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课程项目化设计探索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988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为专业服务的理念,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将项目设计思想引入英语教学,开发《走遍南京实用英语》项目化课程。课程结合英语教学和学生发展要求,设计7个教学项目,通过教师讲解、小组分工、组员信息搜集、课堂展示、提问与应答、点评验收和实例展示等7个环节实现项目课程目标,并依据平时成绩、训练项目成绩和期末测试三部分进行考核。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计;项目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2-0029-04
  
  一、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项目作为一类特殊的活动,其表现出来若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征,主要包括:明确的目标;资源成本的约束性;项目实施的一次性;项目的确定性;结果的不可逆转性;项目的整体性。即项目是为实现目标而开展的任务的集合,它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而是一系列活动的有机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强调项目的整体性,也就是强调项目的过程性和系统性。由此,项目课程目标设计其实质就可以看成是项目的目标。
  一般意义上,课程目标分为行为取向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类[1]。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对于学习以训练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较为适合。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从项目课程的本质特点来看,项目课程目标正体现了行为取向、生成取向和表现取向,是基于行动情境和在行动情境在达成的目标,包括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升、创造精神的培育等。为此,项目课程的目标设计关注的是情境中学习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二)课程目标的定位
  无论是高职还是中职,其普通文化课程的定位其实均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普通文化课程要为专业课程服务,其内容选择以有用、够用、实用为准[2]。基于为专业服务的理念,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走遍南京实用英语》项目课程。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面向旅游管理一年级学生开设。基于项目课程目标的分析,对英语项目化课程目标进行设计。
  能力目标:能读懂、听懂关于南京城市介绍的各种材料等;能熟练地进行自我介绍、专业介绍,并自如地回答外国友人提出的问题;能简要陈述南京的历史以及城市发展状况;能介绍南京自然景观,回答游客提出的相关问题;能介绍南京风俗文化,如特定节日的风俗习惯等;能介绍南京的美食及相关饮食文化;能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别,避免触犯文化禁忌;能在介绍南京的基础上介绍自己的家乡。
  知识目标:了解与个人信息相关的特定词汇,以及所需的句子结构;了解与南京历史相关的汉语、英语资料;理解并掌握南京自然景观的汉语和英文介绍;了解各种节日词汇以及南京风俗的汉语和英语资料;了解并掌握南京美食、小吃、饮食文化相关词汇;了解并掌握中、外文化的差异;掌握自己家乡的特点,以及相关中英文资料。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交流能力;通过多媒体展示,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注重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项目及工作任务设计
  (一)课程项目设计原则
  《走遍南京实用英语》课程项目设计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让学生不迷茫(项目具体化);二是让学生能动手(项目难度适中);三是让学生有资源可查(项目需具有相应的信息支撑);四是让学生有依靠(教师要能随时提供帮助)。在坚持“学生要做→学生能做→学生想做→学生做出成果”的原则下,设计能力训练项目。
  (二)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走遍南京实用英语》课程共设计进行自我介绍并表达对南京印象、回顾南京历史、介绍南京自然景观、展示南京风俗文化、介绍南京美食、展示文化禁忌实例、展示我家乡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等7个项目。
  在7个项目中,项目1在于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储备以及个人特长、了解学生对于南京的熟知情况,为分组实施项目选拔负责人,同时也为考查课程效果提供参考。项目2、3、4、5是学生在对南京进行调研和搜集资料后进行分组成果展示的平行项目。项目6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在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文化差异和禁忌,是学生在进行项目2~5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项目7是测试项目,重在考核学生的英语活用能力。
  (三)训练项目实施设计
  在《走遍南京实用英语》课程实施中,项目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对项目进行分解,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搜集、整理资料,课堂展示并回答观众提问,进行组内互评。教师进行项目布置、提供必要的帮助,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验收和点评并进行实例展示。单个项目实施过程主要为:教师对项目布置和讲解、各小组课后进行项目分解和任务分工、组员信息搜集整理、课堂展示、提问与应答、点评验收和实例展示7个环节。具体实施进程见表1。对于每个项目,都列出训练方式及步骤,以及结果展示方式。
  本课程通过具体、可操作的项目训练,使学生熟悉项目的各个环节,将项目能力目标的实现通过成果展示这一环节呈现出来。课程以学生分组的项目活动为主,教师主要起辅助作用。在项目开始时,教师进行项目讲解,指出该项目注意事项,并在学生项目活动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课堂展示之后,教师需做出点评,给出相关项目的实例展示,以起到示范作用,为下个项目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三、课程考核方法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考核应注重表现性评价,其任务设计与考核体现在每个项目中,且对于每个项目及对应的工作过程都有具体详细的考核方案和细则[3]。《走遍南京实用英语》课程中各项课程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训练项目成绩和期末测试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10%,训练项目成绩占60%,期末测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分为出勤、组内互评和教师打分三项,分别占20%、40%和40%。训练项目成绩分六个模块,项目1~6各占10%,每个项目也是由组内学生互评(30%)、游客打分(30%)和教师打分(40%)三部分组成。项目考核对应能力目标2~7。期末测试为项目7,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项目1~6中所培养的能力综合应用到其他城市,对应能力目标8。
