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班导师制建设研究与实践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i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是培养教育大学生的重要场所,高校班导师制建设是完善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工科院校也是如此。因此,学校应对大学生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班导师制建设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班导师制;分阶段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0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011
  高校是培养教育大学生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1]。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高校在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以工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发现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高校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然而,一方面,辅导员工作量很大,通常一个辅导员直接管理一个年级,有的学校一个辅导员一般直接管理10多个自然班。另一方面,部分辅导员不是专职辅导员,甚至有一些是刚毕业的学生,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方面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
  2.专业课教师主要是课上和课间还学生进行交流,很多学生在课下几乎没有见过授课教师。
  3.大学的课程和高中之前的数学、语文、外语等课程,学习方法差别较大,尤其是工科的专业课程,通常学时短,内容多,而且一个学期有可能需要学习8-9门新课程。
  以上问题,导致出现这样的现象:(1)很多大学生无法较快的适应大学生活;(2)部分学生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时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出现成绩下滑、留级、生活学习盲目甚至自暴自弃的现象;(3)部分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仍旧对大学学习感到困惑,对未来感到迷茫。
  针对这些问题,部分高校开始推行班导师制,即每个自然班由一名或多名专业课教师担任班导师,和辅导员一起参与该班的管理。接下来,将以我校为例,浅谈一下班导师制的建设。
  二、班导师制建设
  (一)班导师制总体建设目标
  目前,班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从专业教育入手,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其工作重点是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特别是在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2]。可以说,班导师是大学中和学生们交流最多的教师,根据目前大学生的特点,班导师制建设总体可以归结为:在与学生平等的沟通和探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加强班级班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指导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分阶段班导师制建设
  然而,大学四年的每个阶段,学生面临的处境和出现的问题会有所不同,因此班导师制建设应在总体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分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1.大一是大学的开始,是大学生人生的一个新阶段,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和过去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也是问题出现最多的阶段,解决好这个阶段的问题,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开端,对后期的大学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生活方面: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前,大部分学生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且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较为娇惯;此外,多数学生高中及以前未有住校经历,因此经常出现学生难以适应集体生活。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集体生活中不考虑他人感受,出现相处不和谐现象。
  (2)学习方面:大学和中学的授课方式有很大区别,尤其是近些年,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多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理解和灵活运用。而大学授课主要注重思路的讲解,经常采用“引导式”、“问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致使高中和大学的教学方式有较大区别,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感觉无从下手。
  (3)社团活动: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使得大学生活绚丽多彩,参加社团活动能够通过实践活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是部分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投入过多精力,甚至为社团活动出现逃课现象等。如何协调学习和社团活动也是大学生要关注的事情。
  (4)对于专业的理解: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专业志愿的时候,对专业认识很少,一般是听从父母或教师的建议,在专业的选择方面或多或少有一些盲目性。在开始大学生活后,如果不能及时了解所学专业前景,对自己的专业有所规划,会导致缺乏学习热情。
  针对以上问题,班导师对新生首先要多关怀,在学生入学之前或入学初要对班里的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在学生入学之初要多和学生沟通,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如何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在学习上,要有意识的告诉学生大学授课方式的不同,强调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对专业及其发展情况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使其总体上了解,大学所学的专业课程对专业的支撑作用;能够让学生协调好学习和社团活动的时间。
  2.大二阶段,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学习方面,在学习学校公共课之外,将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在这个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是:(1)学习了专业基础课,但是不知道其有什么作用;(2)基本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但是不会具体应用。例如计算机专业,想做一款手机APP软件,但是无从下手,所学专业基础知识不会应用,也不知道其有什么作用。
  可以看出,大二阶段出现的问题和大一已经有很大区别,这个阶段,班导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帮助学生走出迷茫。此时可以请大三或大四的学长给学生做一些专业介绍和专业方面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学可以致用;另一方面,需强调第二课堂学习和第一课堂学习的协调关系,不能过于注重知识的具体应用而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
  3.大三阶段:此阶段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始涉及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更多的自学时间,需要自己查找资料,丰富所学知识。此外,學生逐渐明确自己的专业规划,就业、考研、出国等。
  这个阶段,班导师在专业上,可以继续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专业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专业规划;和学生交流考研、就业方面的经验;有意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4.大四阶段:此阶段,学生基本分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前做好适应下阶段生活的准备;此外,尤其是工科院校学生,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面试中缺少优势。
  这个阶段班导师更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动态,继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之,大学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每个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何丰富大学生活,如何全面提升自己也是每个大学生关注的问题,班导师制建设对高校教育和管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喆.新形势下高校班导师工作机制探研[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27.
  [2] 肖华,王萍霞.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辅导员+班导师”育人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50.
其他文献
人类反思本质上无法逃脱既有而偶然的实践经验的约束。这一“反思一实践”关系,削弱了许多试图面向“未来”的伦理理论的重要性。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以独特的新方法
当人们研究历史时,总要预设或体现一种研究的方法。中国传统史学有“知人论世”的要求,我们则一直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这都是完全正确的。但问题在于,要真正贯彻这些要求
撤点并校后产生了新型留守儿童,对他们的教育需涉及思想、教育环境、心理等方面。具体来说,学校要抓住细节,要从学习、饮食、住宿、校车、活动等方面入手,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
摘 要:《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百个左右含有比喻义的动词。这些动词根据苏新春的《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可分成三类。动词的基本义与比喻义之间的语义关系有五种。动词的比喻义和基本义之间的语义距离有五种情况。  关键词:动词;基本义;比喻义;语义关系;语义距离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224-02  DOI:10.16657/j.cnki.i
摘 要: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属于土建专业。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来说,工程测量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在高校的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关键和核心。工程测量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管理对于学生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因此,教师应积极研究高职院校工程测量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管理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使学科得到更好
《全唐文》卷九五四载刘乾《招隐寺赋》一文,周绍良先生主编《全唐文新编》卷九五四亦收录此文,皆以为唐人作。陈尚君先生《汇校全部唐赋的可贵努力--〈全唐赋〉述评》一文曾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不可缺少的,其中课堂提问就是一种常见的对话形式。然而,提问不恰当也给课堂带来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课堂提问的技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引导、启发、深化、归纳等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79-02  DOI:10.1665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