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加入青联的12年,我体会最为深刻、感受更为强烈的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青联宗旨。这正是青联文化的精髓所在和青联组织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正是一批批青年才俊渴望加入青联组织、激情投身青联事业的动力所在。
12年来,在青联这个大家庭里,我在为广大青联委员的优秀与卓越而鼓掌喝彩并由衷自豪的同时,更为众多青联委员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而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青联委员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光辉身影和感人事迹,挥之不去,记忆犹新。
难忘岁月
我和青联的缘分源自共青团。我于1997年当选文化部团委书记,因工作需要,次年增补为中央国家机关青联第一届委员。后因担任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并分管部系统青年工作和统战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地接“二”连“三”成为连续三届“老”委员。
忘不了,1998年5月,文化部团委组织青年艺术家和共青团干部驱车赴文化部定点扶贫县——山西省娄烦县和静乐县开展送书送戏志愿者活动。孙毅、戴滨、泽娜卓玛和王文莉委员等8名青年艺术家兩天两县连演四场,每场演出长达两个半小时,观众累计多达十余万人。演出盛况于5月23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国际新闻之后破例加播报道,被视为对我们一行不辞辛苦、无私奉献的最高奖赏;时任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源潮同志在部团委呈送报告上批示充分肯定,而且亲切会见全体演职人员并颁发证书以示褒扬。
忘不了,2001年7月至2004年8月,我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第三批援藏干部,担任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并被推荐为西藏自治区青联委员。期间,曾作为中央代表团艺术团分团副团长,组织八十多位演职人员,其中包括祖海、王文莉和郭卫红等多名青联委员,不畏高寒缺氧、风霜雨雪、道路塌陷等艰难险阻,驱车近千公里奔波于山南和那曲地区之间慰问演出;曾作为西藏党政代表团艺术团副团长,率领五十多位演职人员驱车数千公里、历经艰难险阻,奔赴“千山之巅、万川之源”的阿里地区慰问演出。其中,令我难以忘怀、深受感动的是,我38岁生日是在被称之为“世界屋脊”之“屋脊”的阿里演出途中以及全体演员洁白哈达和优美歌声的祝福当中度过的。
忘不了,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5天,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即在保利剧院举办赈灾义演晚会。文化艺术界别组委员争相参演,广大委员踊跃捐款,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豪情与爱心感人肺腑。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筹办这样一台大型晚会,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在吴海英主席、张璐副主席的有力指挥下,诸葛燕喃、安青松等委员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策划、撰稿、联络,用心血汗水和真情挚爱再次诠释了青联“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
忘不了,2009年2月底,文化艺术界别组与公共管理界别组、企业管理界别组联合组团远赴祖国南海海疆,慰问中国海监83船和南海舰队西沙水警区守岛官兵。郭秋林、戴滨、王文莉、王润菁、王宏伟、张燕、曲蕾等委员,不顾长途奔波劳顿,不惧海上颠簸晕船,在不到24个小时里先后在船上和岛上连演两场,为海监船员和守岛官兵送上精彩文艺节目的同时,充分展示了青联委员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的真挚情怀。
忘不了,2009年8月的一天,北京西客站,马梅委员拎着高跟鞋赤足奔跑,与韩延文委员争分夺秒、你追我赶地奔向月台、冲进车厢的感人场面。两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只是为了追赶上即将启动的列车,专程参加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当天下午在山西太原的慰问演出志愿活动,而且演出结束当晚又连夜急匆匆赶乘火车回到北京。每每在脑海中浮现定格这样一组镜头画面,我就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对我们的青联委员油然而生崇高敬意。