其他文献
原创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7年年末,“佛性青年”刷爆朋友圈。所谓的“佛性青年”是对一批“90后”青年的形象称呼。他们的处事原则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对于这种“佛性”的处事方式,有人认为,“这种看淡一切的生活状态其实是对生活的不走心,是没有上进心的一种表现”;有人认为,“佛性折射出的是年轻人面对生存压力的消极、怠慢、逃避的
日前,澳大利亚发布近年来学徒发展数据报告。该报告表明,截至2014年9月30日,澳大利亚正在接受培训的学徒有341300人,比2013年9月30日下降了18.4%。具体来说,与2014年9月30日相比,2014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显示:开始学徒的数量下降到46100人,下降了35.5%;完成学徒的数量下降了14.4%,下降到30200人;取消或中途退出学徒培训者的数量下降到28900人,下降了0.5%
摘 要:一堂完整的体育课离不开专项准备活动、导入、放松部分,通过致力于研究专项准备活动与导入内容,以技巧内容《仰卧推起成桥》技术为依托,探索了一系列有关仰卧推起成桥技术的准备活动与导入方法,借仰卧推起成桥技术为载体,提炼其发展学生柔韧、协调、力量、平衡等能力的价值功能,为下一阶段发展学生腰腹柔韧、协调、力量、平衡等素质提供借鉴,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专项准备活动;导入
摘 要 图学教育是研究、传承人类文明发展、创新的基础平台,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成图创新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与学校重视图学教育,创新图学教学,运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教学手段、虚拟现实教学手段、建筑模型教学手段、同步建模教学手段、裸眼三维图形教学手段、制造业3D打印教学手段密不可分。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图学教学;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机制的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职业院校在实践中已探索出多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现有模式中,都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总体运行效率较低。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机制缺失是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建议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机制建设,以提高各种模式的运行效率。一是加强利益机制
近日,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安排30名教师到西部重工、炼轧厂、碳钢薄板厂等单位进行学习实践。学校要求教师带问题进厂,带项目组织讨论,通过学习实践充分了解酒钢各企业生产环节、工序、工艺要求、技术标准、岗位技术技能要求,从而根据酒钢技术发展现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为后期专业教材开发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应了解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并将此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与厂矿技
日前,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的《2013全球就业趋势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新增失业人口420万人,失业率为5.9%;2013年全球失业人口将继续增加;而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及应对策略不恰当,未来几年内就业机会难以增加。基于此报告,ILO呼吁各国政府加大公共投入力度,开展技能培训和再培训活动,以扭转求职者尤其是年轻人技能与市场需求错位的局面。
摘 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推进正在突破高职“专科”层次的发展瓶颈,将“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行政谋划、院校努力、学术探讨都在热烈进行。而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思考的深度、广度还有待开拓。“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根基实质上还是传统普通教育的学制模式和框架,未必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破除职业教育层次高延瓶颈的改革有待用一种新的思维来引领,以实现创新性、系统性的突破,从而真正构建起我国的
一些中职示范校从打造国际合作办学特色出发,明确开放办学的国际化合作思路,与外国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开展了合作办学,开创出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其特点得到了极大的彰显。截至目前,中职示范校国际合作专业达到225个,引进国际证书130多个,合作培养学生1.4万人,出国就业学生近8000人。办学国际化和服务“走出去”战略的能力显著提升。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建立DVS国际焊工
摘 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三届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评出的一个特等奖,10个一等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新高度,对于完善我国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以及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鉴于这些成果的篇幅较长,对其简介、学会颁奖词、作者介绍进行展示,以窥11篇成果的全貌。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职教科研;理论价值;推介  中图分类号 G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