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思源:手机拍出“IPPA”全球总冠军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b356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第一批用手机
  拍“作品”的人
  1987年出生的牛思源家住乌鲁木齐市,小学阶段他跟着奶奶生活,伯伯叔叔都是专业摄影师,“家里有间神秘的‘小黑房子’,从不让我进去。”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摄影和“神奇”是同义词。
  大学四年,他对所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提不起一点兴趣。那时叔叔已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专业影像公司,每个假期牛思源都在这里打工。叔叔则不断地告诉他摄影的表现形式,鼓励他寻找各种“感觉”。不经意间,牛思源受到了良好的摄影教育。
  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乌鲁木齐,来到叔叔的摄影工作室帮忙,那时牛思源买了自己的第一台单反相机,开始系统学习摄影技巧。
  2012年,牛思源在地处南疆沙漠里拍纪录片时,因为背着一台专业摄像机和一个大三脚架,非常笨重,可是又舍不得眼前的画面,正纠结“视频与照片不可兼得”时,突然想起口袋里的手机。没想到iPhone的拍照效果很不错,从此,随时用手机记录瞬间的精彩成了他的习惯。
  事实上,他是国内第一批用手机拍“作品”的人。在网上,他结识了一批手机摄影高手,经常分享全国乃至世界顶级的手机摄影作品,眼界大开,走到哪拍到哪,而且作品越拍越好。踢球的维吾尔族少年、出租车上装饰的艾德莱斯鲜艳丝绸、烟熏火燎中吆喝的烤肉师傅……牛思源拍摄的照片,张张都充满浓郁的新疆风情。时间不长,就引起了国内摄影圈的关注。
  因为到处拍纪录片,他发现家乡是那样的美:那拉提草原的羊群如天上的云朵,柯孜尔千佛洞的壁画精美绝伦媲美敦煌,梦幻般的伊犁河谷美得令人心醉……“越了解新疆我越热爱新疆。”
  2014年,牛思源和伙伴们拍摄的纪录片《杰克卡特的生命》,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后,先后获得了“金熊猫奖”等多项全国大奖。在颁奖活动中,他結识了许多内地同行,发现大家对新疆还有不少误解,这让他颇感郁闷。“我想用镜头记录一个真实的新疆,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喜欢她。”
  回到乌鲁木齐,牛思源花了小半年的时间,自编自拍自己写解说词自己配音,拍了一部公益片《乌鲁木齐我爱你》。 “这部短片以原生态的视角,展现了边城人的幸福生活。”2015年元旦这天,他发到微信朋友圈,立刻被刷屏。不久,腾讯视频以《新疆,不要因为距离而误解她》推出,至今点击量已超过300万。
  夺得“IPPA”总冠军的首个中国人
  2013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特意邀请牛思源同其合作,拍摄纪录片《马坎和鹰》。当时,他担任导演并负责高速摄影。
  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柯尔克孜族老人,全名叫马坎·奥图曼·白克,他是一位当地很有声望的驯鹰人。为全方位呈现老人与鹰的故事,牛思源的团队一直跟随了大半年。每去一次拍摄20多天,都会住在老人家里。牛思源在这里看到不少有趣的事:马坎悉心照料着鹰。如果不用眼罩遮住鹰的眼睛,它的性情容易躁动从而攻击别人。老人用特别好的牛皮亲手缝制,做出的眼罩特别贴合鹰的头部,鹰被遮住眼睛也不会感到难受。鹰就生活在老人居住的安居富民房中,老人还会用羊肉或者去抓一些野兔子、旱獭来喂它。
  马坎非常尊重鹰,当鹰需要去繁衍后代,或者是到了繁衍的年龄时,他就会把那只鹰放生。在放生的时候,老人会对着那只鹰倾诉一些不舍的话。一生中,会有不同的鹰与马坎作伴,但每一次的结局都是这样的。看着这样的场景会让人感到难受,但老人会毫不犹豫地给鹰自由。马坎认为,鹰并不是他的宠物,他们之间像朋友一样是平等的。这也许就是人对自然的尊重。
