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初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oy54932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后进生的转化,可以说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从品质、人格、自我管理、学习素质等诸方面调整转化,是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据科学报道:90%以上的学生其智力水平的差异,只决定其学习速度,而不决定其学习水平. 因此可断言:后进生不是弱智造成的,而是另有原因. 笔者就数学教学中的多年经验,在此撰文,与同仁磋商.
  
   一、探究“病因”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和长期的,只有找到“病源”才可对症下药. 几年来我接触的后进生有这样几种类型:
   1. 由于现代社会的高节奏,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家长和教师期望值过高,学生负担过重,疲劳造成精神上和学习情绪上强烈的压抑作用,使大脑在学习时变得麻木,不但难于激发创造思维,而且连记忆机能也受到了束缚. 如果课外作业太多太难,中等生45分钟能完成的作业,那么对后进生来说也许几个小时也完不成,时间一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数学能力退化的问题随之出现.
   2. 由于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抑,导致他们产生一种消极因素,不能主动投入到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缺乏激情并产生厌烦感. 不同的学生认知结构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处理教学时只能以一种知识结构的方式进行,那么必然使一部分学生不适应. 长期以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在一部分学生对一个问题还不甚理解时,又得跟着老师转入另一个问题,这样教师讲授的速度和深度只能以大多数学生听懂为准,因此,那些来不及理解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将日益扩大,终会成为后进生.
   3. 心理障碍. 一名后进生就其自身而言,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与其他同学不相同的特点. 一般来说,各学校每次期中、期末考试过后都要排名,一到考试前夕后进生就胆战心惊. 上数学课时,有的同学逃学,有的同学在课堂上看杂书,抄袭作业,考试时作弊. 常因此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埋怨,感到自己在班级里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也就丧失了上进心,消极的对待学习,自甘落后,对前途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形成自卑心理.
   4. 学校是封闭式的教学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都是以升学率作为学校的考核指标,所以学校把每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教师加班加点,甚至把课外活动的时间也要用上,上自习课把学生牢牢固定在教室里,导致后进
  生学习动机下降,尤其是害怕数学,厌恶学习数学,最后放弃学习数学.
  
   二、对症下药
  
   为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采取不同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转换策略及手段是顺利转化的保证.
   1. 将关爱的目光倾注在后进生的身上
   “爱”不仅是人民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而且是人类道德的一个标志. 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情感,我们都知道学生都有上进心和自尊心,后进生也不例外. 如果教师只偏爱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后进生并对他们动不动就指责、训斥,那么会严重地伤害他们的心灵,这样做对后进生的转化非常不利. 因此要搞好教学,转化后进生的思想观念,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以自己的情去激发学生的情、以自己的爱唤起学生的爱,只有这样才能疏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而在教师的真诚公平对待下,学生的学业和素质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2. 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那么,无论面对复杂的理论内容,还是紧张的作业,他总是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去研究、去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后进生”也不例外,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要去激发他们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研究探索欲望. 后进生的最大弱点是对数学缺乏兴趣,假如我们能让后进生经历一次成功,就能从心理上给他们带来愉快和舒适,也能减轻他们学习上带来的压力,重新唤起后进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希望. 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活动,“看谁的解答方法好”. 而且尽量让后进生参加,对一些课本上的定理、公式、法则、定义的背诵进行抢答,他们对简单的问题热情高涨,在欢声笑语中,既增强了自信,也学到了知识.
   3. 大胆改革教法,提倡目标教学
   常言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因此,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还要从自我做起,大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如何寻求既适合后进生,又能促进他们进步更快地授课方式呢?我认为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具体方式,而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来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后进生在每章节学习之前不具备应有的认知前提,所以在学习新内容时跟不上步伐,章节过后,又不能及时地自我补救,导致他们学习疑点一点一点累积,学习一步一步落后.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之前认真辅导,教给他们一些方法,达到认知前提的目的,同时重视课堂练习,题目要精选,难易要适当. 教师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在关键时刻给予点拨和启发,这样学生对双基内容的掌握,就能得到更进一步得巩固和演化,在此基础上再布置作业,学生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而且用时不多,可以腾出时间去自学,形成良性循环.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实践证明:“后进生”不一定差,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势在必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以饱满的热情关心、理解后进生,竭诚为他们服务,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有所成功.
其他文献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同于成人,在牙病治疗过程中他们总是产生恐惧感甚至拒绝治疗,这些情绪和行为基本是由儿童的心理特点所决定。针对这一情况,自2005年以来。我科对320例患
随着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逐步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数学成为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切使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呢?以下是笔者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    在一年级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因此经常出现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而相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为此经常有成绩较好的学生提出上得太慢,补充的练习不够或者题目太简单等,而那些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则希望我能讲得详细一些。基础的题目多涉及一些。为此我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等动物. 与“成人感”和逆反心理强且又极重感情的青少年学生相处,最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动辄指责等做法,而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相交,用尊重人、关心人、以情动人、以人为本、创设并合理使用情感素材等符合人性的情感教育方式去关爱学生,是重要的教育方式.   如何让关爱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应引起重视.     一、教师应懂得尊重学生    自尊的需求是人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网络化的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局势下,我国银行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