紧接着又详细探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为高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
摘要:鉴于在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缺乏清醒理论支撑的情况下,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生需求,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体现,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健康;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48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
摘要: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来获取各种最前沿的语言及文化知识。目前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跨文化意识比较单薄,出现了“文化休克”现象。本文分析了英语阅读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有助于以后阅读中的文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跨文化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英语是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英语学科;创新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5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告诉我们: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
摘要:科学探究应力图引导学生认识探究的价值,通过设置难度适宜、贴近学生实际、有秩序的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丰富学生的探究情感。  关键词:学生情感;科学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52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教学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53
围绕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在专业建设上,郧阳科技学校立足于县域经济支柱产业需求,专业对接产业,突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学校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对专业设置进行调研论证,指导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推动专业建设科学发展。  学校紧扣十堰汽车制造产业优势,开设对口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近年来,在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持下, 学校不断加强汽车运用与
与传统教育相比较,远程教育的教师和学员一般不能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即使是有面授教师也只能帮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力求通过本学科的考试。因此考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