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教师拥有“草根化好评”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_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二十年前刚从事教育工作的时候,笔者所在的学校里集体舆论起着很强的导向作用。比如说,评选优秀教师、文明班级等,校长至少要征求学校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意见。平时大家互相观察、互相督促、互相学习,各自的能力水平、成绩贡献等彼此也都心知肚明。教师们这种建立在近距离、全景、全时空了解基础上的相互评价往往既中肯,又有说服力,是一种民间自发的、体现教师心中原始的公平正义追求的一种草根化评价。所有被评为优秀教师的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大家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拥有令人心悦诚服的“草根化好评”。
  草根化评价起先只是一种完全个人化的“暗中”评价,它不需要告诉被评价者,也不必做出过于严密的自我论证。但是当外在需要而大家的看法又“英雄所见略同”时,它会对当事教师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不管是好评还是差评。如果一个拥有“草根化好评”的教师恰恰也成了学校评价框架下的优秀教师,学校评优的目的无疑也就达到了——鼓舞了一个人,欢欣了一片人,激励了所有人,这已经是非常成功的评选活动了。
  反观如今日渐繁多的各种名目的评优活动,大都成了学校的微妙话题和可能影响教师之间团结的潜在因素。这种主要由行政话语主导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存在着诸多弊病。首先,它制造了不少并不优秀的“优秀教师”。为了职评或其他目的,一些教师竭尽全力地打探上级部门关于评优的消息,并热衷于做好临时性的表面文章,且注重和校领导“联络感情”。一旦评选活动开始,他们占尽天时(先表达了个人愿望)、地利(有了些许“成绩”)、人和(和领导关系不错),往往如愿以偿地“脱颖而出”。这些坐不住冷板凳、靠“公关”能力胜出的“优秀教师”是对优秀教师“先进性”的游戏和否定,不足以或无法引领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无形中还影响了团结,污染了风气。其次,它破坏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本来有现成的评优条例,但有时为了适应个别教师的现实要求,学校不得不“一事一议”,或现提一些条件进行“萝卜评优”。这种有规不依、靠“金口玉言”定夺的评优方式伤害了用心工作、扎实实践的教师的感情,使他们怀疑自己默默无闻潜心育人的价值。再次,它异化了教师的价值观。一些教师的口味越来越重,似乎他们工作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荣誉,他们越来越青睐于高规格、高等次的命名和获奖,教师职业所特有的生命与生命息息相通、精神与智慧高度契合或碰撞的乐趣和体验已鲜有体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在获得多次殊荣后,其精神状态还是老样子,寻根问底,他们的“殊荣”名归而实未至。
  那些元气充沛、将身心和生命都融入到教书育人事业中的教师往往朴素平和、不露锋芒。我们要有宽松的、公正的环境让他们慢慢“高大”起来,并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楷模和榜样。我们要在“小草”中发现“大草”,而不是人为地将一棵小草冠以“大树”之名——一颗草长得怎样,必须要听听“草”们的意见。
  一个教师拥有的“草根化好评”可能影响不了学校领导对他的主流式评价。但看似微不足道的“草根化好评”如果集体朝着某一位或几位老师,并为学校领导所重视时,它就会足够强大壮观,成为一种真正令人敬畏的正义力量。学校离不开草根化的教师评价,当所有的“优秀教师”都拥有令人信服的“草根化好评”时,这个学校的发展根基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草根化评价应该成为学校奖惩机制中潜在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编辑 江泓
其他文献
中国山水画之难,只有画家本人能够体会。单说笔墨.下可应物象形、上须澄怀味道.多少画家倾其一生。皓首佝背。不能得其一二。天资卓尔者.尚且一生墨田耕耘,行千里,破万卷,方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把“仁”从单纯的道德意义上升到伦理学和哲学高度,并对仁进行了系统的省察和思考,从而对仁进行了全面的界说。  关键词孔子 《论语》 仁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仁奠基于孔子,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这已是一种普遍的看法。因此,研究仁学思想是不能绕开这位文化巨人的。而孔子对西周末年到春秋时期以来仁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反思,并且不断完善其理论框架,形
北京市大兴区第九小学始建于1992年,位于大兴新城清源西里小区。现有21个教学班,800名学生,教职员工66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8人、校级骨干教师10人。
特别是在新世纪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发展迅猛,广播电视节目花样翻新,播音主持在受众中的认可度,直接影响着栏目的市场认可度.鉴于广播电视主持人的重要作用,因此播音主
期刊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改变以往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的观念,在开放的课程体系思想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学校抓住“书香联韵润童心”的特色建设,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途径。  创造书香环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学校为学生创造了“求古朴典雅,重文化品味”的书香环境。文化小广场上镌刻着龙生九子图案,文化园东西两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前提  教师是课改的具体实践者,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保证课改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为此,我校领导班子将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作为学校“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建设内容,努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驾护航:以课程改革为主旨,定期分批选派素质较好的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脱产培训和考级;利用假期举办教学和实践技能培训班;校企挂钩,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和锻炼;通过“请进来
课程改革是对现实教育的超越,“我们对教育变革需要有~个新的思维方式”。东城区在12年的课改行程中,十分重视并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在推进课改中的研究、指导与服务作用。在课程建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门头沟区教委按照区政府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和西部综合服务中心的区域发展定位要求,全面实施区域教育规划,围绕“一扩二引三提升”的工作思路,以构建三级课程新体系,深化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以项目研究推动实际工作为策略,深化课程改革管理机制,提高干部教师驾驭课程改革的能力,推动区域教育科学、创新、优质发展。  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2010年5月,我区确立了“门