忘不了,2009年12月底,国家行政学院庆祝建院十五周年文艺晚会,万山红、郭蓉、赵聪、周维、张建国、晴雪等艺术家的精彩表演无不倾注和洋溢着青联委员服务与奉献的精神风采。其中,万山红等委员毅然推掉节前众多商演;郭蓉委员专程从外地巡回演出间隙乘机赶来;赵聪委员当时已有七个多月的身孕;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委员热情推荐杨海涛、杨海军盲人兄弟倾情演出,并主动表示愿携全团演员有机会来学院慰问演出。
12年来,这样的慰问演出感人场面,在部队、厂矿、院校、乡村、社区等,一次次、一幕幕,不胜枚举、历历在目。由于工作职责所在,我有幸在历次活动的组织协调中亲身经历、亲眼见证,充分体会到以服务人民为天职、以奉献社会为己任的青联宗旨;充分体会到青联委员在服务与奉献中折射出的光辉人性和美丽人生;充分体会到作为青联大家庭中一员的无比骄傲与无上自豪。
宝贵财富
12年来,在青联这个大家庭里,我在被广大青联委员服务与奉献精神感动和鼓舞的同时,也在被激励和引领着不懈追求竭诚服务与无私奉献的人生崇高境界。而且,在我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生涯中,也在尽情感悟和享受着服务与奉献带来的无比幸福、无限快乐。在此,我仅撷取记忆中的几个片断以重温这种辛苦并快乐着的美好感受。
记得2000年10月,我与文化部团委的广大团干部共同努力,筹备成立了文化部青年联合会,旨在让更多的青年才俊能够走进青联、感悟青联并在青联这个大家庭中建功立业、成长发展。而且,以此为平台和舞台,文化部青联成立十年来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影响广泛的志愿者活动。
记得2001年6月,文化部人事司杨炳延司长受部党组委托征求派我援藏的意见,我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当即表态“三服从”:服从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服从领导决定。在三年援藏工作结束之际召开的迎送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援藏干部大会上,我代表即将离任的全体援藏干部满怀深情的发言,引起了全场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强烈共鸣,并随后在《西藏日报》全文刊载。
记得2004年8月,我从西藏卸任回来担任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的5年中,又因分管文化部系统的青年工作和统战工作,并兼任中央国家机关青联文艺界别组主任委员,有缘与更多青联委员更为广泛、更加深入地联系交流学习讨教、同心协力合作共事,在竭诚为青联委员服务的同时,团结凝聚青联委员积极投身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志愿者活动。
记得2005年7月,源于青联缘分和分管工作,我有幸受孙家正部长委托,代表文化部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青联十届一次全委会暨全国学联二十四大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在大会召开之前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并与全体委员代表合影留念;次日参加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电体育等界别组的分组见面会并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我把参加此次会议视为党组织以及青联组织给予我的特殊荣誉而倍加珍惜。
记得2007年10月,应来自新疆塔城地委委员兼妇联主席、在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挂职副书记的沙勒塔娜提同志为其当地妇联组织捐赠电脑的期望,我分别与严望佳、颜建国委员联系,二位委员鼎力相助、慷慨解囊,廖理纯委员热情支持、采购托运。原本计划募集三、四台,后来实际增至10台联想电脑且均为液晶显示屏,受到当地干部的衷心感谢和真诚赞誉。
记得2008年10月,作为班长,我组织召开北京大学与国家行政学院2007级MPA周末班“同学缘、战友情、人间爱”主题班会,为来自公安部不幸牺牲的黄诚同学年仅四岁的孩子建立成长基金。令我感动不已、感激不尽的是,当我分别与王伟斌副主席以及严望佳、武力和方洲委员联系求援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捐资30万元。其中,方洲委员还主动提出与孩子的监护人签订《资助协议》,以确保15万元资助经费如期按时拨付。对此次主题班会,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同志作了情真意切的长篇批示,要求在全院广大教职工和学员中大力弘扬学习这种友爱精神。
12年来,作为一名青联委员,充分感受到青联组织的无穷动力,激励着我在竭诚服务中经受锻炼、在无私奉献中经历磨练;充分感受到青联委员的无限热情,鼓舞着我心甘情愿、自觉主动地在本职岗位上和学习生活中忠诚履行和实践着服务与奉献的宗旨,并在服务与奉献中尽情品味和体会着服务与奉献带给我的那份无比的幸福与快乐;同时充分感受到,也正由于是在竭诚服务与无私奉献当中共同走过岁岁年年、共同经历风风雨雨,青联委员之间凝结的情谊也就更加纯朴而深厚、真诚而久远、珍贵而难忘,并且作为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加值得永远珍视、珍惜、珍藏,也为在自己人生岁月中曾经是一名青联委员而永生无怨、无悔、无愧。
