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后进生的转化,可以说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从品质、人格、自我管理、学习素质等诸方面调整转化,是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据科学报道:90%以上的学生其智力水平的差异,只决定其学习速度,而不决定其学习水平. 因此可断言:后进生不是弱智造成的,而是另有原因. 笔者就数学教学中的多年经验,在此撰文,与同仁磋商.
一、探究“病因”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和长期的,只有找到“病源”才可对症下药. 几年来我接触的后进生有这样几种类型:
1. 由于现代社会的高节奏,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家长和教师期望值过高,学生负担过重,疲劳造成精神上和学习情绪上强烈的压抑作用,使大脑在学习时变得麻木,不但难于激发创造思维,而且连记忆机能也受到了束缚. 如果课外作业太多太难,中等生45分钟能完成的作业,那么对后进生来说也许几个小时也完不成,时间一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数学能力退化的问题随之出现.
2. 由于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抑,导致他们产生一种消极因素,不能主动投入到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缺乏激情并产生厌烦感. 不同的学生认知结构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处理教学时只能以一种知识结构的方式进行,那么必然使一部分学生不适应. 长期以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在一部分学生对一个问题还不甚理解时,又得跟着老师转入另一个问题,这样教师讲授的速度和深度只能以大多数学生听懂为准,因此,那些来不及理解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将日益扩大,终会成为后进生.
3. 心理障碍. 一名后进生就其自身而言,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与其他同学不相同的特点. 一般来说,各学校每次期中、期末考试过后都要排名,一到考试前夕后进生就胆战心惊. 上数学课时,有的同学逃学,有的同学在课堂上看杂书,抄袭作业,考试时作弊. 常因此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埋怨,感到自己在班级里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也就丧失了上进心,消极的对待学习,自甘落后,对前途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形成自卑心理.
4. 学校是封闭式的教学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都是以升学率作为学校的考核指标,所以学校把每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教师加班加点,甚至把课外活动的时间也要用上,上自习课把学生牢牢固定在教室里,导致后进
生学习动机下降,尤其是害怕数学,厌恶学习数学,最后放弃学习数学.
二、对症下药
为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采取不同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转换策略及手段是顺利转化的保证.
1. 将关爱的目光倾注在后进生的身上
“爱”不仅是人民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而且是人类道德的一个标志. 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情感,我们都知道学生都有上进心和自尊心,后进生也不例外. 如果教师只偏爱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后进生并对他们动不动就指责、训斥,那么会严重地伤害他们的心灵,这样做对后进生的转化非常不利. 因此要搞好教学,转化后进生的思想观念,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以自己的情去激发学生的情、以自己的爱唤起学生的爱,只有这样才能疏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而在教师的真诚公平对待下,学生的学业和素质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2. 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那么,无论面对复杂的理论内容,还是紧张的作业,他总是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去研究、去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后进生”也不例外,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要去激发他们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研究探索欲望. 后进生的最大弱点是对数学缺乏兴趣,假如我们能让后进生经历一次成功,就能从心理上给他们带来愉快和舒适,也能减轻他们学习上带来的压力,重新唤起后进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希望. 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活动,“看谁的解答方法好”. 而且尽量让后进生参加,对一些课本上的定理、公式、法则、定义的背诵进行抢答,他们对简单的问题热情高涨,在欢声笑语中,既增强了自信,也学到了知识.
3. 大胆改革教法,提倡目标教学
常言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因此,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还要从自我做起,大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如何寻求既适合后进生,又能促进他们进步更快地授课方式呢?我认为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具体方式,而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来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后进生在每章节学习之前不具备应有的认知前提,所以在学习新内容时跟不上步伐,章节过后,又不能及时地自我补救,导致他们学习疑点一点一点累积,学习一步一步落后.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之前认真辅导,教给他们一些方法,达到认知前提的目的,同时重视课堂练习,题目要精选,难易要适当. 教师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在关键时刻给予点拨和启发,这样学生对双基内容的掌握,就能得到更进一步得巩固和演化,在此基础上再布置作业,学生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而且用时不多,可以腾出时间去自学,形成良性循环.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实践证明:“后进生”不一定差,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势在必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以饱满的热情关心、理解后进生,竭诚为他们服务,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有所成功.
