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电网线损管理措施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s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农村电网线损按性质的分类,从电网建设、平衡三相负荷、经济运行、加强无功补偿等方面论述了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从加强对计量管理和组织管理及开展营业普查、反窃电活动等方面切合实际地论述了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电网损耗;负荷平衡;无功补偿;经济运行
  
  作者简介:贾启龙(1976-),男,河北沧州人,沧州渤海新区供电分公司南大港供电分局,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电网线损。(河北沧州061105)
  
  线损率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是企业电网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线损管理是否到位,线损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当前供电企业的经营难度越来越大,利润空间越来越来越小的严峻形势下,更应该重视线损管理工作,提高线损管理水平,深挖内部潜力,通过降低线损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电网的线损按性质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又称为理论线损,它是电网中各元件电能损耗的总称,主要包括不变损耗和可变损耗。技术线损可通过理论计算来预测,通过采取技术措施来达到降低损耗的目地。例如:改善网络中的功率分布、合理安排运行方式、调整运行参数、调整负荷均衡、合理安排检修、对原有电网进行升压改造、简化网络结构、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等,管理线损是由计量设备误差、管理不善以及电力元件漏电引起的电能损失,由于这种损失无规律可循,又不易测算,通常又称之为不明损耗。
  
  一、技术措施方面
  
  1.提高低压电网建设标准
  农网低压供电半径的一般要求不大于500m,10kV供电线路一般不超过15km。低压电网设计要合理,无迂回、不超长,选择导线既要考虑安全性,又要考虑经济性,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择大截面导线,以减少线损。沧州渤海新区供电分公司南大港供电局(以下简称“我局”)在近年的电网建设改造中,10kV供电线路一般采用70~120ram2以上的钢芯铝导线,低压线路主线采用50~70ram2以上的钢芯铝导线,分支采用35~50mm2的钢芯铝导线。线路绝缘子采用正式厂家入围的产品,使用前进行擦拭检查,防止有缺陷的绝缘子上网运行。
  
  2.合理配置电源点
  我局在电网建设和改造中,首先由营销部门收集整理相关技术资料,对台区负荷构成进行细致地分析,生技部门根据负荷分析制定电源点方案,制定原则是对无较大负荷的台区,将电源点设置在负荷中心,对存在较大负荷的台区,将电源点在满足供电半径的前提下尽量设置在大负荷处,通过对电源点的合理配置,减少线路损失。
  
  3.调整三相负荷平衡
  通过平衡三相负荷,减小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能够降低线损。按照我局管理要求,供电所要定期对台区三相负荷进行测试,每季度至少测试一次,在负荷高峰及负荷变化较大特殊季节要增加测试次数,根据测试结果合理调整负荷的分配,同时要制定台区负荷分配接线图,新装用户的接入都要按照负荷分配图的要求进行接线。
  
  4.加强无功管理
  无功补偿是日常运行中最常用、最有效的降损节能技术措施,无功分散补偿更能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实行无功就地补偿,不但可以改善电压质量,而且可以减少线路无功传输,减少线路电能损耗,因此,应重视无功管理工作,积极推广三相动力用户电容就地补偿方法,以此提高用户的电压质量并减少电能损耗。‘这对降低供电线损,提高配网供电能力,改善电压质量都有重大意义,所以,在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中应大力推广无功补偿技术。
  无功补偿应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在负荷的有功功率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在线路和变压器的流通,达到减少无功功率在线路和变压器中引起的有功损耗,降低线损。提高线路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的输送不仅对提高配电网电能质量,而且对降低线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的途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采取人工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采用人工无功补偿,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网的线损,改善电压质量,提高配变供电能力和用电设备的出力。在低压配电网中通常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来实现无功补偿,这样就能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提高电气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主要包括:通过合理选择供、用电设备的容量和型号;推广使用节电新产品和新技术;及时停用空载设备来减少电力网中各个部分所需的无功功率,特别是减少负载的无功消耗。
  
  5.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是指它在运行中,所带的负荷通过调整后达到合理或基本合理值,此时,变压器的电功率损耗达到最低值,效率达到最高值。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适应农电网络季节性强,负载波动大的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配变的安装地点进行调整,根据负荷情况合理调配配变和无功补偿设备的大小和数量,解决配变过载和“大马拉小车”的不合理现象,降低实际损耗,提高配网的供电能力。
  
  6.电网升压
  电网升压后可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虽然线路的导线和变压器绕组中的功率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但是变压器铁芯的功率损耗却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因配电变压器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损耗占电网总损耗很大的部分。因此,应根据负荷的变化对母线电压进行适时调整,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和采用节能型配变更换高能耗配变是一项切实可行的节能技术措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管理措施方面
  
  1.加强计量管理
  (1)应用全电子多功能电能表。全电子多功电能表在启动电流、准确度等级、表计本身损耗上都占有相对优势,在新装用户电能表的采用上,制定计划逐步淘汰机械表,全部应用宽载全电子电能表。
  (2)负荷电流为40A以上时,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接线方式,计量配置时变比一定要合理,保证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不低于30%。在计量二次回路接线上,采用截面不低于2.5mm2的铜导线。
  (3)对电能表进行定期校验。计量中心对电能表的信息、运行状态计入合帐,制定周期校验计划,并严格执行,对大用户采用小周期现场校验,及时发现电能表的运行缺陷,减少因计量误差造成的线损。严格按照电能表的检定周期进行校验,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电能表,最大限度地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性。
  
  2.加强组织管理
  (1)坚持“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推进专业化管理,实现集中抄表和抄,核、收“五分离”管理,即抄表和管理、核算、收费、稽查、计量分离,在抄表中定期轮抄,通过专业化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供电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经济效益。
  (2)开展营业普查工作。我局坚持每年两次全面的营业普查工作,每次营业普查与反窃电工作相结合,供电所要对各低压配电台区的计量装置,逐表箱、逐户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查低压用户的电能表铅封、电流互感器比值与卡片是否相符,互感器是否有烧毁,及是否有短路线及其他违章和窃电现象。对照合帐,看其是否与合帐对应,检查计量装置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隐患。
  (3)定期召开营销分析例会。我局在每月的4号定期召开营销部门分析例会,综合分析电量、线损、增长率等各种数据,线损实行三对比:与上月比,与去年同期比,与理论计算比。通过理论计算,明确降损主攻方向,为制定降损方案和年度降损计划及确定指标提供依据。
  
  三、线损管理工作方向
  
  随着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在节能降损方面将按照国网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典型设计的要求,计量装置采用上,积极推广应用低压远抄、集抄功能的网络表,推广配变台区及用户设备的无功自动补偿应用,提高功率因数水平和电压质量,进一步降低线损。电网降损管理工作者除了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外,还需要根据电网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电网的降损措施,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