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石头:哦~我们出去玩喽!
妈妈:哎,你看是金秋,宝宝,快叫阿姨好。
小石头:阿姨好……
爸爸:哎,你也刚下班啊,带孩子下来玩啊。宝宝,快叫叔叔好。
小石头:叔叔好……
妈妈:哎,王阿姨,你也出来散步啊。
爸爸(妈妈):宝宝,快叫奶奶。
宝宝:恩……
爸爸:宝宝,怎么不听话呢?
妈妈:就是,太没礼貌了,下次你要是再不喊,爸爸妈妈就不带你出去玩了。
小石头:呜呜呜呜,啊啊啊啊……
如果孩子不认识对方,就会有自己的防御系统,这个时候家长若是一味粗暴的让他和这个打招呼,和那个讲礼貌,他就会觉得有些不适应,所以需要我们做一些情绪的热身,与身边的朋友多一些开心的互动。比如“这是妈妈的同学,就像你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经常一起玩的”;“啊,这是爸爸的长辈,小的时候就是看着爸爸长大的”。或许孩子一个腼腆的微笑,一个专注的眼神就是在和对方打招呼了,而不是强求他按照成人的方式来进行互动。
作者林林老师——中国家庭情商首倡者,本文摘自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家庭情商成长读本》
妈妈:哎,你看是金秋,宝宝,快叫阿姨好。
小石头:阿姨好……
爸爸:哎,你也刚下班啊,带孩子下来玩啊。宝宝,快叫叔叔好。
小石头:叔叔好……
妈妈:哎,王阿姨,你也出来散步啊。
爸爸(妈妈):宝宝,快叫奶奶。
宝宝:恩……
爸爸:宝宝,怎么不听话呢?
妈妈:就是,太没礼貌了,下次你要是再不喊,爸爸妈妈就不带你出去玩了。
小石头:呜呜呜呜,啊啊啊啊……
如果孩子不认识对方,就会有自己的防御系统,这个时候家长若是一味粗暴的让他和这个打招呼,和那个讲礼貌,他就会觉得有些不适应,所以需要我们做一些情绪的热身,与身边的朋友多一些开心的互动。比如“这是妈妈的同学,就像你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经常一起玩的”;“啊,这是爸爸的长辈,小的时候就是看着爸爸长大的”。或许孩子一个腼腆的微笑,一个专注的眼神就是在和对方打招呼了,而不是强求他按照成人的方式来进行互动。
作者林林老师——中国家庭情商首倡者,本文摘自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家庭情商成长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