12年来,在青联这个大家庭里,我在为广大青联委员的优秀与卓越而鼓掌喝彩并由衷自豪的同时,更为众多青联委员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而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青联委员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光辉身影和感人事迹,挥之不去,记忆犹新。
难忘岁月
我和青联的缘分源自共青团。我于1997年当选文化部团委书记,因工作需要,次年增补为中央国家机关青联第一届委员。后因担任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并分管部系统青年工作和统战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地接“二”连“三”成为连续三届“老”委员。
忘不了,1998年5月,文化部团委组织青年艺术家和共青团干部驱车赴文化部定点扶贫县——山西省娄烦县和静乐县开展送书送戏志愿者活动。孙毅、戴滨、泽娜卓玛和王文莉委员等8名青年艺术家兩天两县连演四场,每场演出长达两个半小时,观众累计多达十余万人。演出盛况于5月23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国际新闻之后破例加播报道,被视为对我们一行不辞辛苦、无私奉献的最高奖赏;时任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源潮同志在部团委呈送报告上批示充分肯定,而且亲切会见全体演职人员并颁发证书以示褒扬。
忘不了,2001年7月至2004年8月,我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第三批援藏干部,担任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并被推荐为西藏自治区青联委员。期间,曾作为中央代表团艺术团分团副团长,组织八十多位演职人员,其中包括祖海、王文莉和郭卫红等多名青联委员,不畏高寒缺氧、风霜雨雪、道路塌陷等艰难险阻,驱车近千公里奔波于山南和那曲地区之间慰问演出;曾作为西藏党政代表团艺术团副团长,率领五十多位演职人员驱车数千公里、历经艰难险阻,奔赴“千山之巅、万川之源”的阿里地区慰问演出。其中,令我难以忘怀、深受感动的是,我38岁生日是在被称之为“世界屋脊”之“屋脊”的阿里演出途中以及全体演员洁白哈达和优美歌声的祝福当中度过的。
忘不了,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5天,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即在保利剧院举办赈灾义演晚会。文化艺术界别组委员争相参演,广大委员踊跃捐款,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豪情与爱心感人肺腑。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筹办这样一台大型晚会,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在吴海英主席、张璐副主席的有力指挥下,诸葛燕喃、安青松等委员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策划、撰稿、联络,用心血汗水和真情挚爱再次诠释了青联“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
忘不了,2009年2月底,文化艺术界别组与公共管理界别组、企业管理界别组联合组团远赴祖国南海海疆,慰问中国海监83船和南海舰队西沙水警区守岛官兵。郭秋林、戴滨、王文莉、王润菁、王宏伟、张燕、曲蕾等委员,不顾长途奔波劳顿,不惧海上颠簸晕船,在不到24个小时里先后在船上和岛上连演两场,为海监船员和守岛官兵送上精彩文艺节目的同时,充分展示了青联委员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的真挚情怀。
忘不了,2009年8月的一天,北京西客站,马梅委员拎着高跟鞋赤足奔跑,与韩延文委员争分夺秒、你追我赶地奔向月台、冲进车厢的感人场面。两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只是为了追赶上即将启动的列车,专程参加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当天下午在山西太原的慰问演出志愿活动,而且演出结束当晚又连夜急匆匆赶乘火车回到北京。每每在脑海中浮现定格这样一组镜头画面,我就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对我们的青联委员油然而生崇高敬意。
忘不了,2009年12月底,国家行政学院庆祝建院十五周年文艺晚会,万山红、郭蓉、赵聪、周维、张建国、晴雪等艺术家的精彩表演无不倾注和洋溢着青联委员服务与奉献的精神风采。其中,万山红等委员毅然推掉节前众多商演;郭蓉委员专程从外地巡回演出间隙乘机赶来;赵聪委员当时已有七个多月的身孕;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委员热情推荐杨海涛、杨海军盲人兄弟倾情演出,并主动表示愿携全团演员有机会来学院慰问演出。