一、探究“病因”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和长期的,只有找到“病源”才可对症下药. 几年来我接触的后进生有这样几种类型:
1. 由于现代社会的高节奏,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家长和教师期望值过高,学生负担过重,疲劳造成精神上和学习情绪上强烈的压抑作用,使大脑在学习时变得麻木,不但难于激发创造思维,而且连记忆机能也受到了束缚. 如果课外作业太多太难,中等生45分钟能完成的作业,那么对后进生来说也许几个小时也完不成,时间一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数学能力退化的问题随之出现.
2. 由于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抑,导致他们产生一种消极因素,不能主动投入到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缺乏激情并产生厌烦感. 不同的学生认知结构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处理教学时只能以一种知识结构的方式进行,那么必然使一部分学生不适应. 长期以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在一部分学生对一个问题还不甚理解时,又得跟着老师转入另一个问题,这样教师讲授的速度和深度只能以大多数学生听懂为准,因此,那些来不及理解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将日益扩大,终会成为后进生.
3. 心理障碍. 一名后进生就其自身而言,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与其他同学不相同的特点. 一般来说,各学校每次期中、期末考试过后都要排名,一到考试前夕后进生就胆战心惊. 上数学课时,有的同学逃学,有的同学在课堂上看杂书,抄袭作业,考试时作弊. 常因此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埋怨,感到自己在班级里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也就丧失了上进心,消极的对待学习,自甘落后,对前途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形成自卑心理.
4. 学校是封闭式的教学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都是以升学率作为学校的考核指标,所以学校把每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教师加班加点,甚至把课外活动的时间也要用上,上自习课把学生牢牢固定在教室里,导致后进
生学习动机下降,尤其是害怕数学,厌恶学习数学,最后放弃学习数学.
二、对症下药
为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采取不同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转换策略及手段是顺利转化的保证.
1. 将关爱的目光倾注在后进生的身上
“爱”不仅是人民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而且是人类道德的一个标志. 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情感,我们都知道学生都有上进心和自尊心,后进生也不例外. 如果教师只偏爱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后进生并对他们动不动就指责、训斥,那么会严重地伤害他们的心灵,这样做对后进生的转化非常不利. 因此要搞好教学,转化后进生的思想观念,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以自己的情去激发学生的情、以自己的爱唤起学生的爱,只有这样才能疏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而在教师的真诚公平对待下,学生的学业和素质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2. 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那么,无论面对复杂的理论内容,还是紧张的作业,他总是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去研究、去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后进生”也不例外,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要去激发他们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研究探索欲望. 后进生的最大弱点是对数学缺乏兴趣,假如我们能让后进生经历一次成功,就能从心理上给他们带来愉快和舒适,也能减轻他们学习上带来的压力,重新唤起后进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希望. 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活动,“看谁的解答方法好”. 而且尽量让后进生参加,对一些课本上的定理、公式、法则、定义的背诵进行抢答,他们对简单的问题热情高涨,在欢声笑语中,既增强了自信,也学到了知识.
3. 大胆改革教法,提倡目标教学
常言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因此,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还要从自我做起,大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如何寻求既适合后进生,又能促进他们进步更快地授课方式呢?我认为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具体方式,而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来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后进生在每章节学习之前不具备应有的认知前提,所以在学习新内容时跟不上步伐,章节过后,又不能及时地自我补救,导致他们学习疑点一点一点累积,学习一步一步落后.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之前认真辅导,教给他们一些方法,达到认知前提的目的,同时重视课堂练习,题目要精选,难易要适当. 教师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在关键时刻给予点拨和启发,这样学生对双基内容的掌握,就能得到更进一步得巩固和演化,在此基础上再布置作业,学生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而且用时不多,可以腾出时间去自学,形成良性循环.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实践证明:“后进生”不一定差,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势在必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以饱满的热情关心、理解后进生,竭诚为他们服务,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有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