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 :环境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i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度是大气环境的主要参数,利用湿度传感器对环境湿度的监测能够及时掌握环境状态.首先,分析湿度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湿度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其次,选择SHT10系列湿度传感器作为湿度监测设备,开展湿度传感器的校准.最后,针对大气湿度进行湿度试验,分析试验结果.结果显示,监测显示误差小于0.354%RH,具有一定的监测精度,且P值均大于α,由此判断湿度传感器监测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能够符合大气环境湿度监测要求.
其他文献
采用密闭实验箱开展香烟、电子烟的自由燃烧实验,利用Tenax吸附管采集箱内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采用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108种VOCs化合物,定量研究香烟、电子烟自由燃烧烟雾中VOCs的浓度、种类、特征物及排放率,结果表明:(1)香烟自由燃烧烟雾108种VOCs中臭氧前体物(PAMs)、空气毒物分别为38799.04、14658.15μg/m3,电子烟则分别为160.19、2650.23μg/m3.(2)香烟与电子烟自由燃烧烟雾中VOCs的种类和浓度的差异主要归因于香烟与电子烟的
生态修复是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方式,或体现为民事法律责任,或体现为行政法律义务.作为民事法律责任的生态修复体现了以环境权为权源通过民事法律规范以司法途径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方式,作为行政法律义务的生态修复体现了“行政命令+行政处罚+代履行”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方式.将生态修复作为民事法律责任是目前的主流做法,但将生态修复作为行政法律义务更契合生态环境损害的独特属性.需转变生态修复“权利侵害—责任追究”的民法思维,转向“义务设定—义务履行”,从生态环境损害行为人和政府在生态修复中各自应尽义务的履行角度构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