12年来,这样的慰问演出感人场面,在部队、厂矿、院校、乡村、社区等,一次次、一幕幕,不胜枚举、历历在目。由于工作职责所在,我有幸在历次活动的组织协调中亲身经历、亲眼见证,充分体会到以服务人民为天职、以奉献社会为己任的青联宗旨;充分体会到青联委员在服务与奉献中折射出的光辉人性和美丽人生;充分体会到作为青联大家庭中一员的无比骄傲与无上自豪。
宝贵财富
12年来,在青联这个大家庭里,我在被广大青联委员服务与奉献精神感动和鼓舞的同时,也在被激励和引领着不懈追求竭诚服务与无私奉献的人生崇高境界。而且,在我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生涯中,也在尽情感悟和享受着服务与奉献带来的无比幸福、无限快乐。在此,我仅撷取记忆中的几个片断以重温这种辛苦并快乐着的美好感受。
记得2000年10月,我与文化部团委的广大团干部共同努力,筹备成立了文化部青年联合会,旨在让更多的青年才俊能够走进青联、感悟青联并在青联这个大家庭中建功立业、成长发展。而且,以此为平台和舞台,文化部青联成立十年来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影响广泛的志愿者活动。
记得2001年6月,文化部人事司杨炳延司长受部党组委托征求派我援藏的意见,我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当即表态“三服从”:服从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服从领导决定。在三年援藏工作结束之际召开的迎送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援藏干部大会上,我代表即将离任的全体援藏干部满怀深情的发言,引起了全场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强烈共鸣,并随后在《西藏日报》全文刊载。
记得2004年8月,我从西藏卸任回来担任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的5年中,又因分管文化部系统的青年工作和统战工作,并兼任中央国家机关青联文艺界别组主任委员,有缘与更多青联委员更为广泛、更加深入地联系交流学习讨教、同心协力合作共事,在竭诚为青联委员服务的同时,团结凝聚青联委员积极投身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志愿者活动。
记得2005年7月,源于青联缘分和分管工作,我有幸受孙家正部长委托,代表文化部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青联十届一次全委会暨全国学联二十四大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在大会召开之前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并与全体委员代表合影留念;次日参加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电体育等界别组的分组见面会并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我把参加此次会议视为党组织以及青联组织给予我的特殊荣誉而倍加珍惜。
记得2007年10月,应来自新疆塔城地委委员兼妇联主席、在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挂职副书记的沙勒塔娜提同志为其当地妇联组织捐赠电脑的期望,我分别与严望佳、颜建国委员联系,二位委员鼎力相助、慷慨解囊,廖理纯委员热情支持、采购托运。原本计划募集三、四台,后来实际增至10台联想电脑且均为液晶显示屏,受到当地干部的衷心感谢和真诚赞誉。
记得2008年10月,作为班长,我组织召开北京大学与国家行政学院2007级MPA周末班“同学缘、战友情、人间爱”主题班会,为来自公安部不幸牺牲的黄诚同学年仅四岁的孩子建立成长基金。令我感动不已、感激不尽的是,当我分别与王伟斌副主席以及严望佳、武力和方洲委员联系求援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捐资30万元。其中,方洲委员还主动提出与孩子的监护人签订《资助协议》,以确保15万元资助经费如期按时拨付。对此次主题班会,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同志作了情真意切的长篇批示,要求在全院广大教职工和学员中大力弘扬学习这种友爱精神。
12年来,作为一名青联委员,充分感受到青联组织的无穷动力,激励着我在竭诚服务中经受锻炼、在无私奉献中经历磨练;充分感受到青联委员的无限热情,鼓舞着我心甘情愿、自觉主动地在本职岗位上和学习生活中忠诚履行和实践着服务与奉献的宗旨,并在服务与奉献中尽情品味和体会着服务与奉献带给我的那份无比的幸福与快乐;同时充分感受到,也正由于是在竭诚服务与无私奉献当中共同走过岁岁年年、共同经历风风雨雨,青联委员之间凝结的情谊也就更加纯朴而深厚、真诚而久远、珍贵而难忘,并且作为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加值得永远珍视、珍惜、珍藏,也为在自己人生岁月中曾经是一名青联委员而永生无怨、无悔、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