  这年12月的一个下午,牛思源一行来到新疆阿合奇的一处高寒山区,大地已被白雪覆盖,但河流还没有结冰。老人骑在马上,左臂托举着一只金雕来到水边,看有没有可以狩猎的野兔。当时牛思源正在拍摄眼前的冰雪风景,虽然戴着眼罩,敏感的苍鹰一靠近牛思源这个“陌生人”立刻警觉起来,躁动不安,不停地扇动巨大的羽翼发出刺耳的尖叫声。老人用手温柔地抚摸了一下鷹的翅膀,并轻言细语地安抚它,那只强悍的金雕就像个听话的孩子,立刻平静下来。
  正当牛思源被这神奇的画面所吸引时,老人沧桑的脸,嘴角轻轻上扬,露出微笑的一幕出现了。牛思源迅速拿起iPhone按下快门。在牛思源眼里,马坎是个威严的老人,话不多,气场足,很有威信,说一句是一句,很少有笑容在脸上。但是,当老人和鹰互动的时候,嘴角上露出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微笑,牛思源看到后特别感动。他说:“这应该是一种铁汉柔情的魅力。他表面上威严刚强,但内心是柔软的,善良的,对鹰是有感情的,像对朋友、对孩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完美解释。”
  画面上,马坎微笑着和金雕深情对视,如一对心有灵犀的挚友。人与自然的和谐尽在不言之中。
  2015年春天,《马坎和鹰》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后,引起不小反响。就在这时,有朋友鼓动牛思源参加全球IPPA摄影大赛。原来,这项大赛是以iphone手机拍出的照片设立的奖项,被称为“手机摄影奖里的奥斯卡奖”。自2007年起开始举办,至今已有来自全世界139个国家的摄影师参加过比赛,但还没有一个中国人拿过大奖。
  在提交作品时,牛思源对IPPA的评委强调:“当这只鹰需要回到自然去繁衍的时候,这个老人不会把它留下来,会给鹰自由。这就是我们新疆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自然交流、人对自然的尊重的表现。”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令牛思源做梦都没想到的是,2016年7月7日,第9届IPPA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公布,《老人和鹰》竟一举击败100多个国家的摄影高手,获得IPPA2016年度总冠军!消息一出,世界惊艳!这是中国摄影师在这项国际大赛中拿到的第一块“金牌”!
  令人惊讶的是,除《老人与鹰》这张照片外,本次牛思源参赛的《少年与马》也获得了IPPA摄影大赛儿童类二等奖。
  立志拍出更牛的纪录片问鼎“奥斯卡”
  “在新疆,其实有很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素材,他们善良淳朴,在大山里、草原上,很少有人看到,但看见的人都会一心挂念着他们,这就是新疆的魅力。”牛思源说。
  其实牛思源还有很多很牛的照片都存在电脑里,只是没时间做后期。2017年,他30岁。他计划在北京、上海及海外举办个人影展,并在欧美推广自己拍摄的纪录片。
  “我对新疆有一颗热爱的心,有一种执着的坚持。”牛思源说,作为一名纪录片工作者,他有自己的视频工作室,常年拍摄来自新疆本土的人文纪录片。
  2016年的大部分时间,牛思源都在拍摄南疆的美景和风土人情等,制成视频短片,人们对他作品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几年前,牛思源意外地发现每座城市,每个省份都有属于自己的纪录片,而新疆就像深闺里的少女,少有人知。所以,他才走上了拍纪录片这条路。此后,他的作品在中央电视台、美国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以及腾讯等众多网站播出。摄影作品也先后在日本、韩国及英、法、德等国的画报上刊出。现在,新疆人诚实、善良、热爱生活的一面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熟知。
  获得IPPA摄影大赛总冠军后,有人邀牛思源去内地大都市发展,他不假思索地就谢绝了:“我之所以能获奖,很大程度是因为我拍的新疆故事得到了评委认可。站在新疆,就是拥有了世界最好的影像资源。”
  2016年12月上旬,当地政府部门以极优惠的条件,邀请牛思源入驻了乌鲁木齐市文化产业创业园。牛思源下一步的目标是,拍出更牛的纪录片,拿到奥斯卡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或戛纳国际性视频的比赛名次。通过镜头,让全世界看到最美的新疆!
其他文献
〔关键词〕焦点解决;小学生;作文教学  “明天我们去春游!”老师话音未落,教室里欢呼雀跃。“春游回来,我们写一篇作文。”“啊,又要写作文!”“那我宁可不去!”……这消息犹如晴空霹雳,使学生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诸如此类“望文生畏”,甚至“望文生厌”的例子比比皆是。根据对学校1200多名小学生的习作兴趣调查发现,真正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占12.2%,讨厌习作的学生占65.9%,21.9%
“玩物丧志”这句话,见于所谓伪古文《尚书》,好似“玩物”和“丧志”是有必然因果关系的。近代番禺叶遐庵先生有一方收藏印章,印文是“玩物而不丧志”。表面似乎很浅,易被理解为只是声明自己的玩物能够不至丧志,其实这句印文很有深意,正是说明玩物的行动,并不应一律与丧志联在一起,更不见得每一个玩物者都必然丧志。  我的一位挚友王世襄先生,是一位最不丧志的玩物大家。大家二字,并非专指他名头高大,实为说明他的玩物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出台政策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程度明显提高。然而,在一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却面临许多问题,例如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重复、教学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备受质疑等。提升心理课的专业性是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升心理课的专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武汉演讲时,变魔术般地从皮包里抓出了一只大公鸡放在讲台上,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撒在桌子上,然后使劲按住鸡头,逼它吃米。谁知,公鸡只是一味地扑腾着翅膀,碰也不碰。陶先生又掰开公鸡的嘴,硬把米塞进去,可公鸡挣扎着仍是不吃。这时,陶先生放开了鸡,退后几步耐心等待。过了一会儿,那只公鸡渐渐地平静了下来,竟抖了抖羽毛,张望一番,便低下头来悠然自得地吃起米来。  陶行知先生以此为例
近几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把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途径,促进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发展。  2003年、2006年我厅先后两次在珠海市、佛山市南海区召开全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会。2007年我厅举办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
〔摘要〕少年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生命转折期,是身心发育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对五年级小学生开展情绪调控的辅导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本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多条途径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关键词〕情绪调控;心理班会课;教学设计;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3-0041-03
国审玉米新品种东单1331,亲本为高压、高湿、高寒、高密一系列恶劣条件下的“胁迫式”方法选育而成,具有较强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东单1331植株本身含有“丁布”纯天然抗虫成分,有效抑制蚜虫、玉米螟、红蜘蛛等虫害以及各种病原菌侵染,在病虫害高发的年景里,无一地块因病虫害而减产,不是转基因,却更抗病更抗虫。东单1331株高2.8米,穗位1.1米,紫色根紫色稈,根系牢固,主根长而粗壮,有效吸收土壤深层水分
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指出:“作为一门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世界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涵,那就是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也就是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如果我们仅仅止于出发点上的回归,以儿童能接受这门课程、喜
今年9月,在日本举行的第十二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队第四次夺冠,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体育馆。热爱排球的人都知道,中国女排早在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上就首夺冠军,开启了女子排球的中国时代。但是,92年前,也是在日本,中国就派出女子排球队参加了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取得第二名。这是中国首支女子排球队。  女子体育的兴起  清末,受西学东渐、教会女学等影响,中国知识女性的思想觉悟空前提
关键词:埃及;神庙;“冥世之书”  古埃及是世界最早的墓葬文献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3千纪的贵族墓中就有为墓主人雕像“开光”的咒文。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年—前2345年)出现的“金字塔铭文”(Pyramid Texts)、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年—前1652年)的“棺文”(Coffin Texts)、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年—前1069年)的“亡灵书”(Book of the D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